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642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级止回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具有阀座,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阀体中,阀座具有分别位于两端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阀芯包括设在进水口的一级阀芯和设在出水口的二级阀芯,阀体设有排气口,当一级阀芯将进水口打开时将排气口关闭,当一级阀芯将进水口关闭时将排气口打开,二级阀芯通过相对阀座移动来打开或关闭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阀体中设置两个阀芯,二级止回阀在正常工作时能有效地防止倒流,即使在阀芯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遭到损坏时,从出水口进入的倒流直接从排气口排泄出,而不会从进水口倒流,能有效地防止倒流污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二级止回阀
技术介绍
止回阀作为一种单向、逆止阀门在管路系统中被广泛使用,主要用来防止流体倒 流污染。止回阀通常包括阀体,阀体上设有阀座,阀芯可相对阀座轴向移动或周向旋转,通 过管路中压力的变化来使阀芯相对阀座运动,使止回阀处于正向打开或反向关闭状态,从 而使流体可正向流过止回阀并且防止反向倒流。例如,专利号为ZL200920112116. 9的中国 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止回阀,该止回阀包括一个内部为空腔的阀体,阀体内设有密封 件和定位件,定位件固连在阀体内,在定位件与密封件之间设有弹簧,阀体内具有一个与密 封件相匹配的密封面,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密封件抵靠在密封面上形成密封,定位件上具 有呈杆状的导向杆,密封件与导向杆之间具有能使密封杆沿着导向杆移动的导向结构。密 封性差是现有止回阀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止回阀的密封一旦遭到损坏,倒流和泄露就不可 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止回阀的防倒流性能,即使在止回阀的密封性遭到损 坏时,也不会发生倒流。为了实现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级止回阀,包括阀体和阀 芯,阀体具有阀座,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阀体中,阀座具有分别位于两端部的进水口和出水 口,阀芯包括设在进水口的一级阀芯和设在出水口的二级阀芯,阀体设有排气口,当一级阀 芯将进水口打开时将排气口关闭,当一级阀芯将进水口关闭时将排气口打开,二级阀芯通 过相对阀座移动来打开或关闭出水口。本技术在阀体中设置两个阀芯,二级止回阀在正常工作时能有效地防止倒 流,即使在阀芯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遭到损坏时,从出水口进入的倒流直接从排气口排泄 出,而不会从进水口倒流,能有效地防止倒流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处于正常供水状态的本技术二级止回阀剖视图;图2为处于非正常供水状态的本技术二级止回阀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二级止回阀包括阀体1,阀体1大体为中空结构,具有 在其中部的阀座11,并设有排气口 14。阀座11大体为筒状,内部形成供流体通过的流道, 且具有分别位于两端部的进水口 12和出水口 13。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阀体1中,包括设在进水口 12的一级阀芯和设在出水口 13 的二级阀芯。一级阀芯包括阀杆一 21、隔膜22、垫片一 23和弹簧一 24,阀杆一 21大体呈 圆柱状,具有在前端部的凸台211,垫片一 23设置在阀杆一 21的后端部。二级止回阀还包 括阀盖4,阀盖4与阀体1的前端部螺纹连接,具有在中部的定位座一 15,定位座一 15中部 设有通孔,阀杆一 21经该通孔横穿过定位座一 15,凸台211和垫片一 23分别位于定位座 一 15的前侧和后侧,弹簧一 24设置在凸台一 211和定位座一 15之间。阀盖4将隔膜22 的外端夹紧在阀体1和阀盖4之间,从而将隔膜22的外端固设在阀座1上,这一方面方便 了隔膜的安装,另一方面在阀体1和阀盖4之间起到密封作用。隔膜22的内端处在定位座一15和垫片一 23之间,定位座一 15的后端面和垫片一 23的前端面为平面,当关闭进水口 12时,定位座一 15和垫片一 23能将隔膜夹得更紧,接触更牢靠,密封更好。随着一级阀芯 前后侧的压力变化,当阀杆一 21向后移动到一定程度时,隔膜22脱离开垫片一 23且与阀 座11接触,此时,进水口 12打开,而排气口 14关闭,水可从进水口 12进入阀体1中,一级 阀芯的状态如图1所示;当阀杆一 21向前移动时,垫片一 23会带动隔膜22向前移动,直至 隔膜22的内端夹紧在定位座一 15和垫片一 23之间,此时,隔膜22将进水口 12关闭,水不 能从进水口 12进入阀体1,而排气口 14打开,即排气口 14连通进水口 12,一级阀芯的状态 如图2所示。二级阀芯包括阀杆二 31、垫片二 33和弹簧二 32,阀杆二 31也大体呈圆柱状,具有 在前端部的凸台311,垫片二 33设置在阀杆二 31的后端部。阀体1具有在中部的定位座二 16,定位座二 16中部设有通孔,阀杆二 31经该通孔横穿过定位座二 16,凸台二 311和垫片二33分别位于定位座二 16的前侧和后侧,弹簧二 32设置在凸台二 311和定位座二 16之 间。垫片二 33呈锥形,锥底在出水口 13的后侧,由锥面来与出水口 13接触,可增强垫片二 33对出水口的接触和密封效果。随着二级阀芯前后侧的压力变化,当阀杆二 31向前移动 到垫片二 33与出水口 13接时,出水口 13关闭,阀体中的水不能从出水口流出,此时二级阀 芯的状态如图2所示;当阀杆二 31向后移动到垫片二 33脱离开出水口 13时,出水口 13打 开,阀体中的水从出水口流出,此时二级阀芯的状态如图1所示。二级止回阀还包括分液器5,分液器5具有沿着圆周方向阵列的多个通孔(三个 或三个以上,图中仅显示两个),通孔连通排气口 14,分液器5在阀座11的外侧且位于阀座 11的进水口端。当隔膜22接触阀座11时,隔膜22同时也接触分液器5,增大了隔膜22的 接触面积,起到增强对排气口 14的关闭作用。二级止回阀还包括设置在一级阀芯前侧的过 滤网8,过滤网8在阀盖4中,水或其他流体先经过过滤网8过滤后在进入阀体中,对阀芯起 到保护作用。阀盖4的前端和阀体1的后端分别设有连接头6和连接头7,二级止回阀通过 连接头6和连接头7与外部管道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二级止回阀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说明。参见图1,在正 常供水情况下,一级阀芯将进水口 12打开同时将排气口 14关闭,隔膜22与阀座11接触而 脱离开垫片一 23 ;二级阀芯将出水口关闭,垫片二 33脱离出水口 13。主输水管道的水从进 水口 12进入阀体1中,依次通过一级阀芯和二级阀芯从出水口 13流出以向用户供水,由于 隔膜22后面的分液器5和排气口 14直接与大气相通,所以隔膜22前后有一个很大的压力 差,隔膜22与阀体1上的阀座11紧密接触,排气口 14不漏水,二级止回阀正常供水。当二 级止回阀后管路无用户,水静止的情况下,如前管路压力保持不变,一级阀芯前后存在压差仍呈关闭状态。如果前管路压力下降,低于一级阀芯的弹簧力时,一级阀芯关闭,垫片一带 动隔膜前移,隔膜22与阀座11相脱离,进水口 12关闭,排气口 14打开从而开始排水。当二 级止回阀的密封遭损坏,二级止回阀后的管网压力升高,超过二级止回阀前的进水口压力, 如果出水口位置上的二级阀芯密封完好无泄漏,高压水不会倒流;如果出水口位置上的二 级阀芯密封遭破坏,出水口位置上的二级阀芯前侧的压力升高,一级阀芯的前后压差小于 一级阀芯的弹簧力时,一级阀芯关闭,隔膜22与阀座11脱离,排气口 14打开排水。如果进 水口位置上的一级阀芯同时遭密封破坏,由于从出水口倒流回的高压水已从排气口泄压, 故不会从进水口倒流回前管路。当前管路压力下降至零或负压时,一级阀芯关闭,隔膜与阀 座脱离,排气口完全打开排水,空气从排气口进入真空腔,从而防止产生虹吸倒流现象。本技术二级止回阀是倒流防止器的一种,主要用来防止输水管网中由于背压 或反虹吸而产生的倒流污染;它专用于小口径供应管道,是减压式倒流防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级止回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所述阀体(1)具有阀座(11),所述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1)中,所述阀座(11)具有分别位于两端部的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设在所述进水口(12)的一级阀芯和设在所述出水口(13)的二级阀芯,阀体(1)设有排气口(14),当一级阀芯将进水口(12)打开时将排气口(14)关闭,当一级阀芯将进水口(12)关闭时将排气口(14)打开,所述二级阀芯通过相对阀座(11)移动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水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阳严品望方建土吕烈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成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