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单 季稻田并水稻采用机插秧的前提下,紫云英的种植和利用。
技术介绍
紫云英是一种绿肥作物,能固定空气中氮,一般每亩紫云英能固定纯氮5-10公 斤。在太湖流域早有种植,上世纪七十年代,紫云英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传统的稻田紫云英种植利用技术是每年秋季在稻田收割前套播,第二年春季紫云英盛花期 耕翻还田利用,需要每年播种,用种量和化工量较大,由于紫云英作为一种绿肥,还田利用, 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随着经济发展,大量的劳动者进入流通领域和企业,水稻上大 量施用化学肥料,耕地质量越来越差,抛荒面积越来越多,紫云英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少。然而,近年来,紫云英播种面积有一定回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政府认识到大量使 用化学肥料,不仅降低了土壤耕地质量,降低肥料利用率,而且加快水稻田氮、磷的流失,对 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政府加大投入,对紫云英种植进行奖励,推动紫 云英发展;其次,受养殖业的带动,种草养畜再次为许多农民所接受,第三,水稻机插秧推 广,土地流转,种植大户产生,从而推动紫云英的回升。虽然稻田种植紫云英,利用根瘤菌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插秧单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自繁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选用早中熟紫云英品种,早中熟是指第一层荚的种子于5月20日前完全成熟;(2)适期套播:紫云英需在水稻收割前7~10天套播于稻田;(3)播种量:每亩紫云英播种量2.5公斤左右;(4)适期耕翻:5月10日至5月20日,紫云英第一层荚的种子完全成熟;(5)耕作方式:先上水3~5天,再用中拖耕翻或旋耕并腐烂20天以上,水稻机插秧栽插前耕翻或耙田;(6)田间管理:水稻收割后及时开通三沟,以防积水渍害,开沟可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生元,许露生,秦淑平,莫美英,穆利明,陈雪明,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