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海祥专利>正文

传动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3814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传动变速装置,包括往复齿轮、右移半边齿轮、左移半边齿轮、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右移输入齿轮啮合,所述右移输入齿轮与所述右移半边齿轮固定在右移输入轴上,所述右移半边齿轮与所述往复齿轮啮合,所述往复齿轮与所述左移半边齿轮啮合,所述左移半边齿轮与左移输入齿轮固定在左移输入轴上,所述左移输入齿轮与堕轮啮合,所述堕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所述右移半边齿轮和所述左移半边齿轮的大小一致带齿弧度为180度相位相差180度且不同时与所述往复齿轮啮合,所述右移输入齿轮与所述左移输入齿轮型号相同,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堕轮型号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运转平稳、等速,负载均匀,传递精密,适用于各种机械的往复传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特指系一种往复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使用于刨床、机器人、电动缝纫机头等。
技术介绍
往复直线运动在国民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各种加工机床的进给运动、切削运动,往复式电动工具,模具钣金中的冲床等。目前实现往复运动的机构主要有:平面连杆机构中的曲柄滑块机构或导杆机构、凸轮机构、直线电动机、双向螺杆等。连杆机构由于其具有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但是其传递路线较长,易产生较大的误差累计;连杆及滑块的质心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难于消除,由于动载荷较大的原因不宜用于高速运动。凸轮机构虽然动载荷较小,但在等速往复凸轮机构中在速度零点处存在理论无穷大加速度,产生较大的瞬时冲击,而且等速凸轮机构的设计加工困难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新型、具有转动平稳、等速,负载均匀,传递精密,适用于各种机械的往复传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传动变速装置,包括往复齿轮、右移半边齿轮、左移半边齿轮、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右移输入齿轮啮合,所述右移输入齿轮与所述右移半边齿轮固定在右移输入轴上,所述右移半边齿轮与所述往复齿轮啮合,所述往复齿轮与所述左移半边齿轮啮合,所述左移半边齿轮与左移输入齿轮固定在左移输入轴上,所述左移输入齿轮与堕轮啮合,所述堕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所述右移半边齿轮和所述左移半边齿轮的大小一致带齿弧度为180度相位相差180度且不同时与所述往复齿轮啮合,所述右移输入齿轮与所述左移输入齿轮大小和齿数一致,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堕轮大小和齿数一致。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右移输入轴、输入轴、堕轮轴、左移输入轴通过轴承固定在下箱和上箱上,所述往复齿轮安装在上箱与盖板之间。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右移半边齿轮与所述左移半边齿轮等速反向旋转且带齿部分交替与所述往复齿轮啮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右移半边齿轮与所述左移半边齿轮分别在双侧为所述往复齿轮的两侧,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左移输入齿轮、右移输入齿轮啮合;所述右移半边齿轮与所述左移半边齿轮等速同向旋转且带齿部分交替与所述往复齿轮啮合。由于采用上述的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齿轮传动,具有较高的的传递精度和承载能力,克服了连杆机构传递路线较长和误差累计较大的缺点。2、等速往复运动,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传动力均匀、稳定,克服传统凸轮机构-->往复运动在速度最小时存的无穷大加速度对稳定传动的影响。3、机构传递能量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逆性,可以将往复运动的能量传递给做圆周运动的部件,可用做于振动发电机传动机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转动力平稳、反复运动等速,负载均匀,传递精密,承载能力强,适用于各种机械的往复运动的传动机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等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组合双往复齿轮传动结构示意图。附图1-4中:1-往复齿轮、2-右移半边齿轮、3-右移输入齿轮、4-右移输入轴、5-输入齿轮、6-输入轴、7-堕轮、8-堕轮轴、9-左移输入轴、10-左移输入齿轮、11-左移半边齿轮、12-下箱、13-上箱、14-盖板、15-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传动变速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5所示,一种传动变速装置,包括往复齿轮1、右移半边齿轮2、左移半边齿轮11、输入齿轮5,所述输入齿轮5与右移输入齿轮3啮合,所述右移输入齿轮3与所述右移半边齿轮2固定在右移输入轴4上,所述右移半边齿轮2与所述往复齿轮1啮合,所述往复齿轮1与所述左移半边齿轮11啮合,所述左移半边齿轮11与左移输入齿轮10固定在左移输入轴9上,所述左移输入齿轮10与堕轮7啮合,所述堕轮7与所述输入齿轮5啮合;所述右移半边齿轮2和所述左移半边齿轮11的大小一致带齿弧度为180度相位相差180度且不同时与所述往复齿轮1啮合,所述右移输入齿轮3与所述左移输入齿轮10大小和齿数一致,所述输入齿轮5与所述堕轮7大小和齿数一致。所述右移输入轴4、输入轴6、堕轮轴8、左移输入轴9通过轴承15固定在下箱12和上箱13上,所述往复齿轮1安装在上箱13与盖板14之间。所述右移半边齿轮2与所述左移半边齿轮11等速反向旋转且带齿部分交替与所述往复齿轮1啮合。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右移半边齿2与所述左移半边齿轮11分别在双侧为所述往复齿轮1的两侧,所述输入齿轮5与所述左移输入齿轮10、右移输入齿轮3啮合,所述右移半边齿轮2与所述左移半边齿轮11等速同向旋转且带齿部分交替与所述往复齿轮1啮合。在应用过程中,原动机的动力由输入轴6传入该机构中,带动输入轴齿轮5转动,输入轴齿轮5带动与自己相同齿数的惰轮7和右移输入齿轮3,右移输入齿轮3带动与自己同轴的右移半边齿轮2转动,惰轮7带动左移输入齿轮10转动,左移输入齿轮10带动与自己同轴的左移半边齿轮11转动。由于左、右输入齿轮齿数相同,左、右半边齿轮齿数相同,输入齿轮与惰轮齿数相同,所以在原动机的带动下,左、右半边齿轮将做等速反向转动。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左、右半边齿轮相位相差180度,则在右移半边齿轮2与往复齿轮1啮合结束时,往复齿轮1右移节圆周长的一半,达到最右端,左移半边齿轮11开始与往复齿轮1-->啮合,这时由于左移半边齿轮11转向相反,往复齿轮1开始沿相反的方向向左运动。如此则可以实现了等速往复直线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变速装置,包括往复齿轮(1)、右移半边齿轮(2)、左移半边齿轮(11)、输入齿轮(5),所述输入齿轮(5)与右移输入齿轮(3)啮合,所述右移输入齿轮(3)与所述右移半边齿轮(2)固定在右移输入轴(4)上,所述右移半边齿轮(2)与所述往复齿轮(1)啮合,所述往复齿轮(1)与所述左移半边齿轮(11)啮合,所述左移半边齿轮(11)与左移输入齿轮(10)固定在左移输入轴(9)上,所述左移输入齿轮(10)与堕轮(7)啮合,所述堕轮(7)与所述输入齿轮(5)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移半边齿轮(2)和所述左移半边齿轮(11)的大小一致带齿弧度为180度相位相差180度且不同时与所述往复齿轮(1)啮合,所述右移输入齿轮(3)与所述左移输入齿轮(10)大小和齿数一致,所述输入齿轮(5)与所述堕轮(7)大小和齿数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变速装置,包括往复齿轮(1)、右移半边齿轮(2)、左移半边齿轮(11)、输入齿轮(5),所述输入齿轮(5)与右移输入齿轮(3)啮合,所述右移输入齿轮(3)与所述右移半边齿轮(2)固定在右移输入轴(4)上,所述右移半边齿轮(2)与所述往复齿轮(1)啮合,所述往复齿轮(1)与所述左移半边齿轮(11)啮合,所述左移半边齿轮(11)与左移输入齿轮(10)固定在左移输入轴(9)上,所述左移输入齿轮(10)与堕轮(7)啮合,所述堕轮(7)与所述输入齿轮(5)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移半边齿轮(2)和所述左移半边齿轮(11)的大小一致带齿弧度为180度相位相差180度且不同时与所述往复齿轮(1)啮合,所述右移输入齿轮(3)与所述左移输入齿轮(10)大小和齿数一致,所述输入齿轮(5)与所述堕轮(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海祥何友光刘日强周国辛华任英峰袁盛杰董爽陈勇卿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乔海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