推拉式直线运动电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422766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具体涉及一种旋转电机。推拉式直线运动电机系统,包括外管,外管内设有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固定连接的变速机构,变速机构上设有丝杆,丝杆连接丝杆螺母,丝杆螺母连接推拉杆,推拉杆伸出于外管的一端,还包括控制开关组,丝杆螺母上设有限位挡块,限位挡块设置在丝杆螺母上与变速机构接近的一端,并与丝杆螺母可滑动连接;限位挡块的侧边抵住丝杆螺母。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具有自动推拉物体的作用,又能有效的保护旋转电机和变速机构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具体涉及一种特种电机。
技术介绍
采用直线运动时,一般由旋转电机通过同步带、螺杆或滚珠丝杆转换来实现的,采 用旋转电机实现直线运动的应用成熟,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现有的旋转电机仍然有待 改进,比如旋转电机在停止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丝杆上的丝杆螺母经常会与旋转电机碰撞, 影响旋转电机正常运行,也损坏了丝杆螺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拉式直线运动电机系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推拉式直线运动电机系统,包括一圆柱形的外管,所述外管内设有一旋转电机、与 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的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上设有一丝杆,所述丝杆连接一与所述 丝杆配套使用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连接一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伸出于所述外管的一 端,还包括一控制旋转电机转动的控制开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螺母上设有一用于触 发所述控制开关组的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上与变速机构接近的一 端,并与所述丝杆螺母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挡块的侧边抵住所述丝杆螺母。所述限位挡块与所述丝杆螺母间存在摩 擦力。所述丝杆螺母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限位挡块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长度小于 所述限位挡块的长度;所述通孔的孔壁抵住所述限位挡块。具体使用中所述限位挡块突出 于所述丝杆螺母的左侧或右侧。所述限位挡块与所述通孔的孔壁间存在摩擦力,通过摩擦 力阻碍所述限位挡块的自由运动。传统的直线运动电机,当旋转电机转动时,推动丝杆螺母在丝杆上前后移动,达到 推拉物体的目的,在丝杆螺母接近所述变速机构或外管的另一端时,控制开关组控制旋转 电机停止转动,但是在惯性的作用下,丝杆螺母还是会继续靠近变速机构或外管的另一端 时,导致与变速机构或外管的另一端时相碰。本技术设置所述限位挡块后,由于限位挡块贯穿所述通孔,突出于丝杆螺母 的前后两面。当丝杆螺母与变速机构或外管的另一端靠近时,与控制开关组相碰触的是限 位挡块,因为存在摩擦力,所述限位挡块触发控制开关组,进而停止对旋转电机供电,或者 更换电流方向,避免碰撞。所述控制开关组包括位于所述外管内的变速机构一端并与所述限位挡块相关联 的后方限位开关,还包括一位于所述外管内的另一端并与所述限位挡块相关联的前方限位 开关。所述丝杆螺母在所述旋转电机的推动下,往返与所述外管内的变速机构一端和所3述外管内的另一端。在丝杆螺母到达外管内的变速机构一端时,所述限位挡块触发所述后 方限位开关,进而控制停止对旋转电机供电,或者更换电流方向。因为所述限位挡块是突出 的,所以即使存在惯性,丝杆螺母也不会发生严重碰撞。同时因为惯性,所述限位挡块向前 方移动,进而向所述丝杆螺母前方突出。同样,在丝杆螺母到达所述外管内的另一端时,所述限位挡块触发所述前方限位 开关,进而控制停止对旋转电机供电,或者更换电流方向。因为所述限位挡块是前方突出 的,所以即使存在惯性,丝杆螺母也不会发生严重碰撞。同时因为惯性,所述限位挡块向后 方移动,进而向所述丝杆螺母后方突出,以便于为下次向所述外管内的变速机构一端提供 条件。所述推拉杆伸出于所述外管的那端的外管表面呈一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径大于所 推拉杆的外径,所述丝杆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圆环的内径。这样推拉杆跟着丝杆螺母前后 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全部移出外管,保证了推拉运动的连续进行。所述变速机构的变速比优选100 1。所述变速机构上还设有两个导杆,所述两个导杆设置在所述丝杆两侧,所述丝杆 螺母贯穿于所述两个导杆,与所述两个导杆滑动连接。丝杆螺母可以在两个导杆上前后移 动,导杆辅助丝杆螺母作直线运动。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自动推拉物体的作用,且能有 效的保护旋转电机和变速机构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图2,推拉式直线运动电机系统,包括圆柱形的外管1,外管1内设有旋 转电机2、变速机构3,变速机构3的变速比优选100 1。变速机构3上设有丝杆31,丝杆 31连接丝杆螺母4,丝杆螺母4连接推拉杆32,推拉杆32伸出于外管1的一端,还包括一控 制旋转电机转动的控制开关组,丝杆螺母4上设有一用于触发控制开关组的限位挡块41, 限位挡块41设置在丝杆螺母4上与变速机构3接近的一端,并与丝杆螺母4可滑动连接; 限位挡块41的侧边抵住丝杆螺母4。限位挡块41与丝杆螺母4间存在摩擦力。丝杆螺母 4上设有一通孔,限位挡块41穿过通孔,通孔的长度小于限位挡块41的长度;通孔的孔壁 抵住限位挡块41。具体使用中限位挡块41突出于丝杆螺母4的左侧或右侧。限位挡块41 与通孔的孔壁间存在摩擦力,通过摩擦力阻碍限位挡块41的自由运动。变速机构3上还设 有两个导杆33,两个导杆33设置在丝杆31两侧,丝杆螺母4贯穿于两个导杆33,丝杆螺母 4与两个导杆33滑动连接。丝杆螺母4可以在两个导杆33上左右移动,导杆33辅助丝杆 螺母4作直线运动。推拉杆32伸出于外管1的那端的外管1表面呈圆环,圆环的内径大于 推拉杆32的外径,丝杆螺母4的外径大于圆环的内径。这样丝杆螺母4在左右移动的过程4中,不会全部移出外管1,保证了推拉运动的连续进行。控制开关组包括位于外管1内的变速机构3 —端并与限位挡块41相关联的后方 限位开关51,还包括一位于外管1内的另一端并与限位挡块41相关联的前方限位开关52。 丝杆螺母4在旋转电机2的推动下,往返与外管1内的变速机构3 —端和外管1内的另一 端。在丝杆螺母4到达外管1内的变速机构3 —端时,限位挡块41触发后方限位开关51, 进而控制停止对旋转电机2供电,或者更换电流方向。因为限位挡块41是突出的,所以即 使存在惯性,丝杆螺母4也不会发生严重碰撞。同时因为惯性,限位挡块41向前方移动,进 而向丝杆螺母4前方突出。同样,在丝杆螺母4到达外管1内的另一端时,限位挡块41触 发前方限位开52关,进而控制停止对旋转电机2供电,或者更换电流方向。因为限位挡块 41是前方突出的,所以即使存在惯性,丝杆螺母4也不会发生严重碰撞。同时因为惯性,限 位挡块41向后方移动,进而向丝杆螺母4后方突出,以便于为下次向外管1内的变速机构 3 一端提供条件。下述为本技术的三种规格,使用者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推拉式直 线运动电机系统。规格1 外管1直径为48mm,推拉力为2500N,移动行程为152mm,移动速度为18 19mm/s。规格2 外管1直径为58mm,推拉力为3500N,移动行程为152mm,移动速度为18 19mm/s。规格3 外管1直径为70mm,推拉力为10000N,移动行程为152mm,移动速度为18 19mm/s。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推拉式直线运动电机系统,包括一圆柱形的外管,所述外管内设有一旋转电机、与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的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上设有一丝杆,所述丝杆连接一与所述丝杆配套使用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连接一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伸出于所述外管的一端,还包括一控制旋转电机转动的控制开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螺母上设有一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开关组的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上与变速机构接近的一端,并与所述丝杆螺母可滑动连接;  所述限位挡块的侧边抵住所述丝杆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推拉式直线运动电机系统,包括一圆柱形的外管,所述外管内设有一旋转电机、与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的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上设有一丝杆,所述丝杆连接一与所述丝杆配套使用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连接一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伸出于所述外管的一端,还包括一控制旋转电机转动的控制开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螺母上设有一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开关组的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上与变速机构接近的一端,并与所述丝杆螺母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挡块的侧边抵住所述丝杆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直线运动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螺母上设 有一通孔,所述限位挡块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长度小于所述限位挡块的长度;所述通孔的孔壁抵住所述限位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寿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光变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