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刀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3773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刀唇。技术方案是:包含相互匹配的下刀唇(1)、上刀唇(2),下刀唇和上刀唇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刀梁上,另一端相互匹配并具有缝隙,下刀唇和上刀唇相互匹配的部分为平直结构,称之为平直段(3),下刀唇和上刀唇匹配缝隙也为平直缝隙。当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气刀平直缝隙后,形成像刀一样的气流,气流沿着平直段集中运行直至与钢带接触,即可将从锌锅中出来的带钢表面多余的锌液刮去流回锌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之特点,提高了刮锌效果和镀锌板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刀唇,尤其是控制带钢热镀锌的锌层用气刀唇。
技术介绍
在热浸镀锌生产线上,为了获得均匀、平整的镀锌层,且可以自由控制锌层厚度,自20世纪60年代起广泛用气刀技术。气刀技术主要靠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气刀缝隙后形成像刀一样的气流,喷向钢带,将从锌锅中出来的带钢表面多余的锌液刮去流回锌锅。目前,使用的气刀上刀唇口是平的,而下刀唇口作成一个向上勾的形状,这样的结构就使气刀口喷出的气流的实际角度与气刀下唇的底面平行。由于上刀唇几乎没有平直段,气流的喷出呈发散状态,基本无层流成份,气流的流速和动压力随气刀唇口距带钢的距离变化较大。这样会影响刮锌效果,容易边部过镀锌,板面横纹明显,无法得到理想的锌层厚度,影响镀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刀唇,可以控制气流喷出的轨迹,增加气流集中运行的最佳距离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刀唇,包含相互匹配的下刀唇、上刀唇,下刀唇和上刀唇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刀梁上,另一端相互匹配并具有缝隙,下刀唇和上刀唇相互匹配的部分为平直结构,称之为平直段,下刀唇和上刀唇匹配缝隙也为平直缝隙。 所说的平直段长度是任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采用本技术,当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气刀平直缝隙后,形成像刀一样的气流,气流沿着平直段集中运行直至与钢带接触,即可将从锌锅中出来的带钢表面多余的锌液刮去流回锌锅。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气刀平直段缝隙后形成像刀一样的均匀气流,气流将从锌锅中出来的带钢表面多余的锌液刮去流回锌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之特点,提高了刮锌效果和镀锌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下刀唇、2.上刀唇、3.平直段。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一种气刀唇,包含相互匹配的下刀唇1、上刀唇2,下刀唇和上刀唇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刀梁上,另一端相互匹配并具有缝隙,下刀唇和上刀唇相互匹配的部分为平直结构,称之为平直段3,下刀唇和上刀唇匹配缝隙也为平直缝隙,上、下唇的间隙由机组速度确定不同参数。当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气刀缝隙后形成像刀一样的气流,气流沿着平直段集中运行直至与钢带接触,即可将从锌锅中出来的带钢表面多余的锌液刮去流回锌锅。机组运行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钢带厚度、宽度、机组速度来随时调整角度、宽度、高度等相-->关环节从而达到理想的锌层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刀唇,包含相互匹配的下刀唇(1)、上刀唇(2),下刀唇和上刀唇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刀梁上,另一端相互匹配并具有缝隙,其特征在于下刀唇和上刀唇相互匹配的部分为平直结构,称之为平直段(3),下刀唇和上刀唇匹配缝隙也为平直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刀唇,包含相互匹配的下刀唇(1)、上刀唇(2),下刀唇和上刀唇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刀梁上,另一端相互匹配并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雷熊晓明孙振利刘太江吕会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恒通冷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