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选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5525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浮选加药装置,由圆柱形加料槽、锥形过渡管和进料管组成,呈漏斗形。加料槽管径和进料管径的比例为3-12∶1,过渡管的锥形角为40-120°。使用该装置添加药剂不向外飞溅、不残留,既美化生产环境,又避免浪费药剂,节约生产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等行业。(*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选加药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等行业。
技术介绍
浮选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一种或多种药剂,添加的药剂种类有抑制剂、活化剂、调 整剂、捕收剂等。目前,加药装置是一个上部敞开的矩形槽体,在添加药剂时由于装置结构 不合理,造成药剂向外飞溅,不仅影响生产环境,而且浪费药剂,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浮选加药装置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选加药装置,既 美化了生产环境,又避免了浪费药剂,节约生产成本。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浮选加药装置,由加料槽、过渡管和进料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槽为 圆柱形管,过渡管为锥形,该装置呈漏斗形。其中所述加料槽和进料管的管径比例为3-12 1,所述过渡管的锥形角为 40-120° 。所述锥形过渡管是将加料槽圆管的一端切割成锯齿型,然后将锯齿段高温加热, 敲击收缩成细管径大小,与进料管焊接成为一个整体。过渡管长度依据设定的锥形角及管 径大小来计算确定。所述装置也可根据设计的加药装置用模具一次或多次浇注最后焊接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浮选加药装置,保证添加药剂跌落到 加药装置后,不会向外飞溅;且锥形过渡管因有较大的坡度作用,药剂不会残留在管内。既 美化生产环境,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也避免了药剂浪费,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浮选加药装置的结构图。图中1为加料槽;2为过渡管;3为进料管;4为锥形角。具体实施方式以太钢尖山铁矿浮选作业区实施为例1、选取直径为273mm和89mm的2种管径的粗细钢管,截取长度分别为730mm和 300mm,粗管径是细管径的3. 07倍,粗管作加料槽,细管作进料管;2、设定过渡管锥形角为74°,依据选定的2种管径计算,在距粗管一端153mm处沿 钢管周边方向画一圈线,并在此端口均勻选定8段且总弧长为细管的周长,此弧段为保留 段,其余弧长为非保留段;3、沿非保留段的中点作一径向直线,会与先前的圈线相交成交点,之后将此保留 段的2个端点及形成的交点画成三角形,依据此方法将画成8个三角形;4、将8个三角形用割枪全部割掉,沿周边看形成锯齿型,在圈线处高温加热,用斧 头敲击收缩并焊接成细管的大小,使锥形过渡管与圆柱形加料槽保持同心度;5、将加料槽圆管变径后的一端与进料管焊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形成浮选加药 装置(见图1)。6、最后将浮选加药装置安装在药剂添加点即可。权利要求一种浮选加药装置,由加料槽、过渡管和进料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槽为圆柱形管,过渡管为锥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选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槽和进料管的管径比 例为 3-12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选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的锥形角为 40-120° 。专利摘要一种浮选加药装置,由圆柱形加料槽、锥形过渡管和进料管组成,呈漏斗形。加料槽管径和进料管径的比例为3-12∶1,过渡管的锥形角为40-120°。使用该装置添加药剂不向外飞溅、不残留,既美化生产环境,又避免浪费药剂,节约生产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等行业。文档编号B03D1/14GK201751007SQ201020261620公开日2011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高峰, 赵晓芳 申请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选加药装置,由加料槽、过渡管和进料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槽为圆柱形管,过渡管为锥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高峰赵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