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能热泵热水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3597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热泵热水器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能热泵热水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热水循环单元、热泵循环单元和地埋管循环单元,所述热泵循环单元利用空气中的热量对所述热水循环单元进行加热,所述地埋管循环单元利用地下的热量对所述热水循环单元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热水机组的缺陷,利用了热泵原理和地能换热技术,通过热泵循环单元和地埋管循环单元分别从大气环境和土壤中吸收低位热能,将低位热能转变为高位热能,并通过热水循环单元将高位热能储存起来,为用户提供采暖及生活热水,从而减少了制热成本,提高了能效比,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泵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利用空气源热泵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的复合能热泵热水机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存在热水器包括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和普通空气源热水器等,但这些热水器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欠缺。其中,电热水器虽然具有受周围环境、气候的影响小、准确调节水温的优点,但其运行时具有能耗高、易触电、易结垢等缺点而受限;燃气热水器虽然具有出水量大、体积小、价格比较实惠等优点,但其具有易中毒、易爆、对供水水压要求高等不足;太阳能热水器虽然节能环保,但其仅依靠真空管吸收光能给水加热,在阴、雨、雪天等无阳光或阳光较少的情况下,热水温度无法满足用户要求;普通空气源热水器,其通过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来给水加热,但这种热水器在寒冷气候下容易结霜,易导致热水器损坏,具有地域限制的缺点。因此,现有的热水器的适应范围均通受到一定限制,有时还需要辅助能源作为补充,尤其是当天气发生变化时其表现尤为突出,并且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在零下10℃左右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综合利用空气源热泵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的复合能热泵热水机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能热泵热水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热水循环单元、热泵循环单元和地埋管循环单元,所述热泵循环单元利用空气中的热量对所述热水循环单元进行加热,所述地埋管循环单元利用地下的热量对所述热水循环单元进行加热。具体地,所述热泵循环单元包括通过管路依次串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电子膨胀阀、第一电磁阀、空气源蒸发器、气液分离器,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空气源蒸发器并联的第二电磁阀和地源蒸发器,与所述空气源蒸发器相对的位置设有风机。具体地,所述热水循环单元包括热水箱和热水循环泵,所述热水箱分别通过热水供水管和热水回水管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热水循环泵设于所述热水回水管上。具体地,所述地埋管循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地埋管供水管、地埋管换热支管、地埋管回水管,所述地埋管供水管上设有地埋管循环泵,所述地埋管供水管和地埋管回水管与所述地源蒸发器连接。更具体地,所述各地埋管换热支管彼此并联连接。本技术克服了现有的热水机组的缺陷,利用了热泵原理和地能换热技术,通过热泵循环单元和地埋管循环单元分别从大气环境和土壤中吸收低位热能,将低位热能转变为高位热能,并通过热水循环单元将高位热能储存起来,为用户提供采暖及生活热水,从而减少了制热成本,提高了能效比,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能热泵热水机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能热泵热水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热水循环单元1、热泵循环单元2和地埋管循环单元3,热泵循环单元2利用空气中的热量对热水循环单元1进行加热,地埋管循环单元3利用地下的热量对热水循环单元1进行加热。本技术克服了现有的热水机组的缺陷,利用了热泵原理和地能换热技术,通过热泵循环单元2和地埋管循环单元3分别从大气环境和土壤中吸收低位热能,将低位热能转变为高位热能,并通过热水循环单元1将高位热能储存起来,为用户提供采暖及生活热水,从而减少了制热成本,提高了能效比,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以下对本技术实施例各组成部分作详细介绍。所述热泵循环单元2包括通过管路依次串接的压缩机21、冷凝器22、干燥过滤器23、电子膨胀阀24、第一电磁阀25、空气源蒸发器28、气液分离器210,电子膨胀阀24与气液分离器210之间连接有与第一电磁阀25和空气源蒸发器28并联的第二电磁阀26和地源蒸发器29,与空气源蒸发器28相对的位置设有风机27。所述热水循环单元1包括热水箱11和热水循环泵14,热水箱11分别通过热水供水管12和热水回水管13与冷凝器22连接,热水循环泵14设于热水回水管13上。所述地埋管循环单元3包括依次连接的地埋管供水管32、地埋管换热支管33、地埋管回水管31,地埋管供水管32上设有地埋管循环泵34,地埋管供水管32和地埋管回水管31与地源蒸发器29连接,各地埋管换热支管33彼此并联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能热泵热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如下:(1)复合能热泵热水机组接通电源后,压缩机21开始工作,通过压缩机21做功,将制冷剂由低温低压的气体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后,流向冷凝器22;在冷凝器22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对通过热水回水管13和热水循环泵14输送进来的生活热水进行加热,并释放热量,将温度较低的生活热水转换为温度较高的生活热水后通过热水供水管12流进热水箱11中,以供用户使用;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过热交换后,变为高压常温的液体,在压力的驱动下通过干燥过滤器23,干燥过滤器23将制冷剂干燥和过滤;制冷剂干燥和过滤后流向电子膨涨阀24,电子膨胀阀24将制冷剂进行节流,使其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2)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20℃时,第一电磁阀25打开,第二电磁阀26关闭,节流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一电磁阀25流入空气源蒸发器28,室外空气在风机27的带动下,不断与空气源蒸发器28内的低温制冷剂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制冷剂温度升高流出空气源蒸发器28,进入气液分离器210。(3)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20℃时,第一电磁阀25关闭,第二电磁阀26打开,节流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二电磁阀26流入地源蒸发器29;在地源循环泵34的带动下,地源循环-->水不断与地源蒸发器29内含的低温制冷剂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制冷剂温度升高流出地源蒸发器28,进入气液分离器210;地源循环水吸收冷量后,温度降低,再通过地埋管回水管31流入地埋管分支管33,通过地埋管分支管33与地下土壤进行热交换,从地下土壤中吸收热量,并通过地埋管供水管32、地源循环泵34进入下一轮循环。(4)制冷剂通过气液分离器210后,流回压缩机11,接下来重复步骤(1)的循环过程。(5)经过一定时间加热后,热水箱11中的热水温度不断上升,感温探头(未示出)测得热水箱11的热水温度达到设定要求后,及时关闭运行系统,保持待机状态;当感温探头测得热水箱11的热水温度再次未达到设定要求时,系统立即启动,进入运行状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能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热水循环单元、热泵循环单元和地埋管循环单元,所述热泵循环单元利用空气中的热量对所述热水循环单元进行加热,所述地埋管循环单元利用地下的热量对所述热水循环单元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能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热水循环单元、热泵循环单元和地埋管循环单元,所述热泵循环单元利用空气中的热量对所述热水循环单元进行加热,所述地埋管循环单元利用地下的热量对所述热水循环单元进行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能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循环单元包括通过管路依次串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电子膨胀阀、第一电磁阀、空气源蒸发器、气液分离器,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空气源蒸发器并联的第二电磁阀和地源蒸发器,与所述空气源蒸发器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巢民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庄合热泵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