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403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器,包括依次通过输液管连接的输液插头、进气管、毛菲氏滴壶、输液开关、微型滤器和静脉输液针,在所述的输液管下段,输液开关之后,靠近微型过滤器设置有排气囊,排气囊的管径和长度与毛菲氏滴壶相同或相近,其前、后端与输液管直通连接。排气时,使排气囊内流入液体后,将排气囊倒置,排气囊内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其内的空气挤在排气囊的上部,整个输液管和排气囊形成一个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内液面高度保持一致的原理将输液管内的所有空气由输液针排出,不浪费药液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输液器的排气过程,且操作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输液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具体涉及一种带排气囊的输液O
技术介绍
一次性输液器的使用,为需要静脉给药的病人带来了便利。临床上常用的输液器 是塑料制品,它一般由输液管、进气管、毛菲氏滴壶、输液开关、微型滤器和静脉输液针组 成。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其优点很多,效果显著,受到医患双方好评,但仍存在一定缺陷,输 液时需要排去进入输液管的气体,传统的排气方法是先使毛菲氏滴壶里冲进一定量的药 液,然后打开输液开关,排掉一部分药液才能把输液管内的气体排出管外。这种办法不仅操 作繁琐,而且会浪费掉相当一部分药液,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器,该输液器具有排气囊,通过设置排气囊 解决输液管内的气体难以排除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器,包括包括 依次通过输液管连接的输液插头、进气管、毛菲氏滴壶、输液开关、微型滤器和静脉输液针, 在所述的输液管下段,输液开关之后,靠近微型过滤器设置有排气囊,排气囊的管径和长度 与毛菲氏滴壶相同或相近,其前、后端与输液管直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在临床使用中,输液器在没使用时内部 是充满空气的,将输液器一端插入输液瓶内后液体会流入输液管内,将液体排流入输液开 关之后,靠近微型过滤器设置的排气囊内,当排气囊内流入液体后,将排气囊倒置,即连接 排气囊的输液管下端朝上,连接排气囊的输液管上端朝下,排气囊内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 将其内的空气挤在排气囊的上部,整个输液管和排气囊形成一个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内液面 高度保持一致的原理将输液管内的所有空气由输液针排出,使用排气囊可在不浪费药液的情 况下,顺利完成输液器的排气过程,且操作简单方便。另外,将排气囊设置于靠近微型过滤器, 是因为微型过滤器后端连接的管体直径与其前端相比又短又细,因此便于将空气排出。进一步,排气囊前、后端与输液管直接连通可成一体,或者使排气囊前端与输液管 插接,后端与输液管连通成一体。输液管可以和排气囊整体制作,也可以采用插接的方式便 于插取。针对原有的技术方案,在排气囊上设置有用于卡住输液管的U型卡。设置U型卡可 以在排出空气的时候,利用U型卡将输液管和排气囊并排固定,使排气囊内的空气在上方, 代替护士用手拿住输液管排气,减少了操作的难度,提高了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输液器,包括包括依次通过输液管1连接的输液插头2、进气管3、毛菲氏滴壶 4、输液开关5、微型滤器6和静脉输液针7,上述的各部件均与现有的医用输液器上的各个 部件相同。在所述的输液管1下段,输液开关5之后,靠近微型过滤器6设置有一个排气囊 8,该排气囊8的管径和长度与毛菲氏滴壶4相同或相近,在排气囊8上设置一个U型卡9, 用于排气时固定输液管和排气囊,使排气囊内的空气在上方,以代替护士手拿输液管排气, 排气囊8的前、后端分别与输液管1直通连接。使用时,将输液插头2插入输液瓶内,整个输液器竖直,药液流入排气囊8内后,将 排气囊8倒置,排气囊8上的U型卡9卡住输液管,拍气囊8内的药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其 内的空气挤在排气囊8的上部,整个输液管1和排气囊8形成一个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内液 面高度一致的原理将输液管1内的所有空气由输液针排出,使用排气囊8可在不浪费药液 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输液器的排气过程,另外,将排气囊8设置于靠近微型过滤器6是因为 微型过滤器后端连接的管体直径与其前端相比又短又细,因此便于将空气排出。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 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权利要求一种输液器,包括依次通过输液管连接的输液插头、进气管、毛菲氏滴壶、输液开关、微型滤器和静脉输液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输液管下段,输液开关之后,靠近微型过滤器设置有排气囊,排气囊的管径和长度与毛菲氏滴壶相同或相近,其前、后端与输液管直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囊前、后端与输液管直接连通 成一个整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囊前端与输液管插接,后端与 输液管连通成一个整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囊上设置有用于卡住输液管 的U型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器,包括依次通过输液管连接的输液插头、进气管、毛菲氏滴壶、输液开关、微型滤器和静脉输液针,在所述的输液管下段,输液开关之后,靠近微型过滤器设置有排气囊,排气囊的管径和长度与毛菲氏滴壶相同或相近,其前、后端与输液管直通连接。排气时,使排气囊内流入液体后,将排气囊倒置,排气囊内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其内的空气挤在排气囊的上部,整个输液管和排气囊形成一个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内液面高度保持一致的原理将输液管内的所有空气由输液针排出,不浪费药液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输液器的排气过程,且操作简单方便。文档编号A61M5/36GK201752524SQ20102026574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何昆高, 周代全, 唐代迪, 戴明德, 文亚明, 王庆, 王新, 蔡萍, 陈伟, 黎川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器,包括依次通过输液管连接的输液插头、进气管、毛菲氏滴壶、输液开关、微型滤器和静脉输液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输液管下段,输液开关之后,靠近微型过滤器设置有排气囊,排气囊的管径和长度与毛菲氏滴壶相同或相近,其前、后端与输液管直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明德陈伟蔡萍黎川周代全王新王庆何昆高文亚明唐代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