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棒式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93313 阅读:5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棒式折弯装置,它由折弯块(1)、模具下模座(2)和模具下型腔(3)组成,模具下型腔(3)设在折弯块(1)的下端,在折弯块(1)下端设有滚动圆棒(4),该折弯块(1)的工作面(5)从顶端往下呈垂直状态,模具下型腔(3)固定设在模具下模座(2)上,折弯块(1)之间长度与板金件长度相适配。采用上述结构的圆棒式折弯装置,在折弯块上设有不锈钢的滚动圆棒,使其在滚动零件时会自然转动,从而大幅度降低摩擦,消除摩擦,使得板金件表面的抗氧化物不易破坏,无需再进行维修保养,使得成本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金属零件的折弯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在折弯金属零件时 通过圆棒滚动降低摩擦力而达到零件表面抗氧化物质不易破损的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传统的冷作五金模具零件生产折弯过程中,常常利用R角摩擦板金件表 面,通过表面摩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弯曲板金件,但一般的R角为固定式装置,在模具下型 腔上直接加工的一体式R角,这种固定式装置不足在于在板金件折弯过程中因与模具下型 腔之间摩擦力过大,使得板金件表面原有的抗氧化物质在摩擦过程中破损,使其板金件表 面失去防锈效果,需再进行维修保养,使得成本增加,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冷作五金模具零件生产中一次折弯 的圆棒式折弯装置,主要解决现有固定式装置在折弯过程中因摩擦力过大而导致零件表面 抗氧化物质被破损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棒式折弯装置,它由折弯块、模 具下模座和模具下型腔组成,模具下型腔设在折弯块的下端,在折弯块下端设有滚动圆棒, 该折弯块的工作面从顶端往下呈垂直状态,模具下型腔在模具下模座上呈固定设置状态, 块折弯块之间长度与模具长度相适配。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棒式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折弯块(1)、模具下模座(2)和模具下型腔(3)组成,模具下型腔(3)设在折弯块(1)的下端,在折弯块(1)下端设有滚动圆棒(4),该折弯块(1)的工作面(5)从顶端往下呈垂直状态,模具下型腔(3)在模具下模座(2)上呈固定设置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兵
申请(专利权)人:嘉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