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裴坤苓专利>正文

一种抗感冒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3859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感冒的中药口服液以及其制备工艺方法,属药品和制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表现为采用东北白人参、山萸肉、生甘草、荆芥、黄芩、法制半夏、防风、芽柴胡八味药的水煎煮提取液经过滤、去渣、沉淀,将上清液加入适量防腐剂包装制成。其优点是服用方便、疗效高。可用于治疗各种感冒病症。(*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感冒中药口服液制剂及其制备工艺方法,属中成药制药
传统的中药,尤其是抗感冒的中成药,以丸、散剂型具多,治疗感冒的中药口服液剂型缺少。就治疗感冒病症而言,口服液具有服用方便、起效快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感冒中药口服液的配方和制备工艺方法。本药以扶正却邪为主导,用八味中草药组成群体,服药后通过人体器官化合吸收,对各种感冒产生快速、稳定和治疗作用,对控菌、杀菌,对病体表里双解,扶正去邪,疗效显著。配伍(八味)1、君药东北白人参3-5g。2、臣药山萸肉、生甘草10-15g。3、佐药荆芥9g,黄芩(生)10-15g,法制半夏8-12g,防风9-14g。4、使药芽柴胡10-15g(苗80%、根20%)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如下把东北参(白参去芦净3g)、山萸肉(核占10-15%)、法制半夏,上述三药温水洗后,入锅加入清水500g,猛火(武火)煎至水300g后,加入黄芩(条芩)、防风、甘草搅匀;武火煎至200g后,再加洗净之荆芥、柴胡,加清水100g入上述药锅内。武火煎至药汁200g,去药渣、药汁过筛,文火浓缩至60g,沉淀1-2小时,取清药汁50g,加入适量药用防腐剂装瓶密封。每瓶为一剂量。综上所述,一种抗感冒中药口服液,其特征是由东北白人参、山萸肉、生甘草、荆芥、黄芩、法制半夏、防风、芽柴胡的水煎煮提取液所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服用方法1、对成人初患感冒(有感冒六种表现一般者)每次服抗感冒口服液一瓶,加温水冲服可愈。2、对感冒入里,邪恶不退,或正衰邪胜、或正邪相持不下者(体温在38-41不等)可早、午、晚各服一瓶,当日病情减轻,续服2-3天病体恢复。3、对原患它症较重者,又夹流感、重感者,可适量(按上述常规服法)加量、或减量服本药。4、对小儿患者以月以上至2周岁,每次服1/10至1/4瓶,3-5周岁服1/3至1/2瓶,6-10周岁服1/2或3/5,10周岁以上可按成人量。5、对孕妇不过于气虚者,可按1/2瓶服。6、对一般鼻炎患者,或肝阳上亢性头痛者,亦可复服,适当服,往往一举两得。服本药前,最好不打针,不吃其他药(指治感冒类药)效果更捷,如因别病,需吃他芭,又需吃本药,最好经医指导为宜。本专利技术的药性、药理的分析一、东北白参(参须亦佳)气壮性猛,急时扶正,优于红参,消炎解毒之功不亚于西洋参,5g以下其刺激唾腺分泌唾液,调节体温、效果较佳,该药微苦、甘、温无毒、入手太阴、少则补肺阴、健脾、益元气、一般感冒,往往肺先受气,肺朝百脉、气帅血行、气血通顺,则“流水不腐”人参能增强体内免疫力,调整体内一时紊乱的环境逼邪消亡,而不留邪(少量用),人参可燥温、温可运化、脾健则统血,使营、卫、脏、腑通顺,痰、饮、易化,腠理,充实、邪不可侵。白参补心、心主血、正气足则肾、命门得益,促进血循无端、增强新陈代谢功能、对伤寒三下后出现虚脱、心衰、急性心肌炎,得以抢救,此药配伍在抗感冒口服液内,用之得当起到汗多则止,无汗则出,对亡阳、亡阴起到手抑救危之效。此药现代研究,含有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对红、白细胞起调节功效。人参与甘草同用则双补、强心利尿,除大热而稳妥。与制半夏同用燥温、健脾、化痰、利大便(治三阳结),与荆芥同用则活血却瘀,加强人体微循环流畅,不致内热之盛、迫血妄行。与柴胡同服则舒肝脏、扶正气、理邪气、和中、使肝木得土养、横逆之气得疏、除寒热之邪力强。与防风同用,则除风邪、利关节、清头目、解毒、不留湿邪。与黄芩同用则滋肺、肾、生津、去虚火、利小便、除尿酸铜,能起急下存阴之意、亦安胎燥。与山萸肉同用行五脏、止逆、救脱、增强整个人体免疫力。因此,本方以人参为君,除以“扶正却邪”之宗旨外,切人参通变力强,配伍其他药同用,既不留邪、更不伤正,最善调节人体体温,愈后体力很快恢复。二、臣药甘草、山萸肉。甘草,甘平、无毒、温中下气、泻大热,去五脏寒热邪气,益精养神,散风寒、表寒、治伤寒留邪性心下悸、咽疼、目泪,解诸药毒、补脾胃、润肺生津。山萸肉,酸、滋微温、补益肝肾,虽有酸性,滋之不足,但与柴胡同用使肝阳上亢,上盛下虚之患者得益,于肉逐寒湿疼、发散腠理、肾脏之邪,敛正气、止大汗亡阳,并能疏通肾动脉分支血管,促进白细胞回升,白细胞多者即无再升作用。肾为胃之关,肝脾得养、运化疏利,先后天调合、营养动脉、温煦四肢,“正气”恢复,邪无所依。综合上述二药功能大利“中洲”,不离“君去”,左右逢源,使患者正气得助、养,使它药充分发挥机能,无后顾之忧。三、佐药荆芥辛、温无毒,通行血脉(感冒三结、三闭)荆芥对三、三最得利,行汗、除湿、散风热,治筋骨脊背烦疼、项强、阴阳毒伤寒头疼、目眩、足、手挛急、治瘀血(特皮表微细血管),有行有止,用于此方、大比麻、桂之类优越。黄芩苦寒、平无毒、入手太阴、少阳,阳明经、治寒热往来、肺中湿热、肤热如火燎,并治少阳头疼、肝阳上亢、清肝解毒、肺清则通调水道,下利膀胱、疏通热壅血闭、痰塞、液稠造成之肺炎、气管扩张,能坚肾、利尿、抗流感肺炎、伤寒、温、等各种病毒。制半夏辛、平无毒,入足阳明、少阳、太阴经、却风化痰、开胃健脾、除痰热、治心下悸、痰晕、咽疼、伤寒寒热不定,反胃吐饮,对伤寒常见的“三瘀”有得力的疗效。防风辛、甘、温无毒、入手足太阳经,治大风恶风,心烦体重、经络中温、骨节酸、沉、疼、四肢挛急、头眩、头疼,是风邪中人的对症药。综合上述四味药的性能作用散风寒、风热、除痰、治血、解痉镇疼、清热利温、能升能降,透隔达肌、外及皮毛、内及关节、杀菌消毒,对各种伤寒、伤温性感冒,既有独特,又有群体性疗效,不俊猛、不赋滞。寒热适中。四使药柴胡、苦、平、微寒、无毒,入足少阳、厥阴四经、此药表里双解、配伍它药、升降自如,推陈致新,对寒热邪气、结来、阳气下陷、头疼脑眩、脊背紧疼,有疏肝利胆解郁之功,周流全身气道,引导群药直达病所。本专利技术经上述诸药配伍合成,对各种感冒、流感病毒、温病等的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诸症,皆可随乡入俗,从而治之。本专利技术经十六年临床实验,是较符合人体感冒时的病机病理,不管用于预防、中病期、汗后恶象险生,只要灵活运用,药效即达目的,不留邪、恶热、不血压骤降过低、不退热过急、不汗出如雨等非正常现象发生。较是稳、准、速的对症药。服此药病愈后、无胃不适、两肋疼、头微晕、双目干燥、大便先硬后稀、四肢关节痛感或不力感等后遗症。对经常患感冒者,愈后抗病力增强,有的每月数次感冒,服后变为数月感冒、甚数年未感冒,其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相当明显。以下公开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各味中药的干重量是为(50ml内含干重)东北白人参3g山萸肉3g生甘草10g荆芥9g黄芩10g法制半夏8g防风9g芽柴胡10g权利要求1.一种抗感冒中药口服液,其特征是由东北白人参、山萸肉、生甘草、荆芥、黄芩、法制半夏下、防风、芽柴胡的水煎煮提取液所构成。2.一种抗感冒中药口服液,其特征是把东北参(白参去芦净3g)、山萸肉(核占10-15%)、法制半夏,上述三药温水洗后,入锅加入清水500g,猛火煎至水300g后,加入黄芩(条芩)、防风、甘草搅匀,猛火煎至200g后,再加洗净的荆芥、柴胡,加清水100g入上述药锅内。猛火煎至药汁200g,去药渣、药汁过筛,文火浓缩至60g,沉淀1-2小时,取清药汁50g,加入适量药用防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感冒中药口服液,其特征是由东北白人参、山萸肉、生甘草、荆芥、黄芩、法制半夏下、防风、芽柴胡的水煎煮提取液所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坤苓
申请(专利权)人:裴坤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