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的棘轮套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73844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扳手的棘轮套口结构,主要是在扳手本体内部设有一棘轮,该棘轮具有一套口,该套口由多个圆弧凸面及多个容置缺口相互间隔设置所构成;容置缺口宽度大于圆弧凸面宽度,且容置缺口深度与容置缺口宽度的比为1∶1.7~1.9,而达到令该棘轮套设于螺帽扳转时,圆弧凸面与螺帽切面具较大的顶抵面积而不产生多余空转。此外,容置缺口的底角呈圆弧状结构,令扳动螺帽时具有较佳的应力分散功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棘轮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扳手的棘轮套口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手工具发展业已相当成熟,而成为一发展空间有限的产业,故制造商大多以 结构、材质的改变,针对各种符合民众最细微需求的手工具推陈出新,以达到更符合使用者 使用时的舒适性及实用性。然就手工具而言,以扳手、套筒等螺固工具类使用最为广泛,而就螺固工具而言, 螺固工具套口部的设计良窳系关乎扳动螺固件轻易与否,以及是否可适用于打滑螺丝的关 键因素。常用扳手的套口部的结构设计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此类扳手10的套口部11为圆形,主要 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容置缺口 112及圆弧凸面111所构成,该容置缺口 112用于容置螺帽20 的切角21,以防止螺帽20在扳动过程中造成较为易脆的切角21发生崩角的问题,而圆弧凸 面111则是用于顶抵螺帽20的切面22,于扳动过程中推抵螺帽20转动。如图1所示,常用扳手10的圆形套口部11,其容置缺口包括两侧面及一底面,其每 一圆弧凸面两端同相邻的容置缺口侧面分别有一连接线,每一容置缺口两侧面同相邻的圆 弧凸面一端分别有一连接线,各连接线平行于圆形套口部的轴线,圆形套口部11的各圆弧 凸面111有一内切圆柱面,圆弧凸面宽度M为一圆弧凸面同相邻的两容置缺口的两连接线 间的距离,容置缺口宽度N为一容置缺口同相邻的两圆弧凸面的两连接线间的距离,圆弧 凸面深度D为一圆弧凸面两端的连接线所在的面到该圆弧凸面上的点的最大垂直距离,容 置缺口深度H为容置缺口的底面的中心点到内切圆柱面的最短距离。常用扳手10套口部 11的圆弧凸面宽度M大于容置缺口宽度N,致使套口部11套设螺帽20时,圆弧凸面111仅 顶靠在距离切角21较远的切面22上,且一般套口部11与螺帽20在设计上因公差而预留 有间隙,造成扳转扳手10时,该套口部11会因该间隙及该圆弧凸面111,而发生扳手10需 空转至一特定角度后,令该圆弧凸面111顶抵在靠近切角21处,才能顺利将螺帽20螺设。再者,常用扳手10套口部11的容置缺口 112的侧面同底面间的底角是一直角设 置,对于扳手结构显然容易发生应力过度集中于该底角的问题而不具实用性;且该种直角 的设置,在成形制造时,不论透过铣制或铸造皆造成相当程度的困难。除上述问题外,常用扳手10套口部11的圆弧凸面深度D与圆弧凸面宽度M的比 大致是1 2,而深度较浅的圆弧凸面111使得与螺帽20切面22的顶抵面积相对较小,因 此导致扳转的力道降低且容易于扳转螺帽20时发生打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扳手的棘轮套口结构,令该棘轮套设于 螺帽扳转时,圆弧凸面与螺帽切面的顶抵面积大而不易打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扳手的棘轮套口结构,包括扳手本体,具有一头部,该头部开设有一容置空间;一棘轮,设于该容置空间,该棘轮外缘成形有棘齿,内缘开设有一圆形套口,该套 口周缘间隔设有多个容置缺口并于该各容置缺口间形成多个圆弧凸面。该容置缺口深度与该容置缺口宽度的比可以是1 1.7 1.9。该容置缺口深度与该容置缺口宽度的比可以是1 1.71。该容置缺口宽度与该容置缺口深度的比可以是1 1.75。该棘轮套口的各该容置缺口具有二底角,该二底角呈圆弧状结构。该容置缺口宽度大于该圆弧凸面宽度。该扳手本体头部还开设有一组设空间及一容槽,一卡掣结构设于该组设空间,该 卡掣结构包括一卡掣块、一导引滑块、一顶持件及一弹簧,其中,该卡掣块成形有多个卡掣 齿,该弹簧及该顶持件容置于该扳手本体的容槽,该卡掣块及该导引滑块则设于该组设空 间,该卡掣块以该卡掣齿与该棘轮的棘齿相啮合,且该顶持件顶推于该卡掣块,该导引滑块 则以侧面与卡掣块侧面相滑靠,令该卡掣块定位。本技术的扳手的棘轮套口结构,该套口由多个圆弧凸面及及多个容置缺口相 互间隔设置所构成;圆弧凸面深度加深,则该容置缺口深度亦加深,令该套口的容置缺口宽 度N大于圆弧凸面宽度M,而达到令该棘轮套设于螺帽扳转时,圆弧凸面与螺帽切面具较大 的顶抵面积而不产生多余空转。本技术的扳手的棘轮套口结构,套口的容置缺口深度H与容置缺口宽N的比 为1 1. 7 1. 9,达到令该棘轮套设于螺帽扳转时,圆弧凸面与螺帽切面的顶抵面积大而 不易打滑,且该圆弧凸面呈大弧度圆弧状结构,具有柔性抵于该螺帽切面之功效,并防止破 坏螺帽的切面结构。本技术的扳手的棘轮套口结构,套口容置缺口的底角呈圆弧状结构,扳动螺 帽时的应力能达到最佳的应力分散功效,且容置缺口的底角呈一小圆弧状的设计,具防止 扳动力道过大而造成套口的损坏,确保该棘轮套口结构不易被破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常用扳手的套口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扳手的棘轮套口结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扳手的棘轮套口结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扳手的棘轮套口结构一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扳手的棘轮套口结构如图2、图3所示,在扳手本体30内部设有一棘 轮40,该棘轮40以一 C形扣60固设于该扳手本体30内部,令该棘轮套设于一螺帽20,而 该扳手本体30透过一卡掣结构50顶抵该棘轮40进行单向扳转操作,其中该扳手本体30,一端成形为一头部31,另一端则成形为一柄部32,该头部开设有 一容置空间313,该容置空间313内缘设有一凹314,且于邻近该柄部32壁面凹设有一组设 空间311及一容槽312 ;4该棘轮40,外缘成形有棘齿41且环设有一环凹411,内缘则开设有一供套设螺帽 20的圆形套口 42,该圆形套口 42周缘主要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容置缺口 422及向内凸伸的 圆弧凸面421所构成,该棘轮40设于该扳手30头部31的容置空间313 ;该C形扣60,扣合于该棘轮40及该扳手本体30容置空间313的环凹411、314,用 于限制该棘轮40移出该容置空间313 ;该卡掣结构50,包括一卡掣块51、一导引滑块52、一顶持件53及一弹簧54,其中, 该卡掣块51成形有多个卡掣齿511及一凹缺512,令该弹簧54及该顶持件53容置于该扳 手本体30的容槽312,该卡掣块51及该导引滑块52则设于该组设空间311,该卡掣块51 以该卡掣齿511与该棘轮40的棘齿41相啮合,且该顶持件53部分凸出于该容槽312并顶 推于该卡掣块51的凹缺512,该导引滑块52则以侧面与卡掣块51侧面适时相滑靠,使该卡 掣块51保持位于适当定位,而该扳手得以进行单向扳转操作。以上所述即为技术一实施方式主要构件及其组态说明,至于其操作方式及其 功效,如以下说明如图4所示,该棘轮40的套口 42是本技术的主要特征,本技术的圆形套 口 42,其容置缺口 422包括两侧面425及一底面426,其每一圆弧凸面421两端同相邻的容 置缺口 422侧面分别有一连接线,每一容置缺口 422两侧面同相邻的圆弧凸面一端分别有 一连接线,各连接线平行于圆形套口 42的轴线,圆形套口 42的各圆弧凸面421有一内切圆 柱面428,圆弧凸面宽度M为一圆弧凸面421同相邻的两容置缺口 422的两连接线间的距 离,容置缺口宽度N为一容置缺口 422同相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泰宏
申请(专利权)人:英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