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具的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16418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伞具的组装结构,包含:一伞中棒,在该伞中棒顶端组设有一伞盖,该伞中棒末端固设一握把;一伞骨架,含数支伞骨,其中数支伞骨固设在伞布背面;及一伞布,在该伞布周围且对应伞骨架的数支伞骨末端各设有数个套盖,且在伞布背面且对应数支伞骨中段处固设有数个热熔式塑胶布,该伞布的中央设有一穿孔供伞中棒顶端套入。通过上述元件伞布容易组装在伞骨架上,将热熔式塑胶布套在伞骨架后,再使用封口器予以封合,以达伞布容易与伞骨架结合及可替换伞布的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关于伞布与伞骨架的伞具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伞具顶端设置有一突伸的顶接部,末端则设置有一握持部,顶接部与握持部 固设于伞具或一体成型,所以当顶接部或握持部其中之一损坏时,无法单独卸下更换,而需 淘汰整组伞具,不但耗费成本亦不符合环保效益。有鉴于此,就有业者开发出一种可替换伞 面的伞具结构,藉此以提高伞具的可利用性。请参阅图7所示,一现有结构5为中国台湾省新型专利第M289600号的《可更换伞 布的伞具结构》其包括有一伞架51,由一主杆体511、及多数一端活动结合在主杆体511上 的伞骨512所构成,该主杆体511的另一端具有一接合部513,且该伞骨512的适当处具有 一组接部514 ;—伞布52,罩设在上述各伞骨512上,该伞布52中央处具有一与主杆体511 对应的穿孔521,且该伞布52的端缘具有与各伞骨512 —端套设的套接部523 ;并在该伞布 52 一面上具有与各伞骨512的组接部514接合的对接部522 ;以及一套筒53,该套筒53与 上述主杆体511另一端的接合部513结合。上述现有结构5,运用伞骨512的适当处具有一组接部514与伞布52的对接部522 套接,其组接部514势必与伞骨512焊合,人工制造成本高昂,同时组接部514容易刺伤人, 具有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伞具的组装结构。本技术提出一种伞具的组装结构,包含一伞中棒,在该伞中棒顶端组设有一 伞盖,该伞中棒末端固设一握把;一伞骨架,含数支伞骨;及一伞布,其中所述数支伞骨固 设在该伞布背面,在设该伞布周围且对应伞骨架的所述数支伞骨末端各设有数个套盖,且 在该伞布背面且对应所述数支伞骨中段处固设有数个热熔式塑胶布,该伞布的中央设有一 穿孔供伞中棒顶端套入。由以上技术方案得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在伞布背面且对应数支伞骨中段处固设有数个热熔式塑胶布伞布, 容易将伞布覆盖组装在伞骨架上,再将热熔式塑胶布套在伞骨架的伞骨及锁上伞盖后,再 使用封口器予以封合热熔式塑胶布,使组合伞布、伞骨架相当简便容易,相对地可降低制造 商的人工成本。同样地,若伞布损坏了,则使用美工刀割开热熔式塑胶布及旋开伞盖后,便 可拆卸伞布且予以替换新的伞布,因此替换伞布亦同样地相当简便容易。2、本技术的伞骨架无任何凸起,安全性相当地高,不会弄伤组装者及使用者 (即消费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组装流程图。 图3为本技术使用封口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伞骨架的伞骨等待被热熔式塑胶布封入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伞骨架的伞骨已被热熔式塑胶布封入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伞布与伞骨架组装后的完成图。 图7为现有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伞中棒一l;顶端一11; 伞盖一12;握把一13; 伞骨架一2;伞骨一2l; 伞巢组一22;伞布一3; 穿孔一3l;周围一32; 角伞布一33;缝线一34; 套盖一35;热熔式塑胶布一36; 封口器一4;上握把一4l; 第一电热装置一411;下握把一42; 第二电热装置一42l;枢扭装置一43; 现有结构一5;伞架一5l; 主杆体一511;伞骨一512; 接合部一513;组接部一514; 伞布一52;穿孔一52l; 对接部一522;套接部一523; 套筒一53。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l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关于一种伞具的组装结构,其包含一伞中棒l、一伞骨架2、一伞布3;其中, 该伞中棒l,为多节管所组成,且在该伞中棒l顶端组设有一伞盖12,由于伞中棒l末端固设一握把13,该握把13可为倒勾式或直筒式,以提供使用者握拿。 该伞骨架2,含数支伞骨2l及一伞巢组22,其中该数支伞骨2l共同结设在一伞巢组22而使伞骨架2整体呈放射状,且该伞巢组22枢设在伞中棒l,且该伞巢组22可在伞中棒l上作上、下移动,使伞骨架2得以或张开或收合作动。该伞骨架2固设在伞布3背面。 请参阅图l至图5的该伞布3,在该伞布3的周围32且对应伞骨架2的数支伞骨2l的末端各缝设有数个套盖35,且在伞布3背面且对应数支伞骨2l中段处固设有数个热熔式塑胶布36,该伞布3的中央设有一穿孔3l供伞中棒l的顶端套入。且该热熔式塑胶布36为单一片状体且对折后缝制于伞布3背面,使该热熔式塑胶布36呈“人”字状。该伞布3由数个角伞布33拼装缝制而成,在一角伞布33与另一角伞布33的缝制过程中一并将热熔式塑胶布36缝入。 本技术的伞具的组装结构,在伞布背面且对应数支伞骨中段处固设有数个热熔式塑胶布伞布,容易将伞布覆盖组装在伞骨架上,再将热熔式塑胶布套在伞骨架的伞骨 及锁上伞盖后,再使用封口器予以封合热熔式塑胶布,使组合伞布、伞骨架相当简便容易, 相对地可降低制造商的人工成本。同样地,若伞布损坏了,则使用美工刀割开热熔式塑胶布 及旋开伞盖后,便可拆卸伞布且予以替换新的伞布,因此替换伞布亦同样地相当简便容易。 而且本技术的伞骨架无任何凸起,安全性相当地高,不会弄伤组装者及使用者(即消 费者)。再参阅图3所示,该封口器4,包含一上握把41,于该上握把41设有一第一电热 装置411 ;一下握把42,在该下握把设有一第二电热装置421,且该第二电热装置421对应 于上握把41的第一电热装置411 ;及一枢扭装置43,该枢扭装置43设在上握把41、下握把 42的非电热端的结合处,该枢扭装置43具有回复上握把41、下握把42于闭合接触后至起 始点的作用。该封口器4供伞具的组装者专以对热熔式塑胶布36封合。请再参阅图1及图6所示,通过上述元件的组成,本技术在组设时,先将伞中 棒1与伞骨架2枢设完成,然后再将角伞布33拼装缝制一伞布3且中央留置一穿孔31及数 个已对折的热熔式塑胶布36缝设在伞布3缝线34的中段处,再缝设数个套盖35在伞布3 缝线34的末端。先将伞中棒1的顶端11套设在伞布3的穿孔31,且由于数个热熔式塑胶 布36呈“人”字状,使伞布3整体利于组装人员一一将伞布3覆设于伞骨架2上,即一一将 伞布3的数个套盖35 —一装入在伞骨架2的数个伞骨21末端,然后组装人员通过使用封 口器4将伞骨架2的数个伞骨21的中段处一一封入在伞布3的数个热熔式塑胶布36内, 然后旋紧伞盖12在伞中棒1的顶端11,即完成伞步覆设在伞骨架的组装。若伞布3损坏了,则使用人用美工刀割开设在伞布3的热熔式塑胶布36及旋开伞 盖12后,便可拆卸伞布3且予以替换新的伞布3。因此,替换伞布3亦同样地相当简便容 易,且不用将整支伞具丢弃,只要丢弃伞布3便可,以增进环保效益。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技术的构想所 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伞具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伞中棒,在该伞中棒顶端组设有一伞盖,该伞中棒末端固设一握把; 一伞骨架,包含数支伞骨;及一伞布,其中所述数支伞骨固设在该伞布背面,在该伞布周围且对应所述伞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具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伞中棒,在该伞中棒顶端组设有一伞盖,该伞中棒末端固设一握把;  一伞骨架,包含数支伞骨;及  一伞布,其中所述数支伞骨固设在该伞布背面,在该伞布周围且对应所述伞骨架的所述数支伞骨末端各设有数个套盖,且在该伞布背面且对应所述数支伞骨中段处固设有数个热熔式塑胶布,该伞布的中央设有一穿孔供该伞中棒顶端套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仁
申请(专利权)人:秀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