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的膜过滤浓缩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65723 阅读:4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的膜过滤浓缩液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浓缩液进液管、液位计、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阀门、空气泵、液体流量计、抽吸泵、循环回收管、膜生物反应器,其中,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中依次存储有对浓缩液进行预处理的高锰酸钾、后续协同氧化有机物的催化剂的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循环回收管中存储有混凝剂和絮凝剂。可提高浓缩液处理中的水的回收率,混凝沉淀过程所产生的泥渣和过滤产生的泥渣进行脱水的水,经过过滤后水质完全满足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可以直接排放。(*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渗滤液的膜过滤浓缩液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境保护领域生活垃圾的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 滤液的膜过滤浓缩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国内外主流处理工艺是微生物处理+膜过 滤。膜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液有以下特点1、浓缩液产量大;使用时间在半年以 内的新膜浓缩液的产量是膜进水量的30 40%,半年以上的膜浓缩液产量是膜进水量 的50%左右,随着膜使用时间增加,这个量还会增加;2、COD较高,并且浓缩液中 的COD主要成分是难降解的有机物,一般随地域和当地居民饮食习惯的差异,浓缩液 的COD在1000 3000mg/l之间;3、色度高;浓缩液的色度一般在500倍以上,并且 NH3-N浓度越高,色度越高;4、可生化性差浓缩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难降解成份, 很难给微生物提供营养源;5、有比较强烈的臭味。目前,国内外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浓缩液的处理或解决办法大致有两 种一是将浓缩液直接回流到渗滤液调节池,或将浓缩液收集起来,然后经过氧化沟或 其它办法将浓缩液进行简单处理达到均质效果后回灌到渗滤液调节池。这种处理办法的 实质就是浓缩液无限回流的过程。无限回流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时间的积累,回流到调节池的难降解 有机物积累的量越来越多,而这种难降解有机物不能给微生物提供营养源,导致渗滤液 的可生化性越来越差,从而使渗滤液处理工艺中整个生物处理系统的功能逐渐降低,直 至去功能化。二是蒸发浓缩或活性炭吸附处理,这种方法的成本极高,通常处理成本在 200 300元/吨,如果采用蒸发处理,整个蒸发系统不得不考虑高温防腐蚀的问题, 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由于设备的结垢导致传热效率下降严重,处理成本进一步增 大;活性炭处理浓缩液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活性炭的再生,使得成本居高不下。此外,还有一种实验室报道的处理方法南京大学李爱民教授和德国维尔 利公司合作研究的以离子交换树脂为核心的处理手段,据报道处理后的排放水符合 GB16889-97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这种方法是以抗污染树脂的吸附有机物为主要处理手 段,从现有的抗污染型离子交换树脂来看,能较长时间在难降解有机物浓度的条件下使 用而不被污染的树脂没有发现在国内外报道过,一般常见的国内外离子交换树脂(无论 大孔型还是凝胶型)在高COD条件下使用,工作交换容量会急剧下降,保护层很容易被 COD穿透,同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的浓缩液在树脂吸附饱和后的再生废液(通常 再生废液是处理量的10%左右)的处理是一个更棘手的难题,所以这种方法的可靠性有 待检验,值得肯定的是对浓缩液的减量化来讲是有好处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中膜过滤产生的浓缩液达标排放处理是一个行业性的难题,如 果能用较低的成本将浓缩液处理到达到或好于GB16889-97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而直接排 放,则带来的好处是既能将整个渗滤液处理工艺的产水量增加40%左右,又能解决由于3浓缩液无限回流所造成的整个生物处理系统功能严重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的膜过滤浓缩液处理装置,可提高浓缩液 处理中的水的回收率,混凝沉淀过程所产生的泥渣和过滤产生的泥渣要进行脱水,泥渣 脱水的水经过过滤后水质完全满足GB16889-97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可以直接排放。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的膜过滤浓缩液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浓缩液进液管、液位 计、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阀门、空气泵、液体流量计、抽吸泵、循环回收管、膜生物 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中依次存储有对浓缩液进行预处理的高 锰酸钾、后续协同氧化有机物的催化剂的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所述循环回收管中存储 有混凝剂和絮凝剂。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中的浓缩液pH调节为11,并持续 1个小时以上。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锰酸钾的加入量为1.0 3.5mg/升浓 缩液,次氯酸钠的加入量为5 30ml/升浓缩液。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铁,所述絮凝剂为改 性的聚丙烯酰胺的霍夫曼反应物。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中的浓缩液pH值为中性,并持续 1.5个小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的膜过滤浓缩液处理装置。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渗滤液的膜过滤浓缩液处理装置, 包括如下(1)将高锰酸钾加入所述浓缩液中进行预处理。采用高锰酸钾的作为催化氧化剂 进行预处理,高锰酸钾预氧化将浓缩液中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将部分低价态的无 机成分氧化到高价态,高锰酸钾被还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成为后续次氯酸钠和二氧 化氯协同氧化有机物的催化剂。(2)将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依次加入所述(1)预处理后的浓缩液中进行搅拌,二 者加入的时间间隔至少为1小时。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跟浓缩液中的有机物进行反 应,分解或降解有机物,次氯酸钠在二氧化氯加入之前1小时投加,将大部分有机物直 接降解或氯代、加成转化成二氧化氯易降解的形态;次氯酸钠加入1小时后加入二氧化 氯,二氧化氯反应时间要保证1小时左右才能进入混凝沉淀阶段。(3)将所述( 处理后的浓缩液的pH调节为11,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进行处 理。聚丙烯酰胺的霍夫曼反应物改性的具体办法是将聚丙烯酰胺的霍夫曼反应物配称 0.5%的溶液,然后称取聚丙烯酰胺重量10%的氯化钙或氯化镁溶解在已经配好的絮凝剂 中,并在40°C条件下保持2小时后即可使用。混凝沉淀的时候要将待混凝沉淀的浓缩液 的pH调整到11左右。(4)将所述C3)处理后的液体过滤。过滤采用滤池或其他形式的过滤器,只要出 水的SS达到GB16889-97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即可。优选的是,高锰酸钾的加入量为1.0 3.5mg/升浓缩液,次氯酸钠的加入量为 5 30ml/升浓缩液。所述混凝剂优选为聚合硫酸铁,所述絮凝剂优选为改性的聚丙烯 酰胺的霍夫曼反应物。为了提高浓缩液处理中的水的回收率,混凝沉淀过程所产生的泥渣和过滤产生 的泥渣要进行脱水,泥渣脱水的水经过过滤后水质完全满足GB16889-97中的一级排放标 准要求,可以直接排放。整个浓缩液处理过程的回收率能达到98%左右,综合处理成本 能控制在35元/吨,这两项指标优于目前使用的各种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所述综合考虑氧化剂的价格和性能,以及最终排放水对生态的影响,选用次氯酸钠 和二氧化氯协同氧化作为浓缩液处理中的氧化剂。选用这两种氧化剂的依据是(1).两 种氧化剂都是目前水处理中广泛使用或推荐使用的氧化剂,并且价格便宜,使得水处理 成本低。(2).从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在水解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氧化剂在水解的 时候都有氧自由基生成,氧自由基有极强的氧化性,次氯酸钠水解过程还有氯自由基生 成。NaC10+H20 — HClO+NaOHHClO — HCl+HClO在水解成HCl的过程还有放出。C102+H20 — HC102+H2C103HClO2和H2ClO3进一步水解生成HCl并有放出无论氯自由基还是氧自由基,都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将许多含不饱和键或极性 键的有机物氧化(有的直接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或分解,氯自由基和氧自由基在进攻不饱 和键或极性键电负性较低的原子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膜过滤浓缩液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浓缩液进液管、液位计、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阀门、空气泵、液体流量计、抽吸泵、循环回收管、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中依次存储有对浓缩液进行预处理的高锰酸钾、后续协同氧化有机物的催化剂,所述循环回收管中存储有混凝剂和絮凝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军营乔如林王飞黄泽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水气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