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式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2238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可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连接器模块,绝缘本体包括第一侧壁,连接器模块设有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设有与第一侧壁相邻设置的第一弹臂,该第一弹臂设有向远离第一侧壁方向凹陷的凹进部,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还包括安装于第一侧壁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与第一弹臂相邻设置的连接部,第一对接连接器插入连接器模块时朝向连接部抵推第一弹臂,所述连接部位置与凹进部相对应以增大连接部与第一弹臂的距离,防止第一弹臂在第一对接连接器的抵推下与连接部电性接触,使堆叠式电连接器的性能比较稳定。(*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堆叠式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内部具有屏蔽壳体的堆叠式电连接器。技术背景与本专利申请相关之现有技术请参阅2010年04月21日公告的公告号为M379228 的中国台湾专利,该专利揭示了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其可供第一对接连接器及第二对接 连接器自前向后插入对接,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并可与所 述第一对接连接器对接的连接器模块,绝缘本体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形 成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并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第一收容空间及第二收容空间,所述 连接器模块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可供第二对接连接器自前向后插入, 所述连接器模块设有位于其外侧的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设有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对 应相邻设置的两侧壁,所述两侧壁设有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对应相邻设置的弹臂,所述弹 臂包括向第一收容空间凹陷的凹进部,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还设有与弹臂相邻设置的 让位槽,当所述第一对接连接器插入连接器模块时朝向对应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抵推凹 进部,并使凹进部的自由端进入让位槽内。绝缘本体本身厚度有限,若绝缘本体的侧壁设有与弹臂相邻设置的导电端子,由 于弹臂会在第一对接连接器的抵推下朝向对应的侧壁移动,因此弹臂有可能会与导电端子 电性连接而使导电端子失效,从而影响堆叠式电连接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性能比较稳定的堆叠式电连接器。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其可 供第一对接连接器及第二对接连接器自前向后插入对接,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 体及可与所述第一对接连接器对接的连接器模块,绝缘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 壁及均形成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收容空间及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连接器模块 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位于第一收容空间上侧并可供第二对接连接器插 入,连接器模块设有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设有与第一侧壁相邻设置的第一弹臂,该第一 弹臂设有向远离第一侧壁方向凹陷的凹进部,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还包括安装于第一侧壁 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与第一弹臂相邻设置的连接部,第一对接连接器插入连接 器模块时朝向连接部抵推第一弹臂,所述连接部位置与凹进部相对应以增大连接部与第一 弹臂的距离,防止第一弹臂在第一对接连接器的抵推下与连接部电性接触。本设计连接部位置与凹进部相对应,增大了连接部与第一弹臂的距离,降低第一 弹臂在外力抵推下与连接部电性连接的风险,保证导电端子可正常工作,使堆叠式电连接 器的性能比较稳定。下面将结合图示对本设计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6是图1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内的连接器模块的立体图。图7是图1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堆叠式电连接器未插入对接连接器时沿图2中A-A线的剖视 图。图9是本技术堆叠式电连接器未插入对接连接器时沿图2中B-B线的剖视 图。图10是本技术堆叠式电连接器插入对接连接器后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堆叠式电连接器插入对接连接器后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堆叠式电连接器100第一对接连接器200第二对接连接器300绝缘本体4第一侧壁40第二侧壁41第一收容空间42收容槽420第一让位槽421第二让位槽422第二收容空间43顶壁44隔壁45金属壳体5前壳体50壳上侧壁500壳对接壁501后壳体51壳第一侧壁510抵接臂5100开口5101壳第二侧壁511壳后壁512端子模组6子电路板60RJ45 端子61转接模块62转接端子620磁性元件63连接器模块7第二绝缘本体70舌板71USB 端子72屏蔽壳体73第一壳侧壁730第一弹臂7300第一开口7301凹进部7302弹性部7304第一弯折部7305第二弯折部7306第二壳侧壁731第二弹臂7310壳顶壁732壳底壁733导电端子8侦测端80第一抵接部800第二抵接部801安装端81基部82连接部820延伸部821连接带822框口823延长部824LED9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所示,其揭示一种符合本技术的堆叠式电连接器100,其为RJ45与USB堆叠的连接器,其可安装于外部电路板(未图示)上,并可供第一对接连接器200及 第二对接连接器300自前向后插入对接,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4、包覆绝缘本体4的金属壳体5、安装于绝缘本体4的端子模组6、收容于绝缘本体4并可与所述第一对接连接器200对接的连接器模块7、固持于绝缘本体4并用来侦测所述第一对接连接器 200插入状态的导电端子8、及收容于绝缘本体4上部区域的LED 9。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4包括设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一侧壁40及第二侧壁 41、均形成于第一侧壁40与第二侧壁41之间的第一收容空间42及第二收容空间43、连接 第一侧壁40与第二侧壁41上端的顶壁44及连接第一侧壁40与第二侧壁41并位于第一 收容空间42与第二收容空间43之间的隔壁45。所述第二收容空间43位于第一收容空间 42的上侧,第二收容空间43供第二对接连接器300插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接连接 器300为RJ45插头,第二收容空间43前端形成有RJ45端口。所述第一侧壁40设有与第 一收容空间42及第二收容空间43相连通的收容槽420、连通收容槽420与第一收容空间 42的第一让位槽421、连通收容槽420与第二收容空间43的第二让位槽422。所述收容槽 420自第一侧壁40的前端向后延伸形成并贯通至第一侧壁40的下侧,所述导电端子8自前 向后安装固持于收容槽420。所述第二让位槽422贯通第一侧壁40的相对两侧。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金属壳体5包括前壳体50以及后壳体51。所述前壳体50 包括包覆于绝缘本体4顶壁44的壳上侧壁500及包覆于绝缘本体4前侧的壳对接壁501。 所述后壳体51包括包覆于绝缘本体4第一侧壁40的壳第一侧壁510、包覆于绝缘本体4第 二侧壁41的壳第二侧壁511及连接壳第一侧壁510与壳第二侧壁511的壳后壁512。所述 壳第一侧壁510设有抵接臂5100及冲切制造抵接臂5100形成的开口 5101。请参阅图4所示,端子模组6包括安装于绝缘本体4的后侧的子电路板60、与子电 路板60电性连接并延伸进入第二收容空间43内的RJ45端子61、设置于子电路板60后侧 底部区域的转接模块62及设于子电路板60上的磁性元件63。所述转接模块62设有一端 插入焊接于所述子电路板60上的转接端子620,所述转接端子620的另一端可插入焊接于 外部电路板。请参阅图7-11所示,所述导电端子8安装于收容槽420,导电端子8包括可侦测 第二对接连接器300插入状态的侦测端80、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4底部的安装端81及连 接侦测端80与安装端81并固持收容于收容槽420的基部82。所述基部82包括连接于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其可供第一对接连接器及第二对接连接器自前向后插入对接,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可与所述第一对接连接器对接的连接器模块,绝缘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及均形成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收容空间及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连接器模块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位于第一收容空间上侧并可供第二对接连接器插入,其特征在于:连接器模块设有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设有与第一侧壁相邻设置的第一弹臂,该第一弹臂设有向远离第一侧壁方向凹陷的凹进部,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还包括安装于第一侧壁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与第一弹臂相邻设置的连接部,第一对接连接器插入连接器模块时朝向连接部抵推第一弹臂,所述连接部位置与凹进部相对应以增大连接部与第一弹臂的距离,防止第一弹臂在第一对接连接器的抵推下与连接部电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万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