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3208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床,该充气床包括:上层和下层,该上层和下层由柔性不透气材料制成,并且密封接合以形成密封充气室;充气和放气装置,其与该密封充气室连通,通过该充气装置给该密封充气室充气和放气;以及多个连接组件,其位于该密封充气室内并且与该上层和下层的内表面形成面接合。该柔性不透气材料为TPU复合面料,该复合面料中TPU膜的厚度为0.04至0.2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气床加工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并且床面更平整,使人感觉更舒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床
技术介绍
充气床因其便于携带和储存而应用于户外休闲娱乐、医疗保健、家居生活等领域。一般充气床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片101、下片102、洞拉带103及围带104。上片101、下片102和围带104为柔软不透气材料,如聚氯乙烯(PVC),它们熔接起来而形成充气室。洞拉带103位于充气室内,其顶部和底部分别熔接上片101和下片102。当充气床被充气后,洞拉带103拉紧上片101和下片102,将充气室尽可能接近床的形状和感觉。如图2所示,洞拉带103由一条直拉带首尾连接而成,在中间形成一个洞,所以称作洞拉带。如图3所示,当洞拉带103与上片101和下片102熔接起来会形成熔接痕105;熔接痕105的形状可以为圆环形、椭圆环形、长椭圆环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另外,可采用“I”型拉带代替洞拉带。如图4所示,“I”型拉带103’与上片101和下片102熔接起来形成线状的熔接痕105’。然而,已有充气床的床面由三片材料形成,即上片、下片和围带,因此它们之间的熔接缝较多,需要更多的熔接工艺,费时。另外,当气体充满充气室时,床面上会由于拉带组的作用而出现明显的凹凸不平,即上片与洞拉带配合时其焊接点下凹,在各焊接点之间的区域会出现弧形凸起,整个床面与人体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而如果是“I”型拉带,同样存在床面上条形的凸起使床面平整度不佳,使用时会有不适之感;如果加密拉带组的设置,会令整个床面硬度高,弹性减弱。另外,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充气床90%由全PVC、PVC表面植绒、PVC复合涤纶或尼龙等织物面料,制造而成的款式主要有圆拉带、直拉带及在这两种基本款上少许变动,PVC床垫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一、重量重,携带不便;二、PVC材料容易扎破或摩破;三、PVC低温脆化断裂,不耐寒;四、不环保;五、表面平整度差;六、生产过程使用高周波模具大面积熔接,材料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七、模具熔接线较窄,受力面积少,极易拉开产生漏气,生产不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重量轻、成本低,而且使用户感觉更舒适的充气床。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气床,一种充气床,包括:上层和下层,该上层和下层由柔性不透气材料制成,并且密封接合以形成密封充气室;充气和放气装置,其与该密封充气室连通,通过该充气装置给该密封充气室充气和放气;以及多个连接组件,其位于该密封充气室内并且与该上层和下层的内表面形成面接合。本技术的充气床的充气床体仅包括上下两层,只需要它们之间形成接合缝,因此相比已有充气床,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现有技术的充气床由于采用的PVC材料较厚,因此形成环状或线状接合痕,而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床的采用较薄的TPU复合面料,连接组件与-->上层和下层的内表面形成面结合,接合面积更大,因而接合强度更大,因此产品的重量降低,成本减少,并且充气床的表面平整度更好,使用时感觉更舒适。优选地,该柔性不透气材料为TPU复合涤纶、尼龙或其他织物面料,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复合各种织物面料。TPU复合面料中TPU膜厚度为0.04~0.25mm。该连接组件采用贴合技术,主要优点:1、复合薄膜变薄,减少成本;2、分散拉力面积,提高拉力强度;3、表面平整度更好;生产工艺简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连接组件为多件式,其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每个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包括与相应的内表面接合的部分以及与该相应的内表面不接合的部分;以及中间连接件,其连接该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不接合部分。采用这种分立式的连接组件,使得充气床的加工更方便。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分别包括上贴片和下贴片。优选地,该贴片的接合部分被成形为大致长方形、菱形、椭圆形、长椭圆形中的一种,其不接合部分被成形为变窄的部分,与该接合部分光滑过渡,以减少应力集中,增强接合强度。优选地,该上贴片和下贴片由TPU复合尼龙制成。优选地,该中间连接件为柔性的。更优选地,该中间连接件为柔性绳子。绳子拴在上贴片的不接合部分和下贴片的不接合部分之间。通过调节绳子的长度或绳子打结的位置,可以改变充气床在充气后的高度。该中间连接件改用绳子,主要优点:1、生产方便;2、成本低;3、重量轻;4、强度高。另外,该柔性绳子的连接长度不同,以使得该充气床在充气时相应部分的高度不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分别包括上吸盘和下吸盘。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该连接组件为单件式的“I”形注塑件,其上端面接合在该上内表面,其下端面接合在该下内表面。根据本技术的充气床具有以下优点:一、重量轻,体积相对PVC小,携带方便(由于TPU属高分子材料,本身就轻,所用的膜较薄);二、材料环保、可分解;三、耐低温;四、复合面料具较高的抗撕裂性、耐磨性;五、特殊的拉带贴合技术增加拉力强度,分散上下拉带受力面积,提高床垫表面平整度;六、生产方便。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优点通过参考以下附图且以实施例的方式会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为设有洞拉带的充气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洞拉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洞拉带与充气床的上层和下层熔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设有“I”型拉带的充气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充气床的俯视图。图6为图5所示的本技术充气床的纵向剖视图。图7为图5所示的本技术充气床的横向剖视图。图8示出了本技术充气床的另一实施例的上、下连接件。图9示出了本技术充气床的另一实施方案的连接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以举例的方式描述本技术的充气床。然而,应理解,下面的实施方案和附图仅是举例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另外,为清楚起见,附图未按比例绘制。现参见图5-8,描述本技术的充气床。图5为本技术的充气床1的俯视图。图6为图5所示的本技术充气床的纵向剖视图。图7为图5所示的本技术充气床的横向剖视图。如图6和7所示,充气床1包括上片2和下片3,它们在四周接合起来形成接合缝4,从而形成密封的充气室5。当然,充气床不限于由上片和下片组成,还可包括围带。连接组件6位于充气室5内,与上片2和下片3的内表面接合,在充气床的外表面上形成接合痕7,如图5清楚所示。充气床1还包括充气和放气装置(未示出)。充气时,连接组件6拉紧上层1和下层2,使充气室5呈床的形状,并且当人躺在床上时,可以均匀承载荷重。上片2和下片3由柔软不透气材料制成,例如现有技术中使用的PVC。优选地,该柔软不透气材料为TPU复合涤纶、尼龙或其他织物面料,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复合各种织物面料。TPU复合面料中TPU膜厚度为0.04~0.25mm。只要能将它们密封接合,所使用的接合技术并不限制。例如,可以使用高周波熔接或热熔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连接组件6为多件式,其包括上连接件61、下连接件62和中间连接件63,如图6所示。上连接件61包括与上片2的内表面接合的部分和相邻的与上片2的内表面不接合的部分。同样,下连接件62包括与下片3的内表面接合的部分和与下片3的内表面不接合的部分。中间连接件63在上连接件61和下连接件62的不接合部分将其连接。在图7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连接件61和下连接件62分别为上贴片和下贴片。在本例中,上下贴片为一长条带。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床,包括:上层和下层,该上层和下层由柔性不透气材料制成,并且密封接合以形成密封充气室;充气和放气装置,其与该密封充气室连通,通过该充气装置给该密封充气室充气和放气;以及多个连接组件,其位于该密封充气室内,其特征是,所述多个连接组件与该上层和该下层的内表面形成面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床,包括:上层和下层,该上层和下层由柔性不透气材料制成,并且密封接合以形成密封充气室;充气和放气装置,其与该密封充气室连通,通过该充气装置给该密封充气室充气和放气;以及多个连接组件,其位于该密封充气室内,其特征是,所述多个连接组件与该上层和该下层的内表面形成面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是,该柔性不透气材料为TPU复合面料,该复合面料中TPU膜的厚度为0.04至0.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是,该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每个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包括与该内表面接合的部分以及与该内表面不接合的部分;以及中间连接件,其连接该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不接合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床,其特征是,该上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辉夏积桂曹京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自然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