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宪杰专利>正文

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S型斜吸热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977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S型斜吸热流道,它是用一根长的金属管弯成“S”形,金属管的两端有介质进口接头和介质出口接头,介质进口接头和介质出口接头在集热器上成对称分布。S形管的各段管路在从进口接头到出口接头的方向上保持有向上的倾斜趋势。这种流道可用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体上,集热器安装在阳台或者南墙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S型斜吸热流道所属技术流域本技术涉及一种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流道。技术背景目前,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体都是平板形状,其流道结构现有以下 两种型式1)采用纵向流道,上下有两个长的集管,多根排管纵向排放,连接两个集管。 为了实现外接口的并排换液,下集管增加一段下降管。这种流道结构集管耗用贵重金属 量大,同时排管数量多,结构复杂,焊点增加,提高了产品成本,且只能单向使用;幻采用横向流道,左右两根集管做上下导流用,中间是多根横置排管,这种结 构为了适应阳台式安装,实现外接口的并排换液,同样需要在集热器内给另一端集管增 加延长管路或在集热器外铺设循环管路,同样增大了贵重金属耗用量,而且由于排管中 的介质流向和热对流方向干涉,对换热及应用范围会有一定影响,从而降低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 器的吸热流道,达到横向升流合理、效率高、可双向使用的流道结构形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一根长的金属管经多次弯管 后,形成“S”形吸热流道,金属管的两端分别作为吸热流道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 实现了无焊接成形,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在集热器上成对称分布,达到了双向使用的目 的。沿金属管的走向,从吸热流道的一端向另一端组成整个吸热流道的各段S形管保 持统一的向上或向下倾斜,消除了目前现有吸热流道的介质流向和热对流方向干涉的缺 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无焊接成形,简化了产品结构,消除漏 水隐患;( 解决了吸热流道的介质流向和热对流方向干涉的缺陷,改善了传热效果; (3)可东西方向灵活调换使用。本技术可用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体上,集热器安装固定在阳台或者 南墙上,工作时S型斜流道的两个介质进出口端和外接管路、水箱一起构成完整的循环 管路,导热循环介质从穿过集热器边框的S形斜流道介质进口接头O),进入有一定上升 坡度的S形管(3),再从介质出口接头(1)处流出进入外接管路。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S型斜吸热流道在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中应用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出口接头,2.进口接头,3.S形管,4.集热器边框,5.保温层,6.吸热板,7.透明盖板。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透明盖板(7)、保温层(5)、吸热板(6)放置于集热器边框⑷内。 吸热板(6) —面和S型斜吸热流道焊接成一体,吸热板(6) —端有出口接头(1)和进口接 头(2),另一端有S形管(3)。S形管(3)的各段管路在从进口接头O)到出口接头(1) 的方向上保持有向上的倾斜趋势。出口接头(1)和进口接头( 从集热器边框(4)较短 一侧的上下两端穿出,成对称分布。权利要求1.一种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S型斜吸热流道,由出口接头、进口接头、S形管 组成,其特征是透明盖板(7)、保温层(5)、吸热板(6)放置于集热器边框内,吸 热板(6) —面和S型斜吸热流道焊接成一体,吸热板(6) —端有出口接头(1)和进口接头 (2),另一端有S形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S型斜吸热流道,其特征是S形 管(3)的各段管路在从进口接头O)到出口接头(1)的方向上保持有向上<的倾斜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S型斜吸热流道,其特征是出口 接头(1)和进口接头( 从集热器边框(4)较短一侧的上下两端穿出,成对称分布。专利摘要一种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S型斜吸热流道,它是用一根长的金属管弯成“S”形,金属管的两端有介质进口接头和介质出口接头,介质进口接头和介质出口接头在集热器上成对称分布。S形管的各段管路在从进口接头到出口接头的方向上保持有向上的倾斜趋势。这种流道可用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体上,集热器安装在阳台或者南墙上。文档编号F24J2/24GK201811456SQ201020263798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杨宪杰 申请人:杨宪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S型斜吸热流道,由出口接头、进口接头、S形管组成,其特征是:透明盖板(7)、保温层(5)、吸热板(6)放置于集热器边框(4)内,吸热板(6)一面和S型斜吸热流道焊接成一体,吸热板(6)一端有出口接头(1)和进口接头(2),另一端有S形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宪杰
申请(专利权)人:杨宪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