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还原蒸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47470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设预蒸箱和保温加热组件的预处理还原蒸箱。它包括开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蒸箱机构,蒸箱机构包括设置在进布口处的预蒸箱,设置在出布口处的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预蒸箱和蒸汽发生装置之间的烘蒸箱体,预蒸箱的进布口处还设有保温加热组件。增设保温加热组件和预蒸箱,同时淘汰了现有的染料槽液封技术,改为预处理箱的汽封工艺,取消了二次染料的添加,箱内的染料废水浓度大大降低。同时,轧车出来的织物依次经过保温加热组件和预蒸箱,避免水蒸汽遇冷凝结滴落到织物上,减少水滴渍印疵点的产生。而且,预蒸和保温也能蒸发一部分水分大大减少了织物带入蒸箱内的水分,减少蒸汽的损耗。(*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处理还原蒸箱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还原蒸箱固色染整设备的还原蒸箱,尤其涉及一种增设预蒸 箱和保温加热组件的预处理还原蒸箱。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使用中的还原蒸箱固色染整设备(如图1所示)前端无预处理蒸箱,它 是直接在蒸箱前端底部开口采用一只染料槽1-2与箱体1-1连接。在槽内添加了补充染 液。其作用一是给织物进入蒸箱进行二次补染料,防止因在箱内水分过多引起织物在低温 区的褪色;二是防止箱内蒸汽外溢,利用染液封堵了织物进布口,起到了液封作用,确保箱 内温度稳定又节省蒸汽。另外,在还原蒸箱内底部布设了蒸汽加热管排1-3,并与箱内的水 液进行置换加热,进行温度控制调节,满足染色织物高温固色工艺要求。但这种还原蒸箱设 备的主要弊端一是织物经轧车1-4轧水后又进入染料槽,织物上的水分又增加,这样在固 色中易产生水滴渍印疵点;二是因箱内水容量大(约3000kg)蒸汽加热与水置换时间长、耗 能高、升温慢,所产生的二次染料浓度废水排放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处理还原蒸箱,增设预蒸箱和保温加热组件, 形成汽封方式,减少水滴渍印疵点的产生,减少织物带入蒸箱内的水分,减少蒸汽的损耗, 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预处理还原蒸箱, 包括开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蒸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箱机构包括设置在进布口处的 预蒸箱,设置在出布口处的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预蒸箱和蒸汽发生装置之间的烘蒸箱体, 所述的预蒸箱的进布口处还设有保温加热组件。增设保温加热组件和预蒸箱,同时淘汰了 现有的染料槽液封技术,改为预处理箱的汽封工艺,取消了二次染料的添加,箱内的染料废 水浓度大大降低。同时,轧车出来的织物依次经过保温加热组件和预蒸箱,避免水蒸汽遇冷 凝结滴落到织物上,减少水滴渍印疵点的产生。而且,预蒸和保温也能蒸发一部分水分大大 减少了织物带入蒸箱内的水分,减少蒸汽的损耗。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 预蒸箱包括预蒸箱体,设置在预蒸箱体内部中心位置的预蒸蒸汽发生体,设置在预蒸蒸汽 发生体两侧分别呈横向设置纵向排列的纵向导布辊,两侧的纵向导布辊呈一一对应方式设 置,一侧的纵向导布辊下水平切线与另一侧对应纵向导布辊的上水平切线位于同一水平位 置。两侧横向设置的纵向导布辊的设置使介于两侧对应纵向导布辊之间的织物基本上呈水 平方向走布,总体的走势是蜿蜒的顺着导布辊从下往上走,进入烘蒸箱体。水平方向走布, 有利于织物平整,起到抗皱(尤其颜色不均勻引起皱纹效果)的作用,因为水平走布时,该 段织物上的液体均勻分布,避免织物直接纵向走布时液体受重力影响向下流,容易产生皱 纹。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烘蒸箱体外部,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出口设置在烘蒸箱 体的底部与烘蒸箱体内腔连通。因采用汽封技术,避免液封中带入水分,采用预加热技术 预先蒸发部分水分,大大的减少了随织物进入烘蒸箱体的水分,减少了蒸汽发生装置发生 蒸汽量,因此,可以采用较小的蒸汽发生装置,淘汰现有技术中在烘蒸箱体底部设置大量蒸 汽发生加热管,同时也减少了形成蒸汽的备用水(约300-400kg,较现有技术来说,用水量 大为减少,能量消耗也大为减少),淘汰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蒸汽加热排管加热大量水液产生 蒸汽的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因该蒸汽发生装置的箱体内水容量小,水与蒸汽 的置换时间短、升温快,织物在箱内中部与出口端高温固色效果明显,织物固色质量均勻稳 定。此外,蒸汽发生装置具有结构紧凑,降低制造成本,且设置在烘蒸箱体外部的底部。所述的保温加热组件包括保温框,设置在保温框内的至少两 个对应设置的保温加 热管,以及与保温加热管相配合的导布辊。保温框有利于提高保温加热组件的效率。该导 布辊的两侧分别设置保温加热管。为了提高保温加热效果,保温加热管可以为四根或更多。所述预蒸箱体上的进布口和出布口处分别设有进布口调节件。进布口调节件根据 织物的厚度,调整进布口大小,保证织物顺利进入的同时减少蒸汽外散,提高能源利用率。每处所述的进布口调节件包括两片相对设置的弹性片状体,其可调摆动角度的设 置在预蒸箱体上,所述弹性片状体为橡胶。进布口调节件中的橡胶弹性片,有利于保护织 物,避免刮伤。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在烘蒸箱体前端与预蒸箱相连接,并在预蒸箱织 物喂入(进布)口通道间设置了保温加热组件,保温加热组件对织物热辐射作用,织物上水 滴被快速汽化,有效地解决了织物滴水渍印疵点。同时淘汰了染料槽液封技术后,采用预处 理箱的汽封工艺,取消了二次染料的添加,箱内的染料废水浓度大大降低,同时避免带入二 次染料中的水分。2、在淘汰了原箱底布设的蒸汽加热管排,采用水容量小(约300_400kg) 的蒸汽发生装置,水与蒸汽的置换时间短、升温快,织物在箱内中部与出口端高温固色效果 明显,织物固色质量均勻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现有技术中一种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预处理还原蒸箱,如图2所示,它包括开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蒸箱机构, 蒸箱机构包括设置在进布口处的预蒸箱,设置在进布口处的蒸汽发生装置1,设置在预蒸箱 和蒸汽发生装置1之间的烘蒸箱体2,预蒸箱的进布口处还设有保温加热组件。蒸汽发生装 置1设置在烘蒸箱体外部,蒸汽发生装置1的蒸汽出口设置在烘蒸箱体2的底部与烘蒸箱 体2内腔连通。预蒸箱包括预蒸箱体3,设置在预蒸箱体3内部中心位置的预蒸蒸汽发生体4,设 置在预蒸蒸汽发生体4两侧分别横向设置呈纵向排列的纵向导布辊5,两侧的纵向导布辊5 呈一一对应方式设置,一侧的纵向导布辊5下水平切线与另一侧对应纵向导布辊5的上水平切线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保温加热组件包括保温框6,设置在保温框6内的至少两个对应设置的保温加热 管7,以及与保温加热管7相配合的导布辊。预蒸箱体3上的进布口和出布口处分别设有进布口调节件8。每处进布口调节件 8包括两片相对设置的弹性片状体,其可调摆动角度的设置在预蒸箱体3上,弹性片状体为 橡胶。工作时,预处理还原蒸箱的前方设置轧车9,织物经过轧车9,轧去大量液体,再依 次经过保温加热组件和预蒸箱,对织物预蒸,同时预蒸箱中存在蒸汽,形成汽封,减少烘蒸 箱体内的更高温蒸汽外泄,节能环保。并且,通过预蒸和汽封技术,大大减少进入烘蒸箱体 内的水分,因此,采用较小水容量的蒸汽发生装置,同时,该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烘蒸箱体 的织物出口处,织物在箱内中部与出口端高温固色效果明显,织物固色质量均勻稳定。进一 步达到节能减排、环保的目的。权利要求预处理还原蒸箱,包括开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蒸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箱机构包括设置在进布口处的预蒸箱,设置在出布口处的蒸汽发生装置(1),设置在预蒸箱和蒸汽发生装置(1)之间的烘蒸箱体(2),所述的预蒸箱的进布口处还设有保温加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还原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蒸箱包括预蒸箱体(3), 设置在预蒸箱体(3)内部中心位置的预蒸蒸汽发生体(4),设置在预蒸蒸汽发生体(4)两侧 分别横向设置呈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预处理还原蒸箱,包括开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蒸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箱机构包括设置在进布口处的预蒸箱,设置在出布口处的蒸汽发生装置(1),设置在预蒸箱和蒸汽发生装置(1)之间的烘蒸箱体(2),所述的预蒸箱的进布口处还设有保温加热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涛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