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长杰专利>正文

胃病脐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061 阅读:4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治疗胃病脐贴膏药的制备方法,根据胃病的病因病理和药理,对症精选中药:砂仁、大黄、木香、肉桂、枳实、蒲公英、白芍、大茴香、吴茱萸、秦艽、焦山楂、丁香、厚朴、陈皮、青皮、醋制延胡索、黄连、甘草、威灵仙十九味,进行精细制作加工而成。(*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治疗胃病脐贴膏药的制备方法。目前,胃病有多种类型,综合发病率很高,属常见病和多发病症。治疗方法是分内治和外治之分。所用药物也分内服药和外用药。无论中药或西药内服仅对某一典型胃病有明显疗效。外用药一类是保健袋,是将某些中药放入袋中紧贴于脐部上口,所用药物的性味和部分不要煎煮即可分解的有效成份来治疗疾病,但大部分中药的有效成份均要通过煎煮才能分解,故不能发辉真正的中药药理效应。二类是药饼,采用1-4或几味中药碾成粉末加入适当辅料(如蜂蜜等)制成饼状敷贴于脐部,也是利用保健袋的原理单一治疗疾病。不论保健袋或药饼,均紧贴于脐部的上口处,不能自然完全充分达到脐眼的腹壁最薄的屏障功能最弱的最底处。因此其治疗效果均不够理想。经多年的临床实践,专利技术创造一种专治胃病脐贴膏药。解决其目前能综合治疗各种类型胃病药物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综合治疗各种类型胃病脐贴膏药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经过以下方案措施实现的根据胃病以受纳消化功能的异常,胃气不和以及上逆为主要病理改变,并伴有脾的失调,脾的失调影响着胃的功能减弱,引起胃的病理表现食滞胃脘、胃阴虚、胃实寒、胃虚寒、胃热(火),涉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等,针对病因病理和药理及治疗原则,采用燥湿健脾、健胃消食、宽胸涤胃、理气湿中为基础,辅以活血祛风、舒肝解郁、化瘀止痛、解毒通腑等,囊括活胃的各种治则,照顾全局,以点化点,以点带全,缓则治本,急则治标,标本兼治的治疗思路。针对病因病理和药理及治则,精选中药十九种精细制作加工而成脐贴膏药。采用上述方案制备的胃病脐贴膏药,经临床应用验证总有效率95%以上,治愈率达75%以上。配方砂仁1g、大黄0.5g、木香20g、肉桂10g、积实20g、蒲公英20g、白芍10g、大茴香10g、吴 萸10g、秦艽10g、焦山查10g、丁香10g、厚朴0.8g、陈皮20g、青皮10g、醋制延胡索10g、黄连0.4g、甘草0.3克、威灵仙10g。制作方法①除砂仁、大黄二味药外,将其他十七种中药按配方中重量,置于瓷盆或后,将药液倒入瓷盆中。②按第一次煎熬方法进行第二次煎敖。并将二次煎熬的药液用瓷盆在微火上继续煎熬至微稠时,再轻轻倒入小瓷盆微火煎熬,同时用小棒轻轻搅拌至滴水成珠时,将砂仁、大黄按比例放入,搅拌均匀成药膏备用。③将药膏微温后,分别摊成形似圆椎体置膏药纸上,高1cm,底部直径2.5cm,上部直径1cm,用薄膜轻轻贴上封密,即成胃病脐贴膏药成品。使用方法①将膏药上的薄膜轻轻剥下,放在膏药纸的背面,薄膜上一层粘膏正好将膏药纸粘住,以防膏药融化渗透膏药纸沾污内衣。②将膏药放在微火下微烘柔软,但切勿过热以防烫伤脐部皮肤。③用手轻轻压膏药纸填入脐部,以充分填充整个脐眼,最后用胶布固定。④每48-72小时更换一张,三张为一个疗程,一般常见胃病一张即显效,异难胃病至多一个疗程显效。如无效不用再贴,再贴也不会有效果。注意事项①孕妇、高热、月经期禁用。②脐部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者禁用。③贴后部分患者脐部有温暖感,数小时后即可消失。另有肠鸣、矢气、有时胃腹部稍疼痛,数小时后均可消失,不必惊慌。胃病脐贴膏药的特点①胃病脐贴膏药是专病专方,在制作过程中不加放任何辅料,以保证其高纯度。②胃病各种治剂共用形成宠大的治胃综合力,通过脐部适应各种诱因引起的胃病治疗。③设计成形似圆椎体状,恰好填充脐部凹陷脐眼,自然充分紧贴凹陷底部的最薄表皮角质层,直接渗透入血进入体循环和刺激神经增加疗效。④通过煎熬,将中药的有效成份分解,高度浓缩成膏贴于脐部,使中药的有效成份直接渗透至体内,发挥完整的药理作用和部分性味功能。权利要求1.胃病脐贴,其特征在于他有一个针对病因病理和药理的配方砂仁1g、大黄0.5、木香20g、肉桂10g、积实20g、蒲公英20g、白芍10g、大茴香10g、吴萸10g、秦艽10g、山查10g、丁香10g、厚朴0.8g、陈皮20g、青皮10g、醋制延胡索10g、黄连0.4g、甘草0.3克、威灵仙10g。2.胃病脐贴,其特点在于;他有一个精细的制作方法①除砂仁、大黄二味药外,将其他十七种中药按配方中重量,置于瓷盆或铝锅里,放水至浸没中药,泡2个小时,进行煎煮,煎沸后用微火煎熬3-4小时后,将药液倒入瓷盆中。②按第一次煎熬方法进行第二次煎敖。并将二次煎熬的药液用瓷盆在微火上继续煎熬至微稠时,再轻轻倒入小瓷盆微火煎熬,同时用小棒轻轻搅拌至滴水成珠时,将砂仁、大黄按比例放入,搅拌均匀成药膏备用。③将药膏微温后,分别摊成形似圆椎体置膏药纸上,高1cm,底部直径2,5cm,上部直径1cm,用薄膜轻轻贴上封密,即成胃病脐贴膏药成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治疗胃病脐贴膏药的制备方法,根据胃病的病因病理和药理,对症精选中药:砂仁、大黄、木香、肉桂、枳实、蒲公英、白芍、大茴香、吴茱萸、秦艽、焦山楂、丁香、厚朴、陈皮、青皮、醋制延胡索、黄连、甘草、威灵仙十九味,进行精细制作加工而成。文档编号A61K9/70GK1242229SQ9911085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长杰 申请人:王长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胃病脐贴,其特征在于:他有一个针对病因病理和药理的配方:砂仁1g、大黄0.5g、木香20g、肉桂10g、积实20g、蒲公英20g、白芍10g、大茴香10g、吴*萸10g、秦艽10g、山查10g、丁香10g、厚朴0.8g、陈皮20g、青皮 10g、醋制延胡索10g、黄连0.4g、甘草0.3克、威灵仙10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杰
申请(专利权)人:王长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