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真专利>正文

分体式减震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8506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减震拐杖,包括竖直的圆柱状拐杖杆及其上端的拐杖头,所述拐杖杆由长度相等的上杆和下杆构成,所述上杆与下杆间设有与其匹配的桶状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底面与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底面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套筒侧壁开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纵向通孔,所述上杆侧壁下部设有与上述纵向通孔匹配的径向销孔,所述上杆与套筒通过螺杆螺栓连接,所述螺杆能在纵向通孔内上下滑动。使用过程中当压力下传时,地面的反作用力会因弹簧的弹性而被大大减缓,对人体接触部位的摩擦撞击也会减轻,有效地防止了损伤;由于上杆与套筒通过螺杆螺栓连接,因此在未使用时可将其分体,占据空间较小,便于收藏携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拐杖,具体地说是一种分体式减震拐杖
技术介绍
拐杖是腿脚有残疾的人士的重要用具,需要使用者将拐杖头夹于胳膊窝处,市场上常见的拐杖杆是加工成一个整体的杆状物,使用时地面作用于拐杖杆上的力直接传递过来,在连续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常会因撞击和摩擦而对接触处产生的一些损伤,而且整体式的拐杖杆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减震拐杖,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体式减震拐杖,包括竖直的圆柱状拐杖杆及其上端的拐杖头,所述拐杖杆由长度相等的上杆和下杆构成,所述上杆与下杆间设有与其匹配的桶状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底面与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底面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套筒侧壁开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纵向通孔,所述上杆侧壁下部设有与上述纵向通孔匹配的径向销孔,所述上杆与套筒通过螺杆螺栓连接,所述螺杆依次穿过套筒侧壁的一个纵向通孔、径向销孔和套筒侧壁的另一纵向通孔,并与螺母紧固连接,所述螺杆能在纵向通孔内上下滑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过程中当压力下传时,地面的反作用力会因弹簧的弹性而被大大减缓,对人体接触部位的摩擦撞击也会减轻,有效地防止了损伤;由于上杆与套筒通过螺杆螺栓连接,因此在未使用时可将其分体,占据空间较小,便于收藏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套筒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分体式减震拐杖,包括竖直的圆柱状拐杖杆及其上端的拐杖头3,所述拐杖杆由长度相等的上杆1和下杆2构成,所述上杆1与下杆2间设有与其匹配的桶状套筒4,所述套筒4的外底面与下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4的内底面装有压缩弹簧5,所述套筒4侧壁开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纵向通孔6,所述上杆1侧壁下部设有与上述纵向通孔6匹配的径向销孔7,所述上杆1与套筒4通过螺杆8螺栓连接,所述螺杆8依次穿过套筒4侧壁的一个纵向通孔6、径向销孔7和套筒4侧壁的另一纵向通孔6,并与螺母9紧固连接,所述螺杆8能在纵向通孔6内上下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减震拐杖,包括竖直的圆柱状拐杖杆及其上端的拐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杆由长度相等的上杆和下杆构成,所述上杆与下杆间设有与其匹配的桶状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底面与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底面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套筒侧壁开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纵向通孔,所述上杆侧壁下部设有与上述纵向通孔匹配的径向销孔,所述上杆与套筒通过螺杆螺栓连接,所述螺杆依次穿过套筒侧壁的一个纵向通孔、径向销孔和套筒侧壁的另一纵向通孔,并与螺母紧固连接,所述螺杆能在纵向通孔内上下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减震拐杖,包括竖直的圆柱状拐杖杆及其上端的拐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杆由长度相等的上杆和下杆构成,所述上杆与下杆间设有与其匹配的桶状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底面与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底面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套筒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真
申请(专利权)人:李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