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364546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雷达罩的制造方法,所述雷达罩安装在探测车辆周围障碍物的雷达的探测部位侧,其包括:第1成型工序,成型其一个面上具有凹部的透明部件;第1安装工序,安装具有充满所述凹部内空间的形状、同时在与所述凹部内侧面相接触的接触面具有光泽性的光泽部件;以及,第2安装工序,安装覆盖所述面、使所述透明部件及所述光泽部件保持一体的基体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所述雷达罩安装在装载于车辆上、探测车辆 周围障碍物的雷达的探测部位侧。
技术介绍
近年来,广泛使用装载在车辆上、用电波探测车辆周围障碍物,从而测量车辆与障 碍物之间的距离或相对速度的毫米波雷达。在雷达的探测部位侧安装有合成树脂制成的进 气格栅。在该进气格栅的中央部设有标识(emblem)等识别标记。为了赋予高级感和质感, 在通常的进气格栅和标志等中,大多形成铬镀金等的金属光泽面。但是,众所周知,铬镀金 会阻碍电波的透过。因此,有提案提出在进气格栅的中心部设置使电波透过的开口部;在上 述开口部安装具有金属光泽且能透过电波的雷达罩(例如、参考日本特开2000-49522号公 报及日本特开2000-159039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雷达罩,其为通过在透明树脂层的里侧(面向雷达的一 侧)设置凹部、在凹部形成铟的蒸镀层或喷镀层作为呈现出金属光泽性的金属层、在其里 侧形成具有与凹部相对应的凸部的树脂层,从而形成略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雷达罩。这种雷 达罩即使与进气格栅并排设置也具有没有不协调感的金属光泽性、及对于雷达探测障碍物 来说充分的电波透过性能。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上述雷达罩的透明树脂层中,通过涂装和印刷工序等形成涂膜(所谓的底漆及面 漆)和有色层。所述涂膜是为了保护由蒸镀或喷镀形成的金属层而设置的。所述有色层具 有作为遮蔽物(mask)的功能,用来仅仅使凹部成为金属光泽面。此外,用来使雷达罩具有 一定厚度的树脂层,其是在形成有透明树脂层中的金属层及有色层的一侧,采用注塑成型 (Injection Molding)而形成的。综上所述,为了使雷达罩成型,除了蒸镀或喷镀工序,还需要进行涂装工序、注塑 成型工序等多道工序。这些制造工序很繁琐,在各工序中会产生一定的次品,因此出现制造 全过程的成品率低、难以抑制不良率使其降低的问题。特别是在注塑成型工序中,由于喷射压力及熔融树脂的热量,使金属层及涂膜等 受到损伤,因此常出现金属层及涂膜的剥离或压痕等不良情况。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缩短制造工序、并抑制次品的发 生率,从而能够减少生产时间及成本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相关目的,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1)本专利技术的,其是安装在探测车辆周围障碍物的雷达的探测 部位侧的,该方法包括第1成型工序,所述第1成型工序为成型其一个 面上具有凹部的透明部件;第1安装工序,所述第1安装工序为安装具有充满所述凹部内空 间的形状、同时与所述凹部的内侧面相接触的接触面具有光泽性的光泽部件;以及,第2安 装工序,所述第2安装工序为安装覆盖所述面、使所述透明部件及所述光泽部件保持一体 的基体部件。根据(1)中所述的,因为光泽部件具有光泽性,因此不必在透 明部件上形成呈现出光泽性的层和保护该层的保护层等。因此,缩短了雷达罩的制造工序。 结果提高了制造整体的成品率,且抑制了次品的发生率。并且,光泽部件为具有充满上述凹部内空间的厚度的形状,并且在第2安装工序 中,因为在与光泽部件的上述接触面相反的一面上设有基体部件,因此,具有光泽性的上述 接触面难以受到损伤。(2)上述(1)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第1安装工序之前,还包括形成所述光泽 部件的第2成型工序;所述第2成型工序还可以包括成型具有充满所述凹部内的空间的 形状的光泽部件本体的工序、以及在对应于所述凹部内侧面的所述光泽部件本体的表面上 进行金属蒸镀处理的工序。上述(2)的情况,通过在光泽部件本体的所述表面上进行金属蒸镀处理而形成金 属层。形成该光泽部件的第2成型工序可以与透明部件的成型平行实施。因此,能够缩短 制造雷达罩所需的时间。(3)上述⑴或⑵中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第2安装工序还可以包括将所述凹部 内设有所述光泽部件的所述透明部件设置在模具内,通过注塑成型形成所述基体部件的工序。上述(3)的情况,在进行注塑成型时,对光泽部件施加喷射压力及熔融的树脂的 热量。这时,光泽部件成为具有充满上述凹部内空间的厚度的形状。并且,在与光泽部件的 上述接触面相反的一面上喷射有熔融了的树脂。因此,在光泽部件中的具有光泽性的上述 接触面难以受到损伤。(4)上述(3)中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基体部件是有色的,且在所述第2安装工序 中,可以在所述面上使用将所述透明部件与所述基体部件相互热熔连接的结构。上述(4)的情况,因为在上述面上,透明部件与基体部件相互热熔粘接,因此不必 在透明部件与基体部件之间设置粘接剂等。并且,因为基体部件是有色的,因此,从所述面 的反面观察透明部件时,除上述凹部以外的部分的颜色呈现基体部件的颜色。因此不必设 置有色层。(5)上述(1)或(2)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第2安装工序中,还可以通过粘接 剂将所述透明部件及所述光泽部件,与所述基体部件粘接。上述(5)的情况,因为将事先成型的基体部件通过粘接剂与透明部件及光泽部件 进行粘接,因此,透明部件及光泽部件中不会出现损伤。并且,与通过注塑成型形成基体部 件的情况相比,减少了生产时间及成本。(6)上述(3)或(5)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在所述第1成型工序之后,且在所述第1 安装工序之前,还可以包括在所述面上形成有色层的工序。上述(6)的情况,即使基体部件是有色的,也可以通过在所述面上形成有色层,调 整从上述面的反面观察透明部件时的除上述凹部以外的部分的色调。附图说明图1为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雷达罩10的进气格栅1的主视图。图2为第1实施方式的雷达罩10的主视图。图3A及图3B为沿图2的A-A线的截面图。图4A 图4E为第1实施方式的雷达罩10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的雷达罩10A的截面图。图6A 图6G为第2实施方式的雷达罩10A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雷达罩10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的雷达罩10A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1 图8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进行说明。并且,以 下说明中使用的各附图,为了使各部件成为可识别的大小,而将各部件的比例尺进行适当 地调整。并且,各附图中的箭头F表示前方。结合图1 图3B,对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雷达罩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为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雷达罩10的进气格栅1的主视图。图2为该实施方式中的雷达罩10的主视图;图3A为沿图2的A-A线的雷达罩10的截面图。图3B为图3A中的光泽部件12 的放大图。如图3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雷达罩10,其安装在装载于车辆上、用电波探测车辆 周围障碍物的雷达20的探测部位侧。并且,在下面的说明中,将雷达罩10的面向雷达20 的一面称为背面;将其反面,面向车辆前方的一面称为前面。并且,所谓雷达20的探测部位 侧,表示雷达20发射电波的方向。即,雷达罩10设置成使雷达20发射的电波透过雷达罩 10。首先,结合图1,对安装有雷达罩10的进气格栅1的结构进行说明。进气格栅1是设置在车辆前面的车辆构件,其是水平方向延长的多个部件及垂直 方向延长的多个部件构成的一个整体。并且,进气格栅1,在其前面的中央部具有雷达罩 10。并且,在雷达罩的背面侧,设有雷达20(如图3A)。雷达20装载在车辆上,使用电波来探测车辆周围的障碍物。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雷达罩的制造方法,所述雷达罩安装在探测车辆周围障碍物的雷达的探测部位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1成型工序,成型其一个面上具有凹部的透明部件;第1安装工序,安装具有充满所述凹部内空间的形状、同时与所述凹部的内侧面相接触的接触面具有光泽性的光泽部件;以及,第2安装工序,安装覆盖所述面、使所述透明部件及所述光泽部件保持一体的基体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竹信一濑户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法尔特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