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驻极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7581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驻极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包括一驻极体喇叭层、以及一控制器。其中,驻极体喇叭层贴附于一玻璃上,而控制器电性耦接驻极体喇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驻极体喇叭层贴附于玻璃,以阻隔阳光达成隔热的功效。此外,还可完全取代传统喇叭,不仅可减去传统喇叭所占的空间,而且大幅增加车室的使用空间。再者,因驻极体喇叭层环绕整个车室空间,故相较于现有的传统喇叭仅设置于侧门板、或后行李箱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得到更佳环绕音场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驻极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车辆内部,贴附或组设于玻璃或车窗上并可直接充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
技术介绍
驻极体喇叭俗称纸喇叭,最早由TW工业技术研究院开发出,其主要构成及工作原 理说明如下,喇叭的振膜由驻极体材料形成,且表面上具有导电膜。另外,用以固定电极板 的膜片层上,具有多个排列的空心凸状垫片与通气孔,且固定电极板的膜片层表面上具有 电极膜。然而,固定电极板的该些空心凸状垫片与振膜相贴合。据此,当施以低电压于固定 电极板上的电极膜与振膜上的导电膜时,就足以形成电场推动振膜发出声音。再者,驻极体喇叭不仅其构成及工作原理与现有的动圈式喇叭完全不同,驻极体 喇叭又具有许多无可取代的优势,例如超薄、平面化、可挠曲、大面积、及可任意裁切等优 点。此外,相较于传统动圈式喇叭,驻极体喇叭具有数倍高的电能转换声能效率。再且,随 着Roll-to-Roll (卷绕式)工艺的开发,驻极体喇叭可便于大量连续生产,大幅降低成本。 另外,驻极体喇叭技术仍不断地进步,目前已开发出高透明感光型软性材料的驻极体喇叭, 亦即已有高透明感光纸喇叭问世。另一方面,车辆开发技术中空间的运用,例如如何在特定车体内开发出更大的使 用空间、或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车室空间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所有开发人员 相当重要的课题。据此,驻极体喇叭问世,使得车室空间的运用与开发露出无限曙光,故驻 极体喇叭在车辆
中应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目前似乎仍然未见有驻极体 喇叭运用于车辆的相关技术的发表或商业化的实施。此外,以往现有的隔热纸、遮阳板、或 遮阳帘仅具一般隔热或遮阳功效,仍未见与其它功效的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具驻极体喇叭的车 用隔热装置,适用于车辆内部,贴附或组设于玻璃或车窗上并可直接充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驻极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包括一驻极 体喇叭层,其贴附于一玻璃上;以及一控制器,电性耦接该驻极体喇叭层。据此,本技术借助驻极体喇叭层贴附于玻璃,以阻隔阳光达成隔热的功效。此 外,由此可完全取代传统喇叭,不仅可减去传统喇叭所占的空间,大幅增加车室的使用空 间。再者,因驻极体喇叭层环绕整个车室空间,故相较于现有的传统喇叭仅设置于侧门板、 或后行李箱位置,本技术可得到更佳环绕音场效果。其中,本技术的驻极体喇叭层可为一半透光驻极体喇叭层、或一透光驻极体 喇叭层,据此除阻隔光线达成隔热效果外亦具备透光性,可直接提供观测车外景色。另外, 本技术可更包括有一遮阳层,其邻接驻极体喇叭层并介于驻极体喇叭层与玻璃间。因此,本技术再透过一遮阳层,以达成更佳的隔热、及遮阳效果,并可将遮阳层设成透光 但具隐密效果,如掺染特定的隐密色彩。当然,本技术的遮阳层亦可直接涵盖于透光驻 极体喇叭层,如直接为透光驻极体喇叭层的基板。此外,本技术的玻璃可为一前挡风玻璃,而驻极体喇叭层可贴附于前挡风玻 璃上缘。据此,本技术除可贴附后挡风玻璃、及二侧车窗玻璃外,更可贴附于前挡风玻 璃上缘,除阻挡阳光直射避免影响驾驶及副驾驶外,更可达成绝佳的环场音效。本技术的另一态样为一种具驻极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组设于一玻璃的一 侧,该装置包括一外框;一驻极体喇叭遮阳帘,布设于该外框的内侧并通过该外框撑张; 一吸附组件,组设于该驻极体喇叭遮阳帘上,该吸附组件可选择式吸附于该玻璃上;以及一 控制器,电性耦接该驻极体喇叭遮阳帘。因此,本技术于使用状态时通过吸附组件可将 驻极体喇叭遮阳帘吸附固定于玻璃上,以达成遮阳隔热的功效,并同时兼具喇叭环场音效 的功能。再者,本技术的吸附组件为一吸盘、或其它等效组件,如魔鬼毡、扣钩、磁吸等 等效固定组件。此外,本技术的驻极体喇叭遮阳帘可更包括有一插座,而控制器电性耦 接有一插头,且插头插设于插座并电性连接。据此,本技术通过插头、及插座的设置,更 方便使用者操作以达成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又一态样为一种具驻极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其组设于一车窗的 一侧,该装置包括一支撑架,其固设有至少一可拆卸固定组件,该至少一可拆卸固定组件 可选择式固定于该车窗上;一驻极体喇叭遮阳帘,固设于支撑架上并通过该支撑架撑张; 以及一控制器,电性耦接该驻极体喇叭遮阳帘。因此,本技术于使用状态时通过可拆卸 固定组件可将驻极体喇叭遮阳帘组设固定于车窗内侧上并对应于车窗的玻璃,以达成遮阳 隔热的功效,并同时兼具喇叭环场音效的功能。再者,本技术可更包括有一卷收机构,而驻极体喇叭遮阳帘的一端可组设于 卷收机构并通过卷收机构缠绕收卷。据此,本技术通过卷收机构,于使用状态时可将 驻极体喇叭遮阳帘拉出并固定于车窗上;且于非使用状态时卷收机构收卷驻极体喇叭遮阳 帘,以达收藏节省空间的功效。此外,本技术的至少一可拆卸固定组件可包括有一挂 环,而车窗可组设有一挂勾,挂环相对应于挂勾并可选择式挂固,以达固定的功效。当然本 技术的可拆卸固定组件非以挂固为限,亦可为磁吸、黏附、吸附、或扣固等等效固定方 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2 玻璃20 车窗201挂勾21 前挡风玻璃22后挡风玻璃23车窗玻璃3车用隔热装置30驻极体喇叭层301透光驻极体喇叭层31遮阳层34插座4控制器40外框41插头5驻极体喇叭遮阳帘6吸附组件60吸盘7支撑架71可拆卸固定组件710挂环72卷收机构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驻极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第一实施 例的示意图。图中显示的玻璃2包括有前挡风玻璃21、后挡风玻璃22、及车体二侧车窗玻 璃23,其皆分别设置有具驻极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3。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有一驻极体 喇叭层30、及一控制器4。其中,驻极体喇叭层30直接贴附于前挡风玻璃21上缘、后挡风玻 璃22、及车体二侧车窗玻璃23上。另外,控制器4电性耦接该些驻极体喇叭层30。在本实 施例中,控制器4直接电性连接该些驻极体喇叭层30。然而,在本技术其它实施例中, 控制器4亦可通过连接器如插头、及插座(图中未示),而电性耦接该些驻极体喇叭层30, 据以方便安装、或维修更换。因此,本实施例通过驻极体喇叭层30来阻隔阳光达成遮阳、及隔热的功效。此外, 由此可完全取代传统喇叭,不仅可减去传统喇叭所占的庞大空间,还可大幅增加车室的使 用空间。再者,因驻极体喇叭层30环绕整个车室空间,故相较于现有的传统喇叭仅设置于 侧门板、或后行李箱位置,本实施例可得到更佳环绕音场效果。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驻极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第二实施例的 剖视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主要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的驻极体喇叭层30为一透光 驻极体喇叭层301,而且本实施例的具驻极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3还包括一遮阳层31,其 邻接驻极体喇叭层30并介于驻极体喇叭层30与玻璃2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遮阳层31 设为一具有隔热、及遮阳功效外,且又透光并掺染有色彩,使其兼具隐密效果但又可供车内 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驻极体喇叭的车用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驻极体喇叭层,其贴附于一玻璃上;以及一控制器,电性耦接该驻极体喇叭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