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国洪专利>正文

刺果甘草种子在制药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450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刺果甘草种子在制药领域的新用途。把刺果甘草种子晒干后入锅内清炒,至爆声,出锅用铁船研细过箩直至研完,可制成口服剂型、面剂、片剂等。用于治疗腹泻,见效快,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且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刺果甘草种子的用途,特别是在制备治疗腹泻的药物中的应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453页、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369页、山东经济植物205页记载刺果甘草的根全年可采,杀虫、外用治阴道滴虫病、消肿治脚气。果序催乳,茎皮纤维可织麻袋或供编织用。中药大辞典786页奶椎为豆科植物刺果甘草的果实,秋冬果熟后采集晒干,性微温味甘辛。功用主治催乳。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沥、2-3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刺果甘草种子的新用途,即在制药中的新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刺果甘草种子在制备治疗腹泻的药物中的应用。把刺果甘草种子晒干后入锅内清炒,至爆声,出锅用铁船研细过箩直至研完。服用方法一般一日一次,一次2克,即可痊愈,不愈者可连服3天。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对刺果甘草种子挖掘了新的医疗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医疗领域。2、本专利技术来源丰富、价廉、未见毒副作用、制备工艺简单,并可作成口服剂型、片剂、面剂等。3、经临床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的口服剂、片剂等见效迅速、疗效显著、且无毒副反应,预示着很好的医疗前景。下面详述具体实施例方式把刺果甘草种子晒干后入锅内清炒,至爆声,出锅用铁船研细过箩直至研完,可制成口服剂型、面剂、片剂等。服用药面时一般一日一次,一次2克,即可痊愈,不愈者可连服三天。临床未见毒副作用,疗效十分显著。刺果甘草的产量大、易于种植,所以该专利技术来源十分广泛、且价格低廉,病例1尚凯,男、1岁,1991年11月19日就诊,据家长自述患儿腹泻5天、呈水样便、一日达十数次、不伴发热、呕吐,无腹痛表现。泻后进食尚可,曾采取抗菌素输液治疗,疗效不佳,遂再诊。诊断为小儿秋季病毒性腹泻。采用该专利技术的药面治疗,口服一次,药量2克,当日止泻,无任何不适,查体正常。病例2冠海芳,女、5岁,1995年9月份就诊,据家长自述患儿起初高烧、腹泻,采用青大霉素输液治疗两天后,高烧已退,但腹泻无效。经化验大便诊断为痢疾,后用青大霉素输液治疗及内服消炎药治疗了17天,仍无效果。一次服用本专利技术的药面2克后,效果明显好转,连服3天痊愈。病例3王瑞,女、1岁,1991年12月8日就诊,据家长自述患儿腹泻伴呕吐3天,每日达数十次,无脓血,呈蛋花汤样,曾给庆大霉素输液治疗,疗效不佳。近日仍腹泻尿少,精神不振。一次服用本专利技术的药面2克治愈。权利要求1.刺果甘草种子在制备治疗腹泻药物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刺果甘草种子在制药领域的新用途。把刺果甘草种子晒干后入锅内清炒,至爆声,出锅用铁船研细过箩直至研完,可制成口服剂型、面剂、片剂等。用于治疗腹泻,见效快,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且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文档编号A61P1/12GK1256129SQ98122110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4日专利技术者王国洪, 王本源 申请人:王国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刺果甘草种子在制备治疗腹泻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洪王本源
申请(专利权)人:王国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