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头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3236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喷头新结构,包括吸气粒状水管,在吸气粒状水管的进口端装有分水器,吸气粒状水管出水口端为管道渐缩式的气、水混合壁;分水器沿轴向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水孔,各进水孔呈同心圆分布,且各进出水孔同心圆的直径大于吸气粒状水管出水口的直径,以使分水器进入的水流与气流喷射在吸气粒状水管出水口处的气、水混合构造上,达到水、气均匀分散充分混合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多出水孔及混合壁分散水流,可让水流充分发散,结构长度5mm-40mm,水流高速打在气、水混合壁上,气和水得以充分混合,让出水更有力,水流分散粒更均匀。(*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喷头新结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喷头花洒类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产生气粒状水分散均匀的花洒喷头结构。 
技术介绍
花洒喷头是人们在洗浴或淋浴中使用的喷水装置,水从花洒的花洒头喷射而出,为使花洒喷具有更大射程,使人们在洗浴、淋浴时具有更好的舒适度,经常需要调节花洒的进水量,增加水压,使花洒喷出的水具有更远的射程。然,调节进水量必然会增加用水量,为此,业者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改进花洒结构,引进气、水混合的方式,以增加粒状水具有更远的射程。 现有花洒喷头的吸气粒状水如图1所述,由气水混合件2’及设置于进口端的分水器1’,分水器1’的轴心为进水孔道,气水混合件2’中心沿轴向为直径相同的或逐渐扩大的气水混合流道201’,气水混合件2’设有分水器1’相通的气流通道,然,现有吸气粒状水具有如下不足: 1、 上述水流进入混合件2’内与气流在与存在出水结构长(大于40mm )的特点,由于产品尺寸大,故加工产品的模具费用高,且,产品运输费用及成品费用增加,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2、  现有吸气粒状水只有一个进水孔101’出水,气、水混合不充分,水流分散不均匀,使粒状水的出水力度小,射程短。本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研究和多次实验,创作出一新型喷头吸气粒状水混合装置,故才有本技术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气和水得以充分混合的喷头新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喷头新结构,包括吸气粒状水管,在吸气粒状水管的进口端装有分水器,其中:吸气粒状水管,其出水口端为管道渐缩式的气、水混合构造;分水器,沿轴向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水孔,各进水孔呈同心圆分布,且各进出水孔同心圆的直径大于吸气粒状水管出水口的直径,以使分水器进入的水流与气流喷射在吸气粒状水管出水口处的气、水混合构造上,达到水、气均匀分散充分混合的目的。进一步,所述的气、水混合构造为气、水混合壁,其形如喇叭口状,直径由出水端向水管管道内逐渐增大。 进一步,所述的吸气粒状水管位于分水器下面的出水管道包括直管区和气、水混合区,管道的气、水混合区为气、水混合壁,管道的直管区还与进气流道相通。--> 进一步,所述的吸气粒状水管设有进气孔与分水器的进气槽配合形成进气流道。 进一步,所述的分水器上设有三个出水孔,上述三个出水孔各孔中心可组成一与水/气件中心重合的同心圆,该同心圆的直径大于气、水混合壁出口处直径而小于吸气粒状水管直管区的直径,分水器上还设有环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吸气粒状水管的出水口端到分水器进水孔的出口端长度小于40mm。 本技术的创新点如下: 1.分水器多孔中心直径D大于混合器(吸气粒状水管)出水孔直径d1;2.分水器出水孔数量等于或大于2个;3.混合器(吸气粒状水管)出水孔到分水器出水孔距离:5mm-40mm。本技术利用多出水孔及混合壁分散水流,可让水流充分发散,结构长度5mm-40mm,水流高速打在气、水混合壁上,气和水得以充分混合,让出水更有力,水流分散粒更均匀,具有在省水同时,强力而均匀的水冲击让使用者得到更好的淋浴享受的优点,具有结构合理、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分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分水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一种喷头新结构,包括吸气粒状水管1,在吸气粒状水管1的进口端装有分水器2,其中:吸气粒状水管1,其出水口端为管道渐缩式的气、水混合构造,业内技术人员也称该吸气粒状水管为混合器;分水器2,沿轴向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水孔21,各进水孔呈同心圆分布,且各进出水孔同心圆的直径D大于吸气粒状水管1出水口的直径d1,以使分水器2进入的水流与气流喷射在吸气粒状水管1出水口处的气、水混合构造上,达到水、气均匀分散充分混合的目的,吸气粒状水管1最底面设有出水孔14。请参阅图3,所述的气、水混合构造为气、水混合壁11,其形如喇叭口状,直径由出水端向水管管道内逐渐增大。 请参阅图3,所述的吸气粒状水管1位于分水器2下面的出水管道包括直管区12和气、水混合区,管道的气、水混合区为气、水混合壁11,管道的直管区还与进气流道相通。 请参阅图3,所述的吸气粒状水管1设有进气孔13与分水器2的进气槽22配合形成进气流道。 请参阅图4,所述的分水器2上设有三个出水孔21,上述三个出水孔各孔中心可组成一与水/气件中心重合的同心圆,该同心圆的直径D大于气、水混合壁出口处直径d1而-->小于吸气粒状水管直管区的直径d2,分水器2上还设有环形凹槽23。 请参阅图3,所述的吸气粒状水管1的出水口端到分水器进水孔的出口端长度小于40mm。 本技术利用多出水孔及混合壁分散水流,可让水流充分发散,结构长度5mm-40mm,水流高速打在气、水混合壁上,气和水得以充分混合,让出水更有力,水流分散粒更均匀,具有结构合理、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头新结构,包括吸气粒状水管,在吸气粒状水管的进口端装有分水器,其特征在于:吸气粒状水管,其出水口端为管道渐缩式的气、水混合构造;分水器,沿轴向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水孔,各进水孔呈同心圆分布,且各进出水孔同心圆的直径大于吸气粒状水管出水口的直径以使分水器进入的水流与气流喷射在吸气粒状水管出水口处的气、水混合构造上达到水、气均匀分散充分混合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水混合构造为气、水混合壁,其形如喇叭口状,直径由出水端向水管管道内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粒状水管位于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水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格霖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