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庆三专利>正文

D形钛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9628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传统的钛笼的横截面是圆形,D形钛笼主要在形状上加以改进,其横截面为D形,从而在形状上更接近椎体的形状,植入后D形钛笼可以比传统的圆形钛笼获得更大的椎体接触面积,而且由于钛笼后缘与椎体后缘平行,不会突到椎管内压迫脊髓。更大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融合节段椎体的稳定性,更有利于钛笼中的预先植入的松质骨与椎体融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
的一种用于椎间融合的D形钛笼。
技术介绍
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椎间融合手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既往的椎间植骨融合常 采用移植自体骨块,取骨时往往造成供骨处的疼痛、畸形、出血、感染等,骨块植入后,由于 强度不够,又可能发生植骨块的移位、椎间隙塌陷、融合以前植骨块被吸收、形成假关节等 问题。因此,人们开始设想专利技术一种既能够提供足够支撑强度,又可以通过其内的自体骨达 到骨性融合的效果的支架结构。1979年,巴戈比(Bagby)首先将一种名为“Bagby融合器”的金属笼状支架被用于 马的颈椎失稳综合征(WcAblers综合征)上,并成功促进了病变椎体的融合。其后,1883年 巴戈比(Bagby)又将不锈钢的BAK-融合器系统植入人体。术后证实其成功的达到了维持 椎间隙高度、增加腰椎融合手术稳定度、促进融合、减轻神经根压力等目的。此后不久,围绕 着满足椎间隙、神经根及脊柱压力这一目的,各种材料及不同形状的椎间融合器相继发展 起来。横截面为圆形钛笼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融合器之一,钛笼中空,植入自体骨或 异体骨以进行植骨融合,由于接触面积有限,有时会出现植骨不融合现象。为了增加植骨接 触面积,可以选用更大直径的钛笼,但是由于椎体的形状不是圆形,椎体后缘较平,太大直 径的钛网可能会突到椎管内压迫椎管内的脊髓或神经。
技术实现思路
传统的钛笼的横截面是圆形。D形钛笼主要在形状上加以改进,其横截面为D形,从 而在形状上更接近椎体的形状,植入后D形钛笼可以比传统的圆形钛笼获得更大的椎体接触 面积(图1),而且由于钛笼后缘与椎体后缘平行,不会突到椎管内压迫脊髓。更大的接触面 积可以增加融合节段椎体的稳定性,更有利于钛笼的中预先植入的松质骨与椎体融合。附图说明图1是D形钛笼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将需要融合的两个椎体植骨融合面准备好,露出松质骨,然后按照椎体大小选择合 适宽度的D形钛笼,修剪到合适长短,在钛笼中植满自体骨或异体骨,然后将D形钛笼置于两 椎体之间,D形钛笼的横截面为D形,如图1所示,D形钛笼和传统的圆形钛笼相比有更大的 椎体接触面积,而且由于钛笼后缘与椎体后缘平行,不会突到椎管内压迫脊髓。更大的接触面 积可以增加融合节段椎体的稳定性,更有利于钛笼的中预先植入的松质骨与椎体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形钛笼,其特征为:横截面为D形。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D形钛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三尹飞
申请(专利权)人:朱庆三尹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