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玲双专利>正文

新型的联合口咽通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5043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联合口咽通气道,包括一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在该口咽通气道的一端套有一前端两侧设有侧孔且带有刻度的气管导管,该气管导管依次由标准雄性接头、导管和套囊连接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独特,既可直接连接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又可根据患者体格需要调节长度,能解决面罩通气困难的人工呼吸,也可以用于一般急救的人工呼吸,快速有效、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联合口咽通气道
技术介绍
要用口咽通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必须解决三个问题1)连接问题没有标准雄性接 头的口咽通气道无法与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的标准雌性接头进行直接连接;2) 口咽通气 道的长短与体格相互匹配问题根据体格情况,只有选择合适长度的口咽通气道才能保证 呼吸道的开放;3)漏气问题口咽通气道与口腔的周围存在有间隙,人工呼吸时可以有程 度不等的漏气现象,严重漏气时可以影响通气效果。薛富善主编的《现代呼吸道管理学》一书在356页介绍了一种是带有标准雄性接 头的Guedel 口咽通气道,它解决了连接问题,359页介绍了一种带套囊的口咽通气道,通 过增加套囊和标准雄性接头解决了连接和漏气两个问题。此外,不同型号专利技术名称为口咽 通气道呼吸器连接头、申请号为200620085247. 9的技术应用一个转换接头解决了简 易呼吸器或呼吸机与口咽通气道的连接问题;专利技术名称为开放型可变口咽通气道专利号 200520089788的技术专利可以根据患者的体格状态调节口咽通气道的形状和长短,解 决了口咽通气道与体格相互匹配的问题。上述经过改良的口咽通气道一般只能解决了三个问题中的一个环节,带套囊的口 咽通气道解决了连接与漏气两个环节。目前尚没有即可直接连接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进行 人工呼吸、又可根据患者体格需要调节长度的口咽通气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独特、即可直接连接简 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又可根据患者体格需要调节长度、能解决面罩通气困难 的人工呼吸、也可以用于一般急救的人工呼吸,具有快速有效、操作方便的新型的联合口咽 通气道。本技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一种新型的联合口咽通气道,包括一 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在该口咽通气道的 一端套有一前端两侧设有侧孔且带有刻度的气管导管,该气管导管依次由标准雄性接头、 导管和套囊连接而成;所述气管导管的前端与所述口咽通气道的前端平齐;所述口咽通气道是依次由翼缘、牙垫、咽弯曲、通气管腔构成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空心塑料管。本技术有如下效果1)结构独特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包括一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在该口咽 通气道的一端套有一前端两侧设有侧孔且带有刻度的气管导管,该气管导管依次由标准雄 性接头、导管和套囊连接而成,口咽通气道长10cm,是由翼缘、牙垫部分、咽弯曲部分、通气3管腔构成的一个椭圆形空心塑料管,号气管导管由标准雄性接头、刻度、导管、套囊组成,导 管前端的两侧有侧孔,在气管导管12cm处开始有刻度及标记,每一个刻度间隔2cm。2)人工呼吸时可以根据需要延伸长度将涂有液体石蜡的气管导管插入口咽通 气道内,气管导管的前端与口咽通气道前端平齐,套囊可以阻塞口咽通气道与气管导管之 间的缝隙,人工呼吸时能够减少漏气。当需要延长口咽通气道的长度时,用力推送气管导管 一个刻度,就可以延长口咽通气道2cm,延伸出的气管导管前端侧孔可以通过气流。气管导 管尾部的标准雄性接头可以与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的标准雌性接头连接后进行人工呼吸。3)不但可以解决面罩通气困难的人工呼吸,也可以用于一般急救的人工呼吸,具 有快速有效、操作方便面罩通气困难时、或急救需要人工呼吸时,徒手或用喉镜将联合口 咽通气道放置到口腔内,用40cm长的胶布交叉缠绕气管导管后粘贴在两侧面颊部。简易呼 吸器或呼吸机的标准雌性接头与气管导管的标准雄性接头连接,挤捏呼吸囊即可进行人工 呼吸。如果挤压呼吸囊的阻力小、可听到气体溢出的声音或见到胸廓起伏,说明呼吸道通 畅,使用的联合口咽通气道长短合适;如果挤压呼吸囊的阻力大,同时没有听到气流溢出的 声音或看不到胸廓起伏,说明呼吸道仍然阻塞,口咽通气道长度需要延长,此时左手按压在 翼缘处固定联合口咽通气道,右手用力向下推送气管导管一个刻度即2cm,通过挤捏呼吸囊 的阻力再判断呼吸道的开放程度,必要时可以再分次向下送气管导管一个刻度。通过推送 气管导管来增加联合口咽通气道的长度,无须更换口咽通气道就可以解决口咽通气道与体 格不匹配的现象;当人工呼吸漏气严重时,可以用左手的食指与拇指夹紧鼻翼,通过减少气 体从鼻腔的漏出量,提高人工呼吸的有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口咽通气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的联合口咽通气道,包括一 口咽通气道1,如图1所示在该口咽通气道1 的一端套有一前端两侧设有侧孔6且带有刻度的气管导管2,如图2所示该气管导管2依 次由标准雄性接头3、导管4和套囊5连接而成,上述气管导管2的前端与所述口咽通气道 1的前端平齐。如图3所示上述口咽通气道1是依次由翼缘7、牙垫8、咽弯曲9、通气管腔10构 成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空心塑料管。如图2所示在气管导管2的12cm处开始有刻度及标记,每一个刻度间隔2cm。将气管导管2的前部涂抹液体石蜡后置入口咽通气道1内。一般情况下,气管导管 2的前端与所述口咽通气道1的前端平齐,气管导管2不伸出的口咽通气道1前端。气管导 管2的标准雄性接头与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的标准雌性接头连接后就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左手固定口咽通气道1的翼缘7部位,右手用力向下推送气管导管2,推送送气管 导管2 —个刻度,联合口咽通气道可以延长2cm。联合口咽通气道最多只能延长4cm,以免 联合口咽通气道的前端进入食道内。权利要求一种新型的联合口咽通气道,包括一口咽通气道(1),其特征在于在该口咽通气道(1)的一端套有一前端两侧设有侧孔(6)且带有刻度的气管导管(2),该气管导管(2)依次由标准雄性接头(3)、导管(4)和套囊(5)连接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联合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2)的前 端与所述口咽通气道(1)的前端平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联合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咽通气道(1)是 依次由翼缘(7)、牙垫(8)、咽弯曲(9)、通气管腔(10)构成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空心塑料 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联合口咽通气道,包括一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在该口咽通气道的一端套有一前端两侧设有侧孔且带有刻度的气管导管,该气管导管依次由标准雄性接头、导管和套囊连接而成;本技术结构独特,既可直接连接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又可根据患者体格需要调节长度,能解决面罩通气困难的人工呼吸,也可以用于一般急救的人工呼吸,快速有效、操作方便。文档编号A61M16/00GK201727824SQ20102026620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曾玲双 申请人:曾玲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联合口咽通气道,包括一口咽通气道(1),其特征在于:在该口咽通气道(1)的一端套有一前端两侧设有侧孔(6)且带有刻度的气管导管(2),该气管导管(2)依次由标准雄性接头(3)、导管(4)和套囊(5)连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玲双
申请(专利权)人:曾玲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