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明智专利>正文

止咳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142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止咳液,由紫菀、五味、桂枝、麻黄、杏仁、白干姜、密炙甘草,加水煎煮而成。该药液制作工艺简单、易操作,对支气管炎、风寒咳嗽、阴性肺结核以及各种不明原因的干咳、久咳、咳痰咳血等肺部疾病有着治疗效果好、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制药率高的独到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止咳液。感爱风寒、支气管炎、阴性肺结核,以及各种不明原因的干咳、久咳、咳痰、咳血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治疗上述疾病的药物及其治疗方法,但依然存在着治疗周期长、疗效不显著的不足。香港出版华佗神方药书上公开了一种止咳药方,其配方为紫菀三钱五味一两桂心一两麻黄四两(去节)杏仁70枚(去双仁皮尖)干姜四两炙甘草二两。加水九升,煎取二升半,日服三次,每次7汤匙,忌猪肉,温服。该止咳药方存在疗效不理想的不足,制药率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咳液。该止咳液是将上述配方进行改进,实现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制药率高的独到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止咳液是将七种中药加水煎煮而成,所述中药紫菀8.5~17g 五味16.5~33g 桂枝33~66g 麻黄66~132g杏仁35~70枚 白干姜66~132g 密炙甘草33~66g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将已有止咳液的配方进行改进,保留麻黄节,用桂枝替代桂心,从而实现了治疗效率好、复发率低、制药率高的独到效果。下面结合实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配方紫菀17g 五味33g 桂枝66g 麻黄132g 杏仁70枚 白干姜132g密炙甘草66g加水5000毫升,火煎煮约5至8小时至药液约1500毫升,日服三次,每次7汤匙(60~70毫升)对上述配方的几点说明1、原配方所述“桂心”是生长在桂树中下部的厚皮,称肉桂,去掉肉桂外面粗皮及内表面细皮的中间部分称桂心。现配方所述“桂枝”是桂树支稍(含木质心)。2、原配方所述“麻黄”药用时应去节。现配方所述“麻黄”药用时保留节,加水煮沸去沫两次,可达到用药安全,提高制药率。3、“杏仁”应去双仁,开水汤去皮尖。4、当用水2500毫升,上述药方组份可按比例减半,如紫菀8.5g,桂枝33g 五味16.5g,麻黄66g,杏仁35枚,白姜66g 密炙甘草33g。权利要求1.一种止咳液是将至少七种中药煎煮而成,所述中药为紫菀、五味、桂枝、麻黄、杏仁、白干姜、密炙甘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咳液,其特征在于当加水2500毫升至5000毫升时,中药组份为紫菀8.5~17g 五味16.5~33g 桂枝33~66g 麻黄66~132g杏仁35~70枚 白干姜66~132g 密炙甘草66g。全文摘要一种止咳液,由紫菀、五味、桂枝、麻黄、杏仁、白干姜、密炙甘草,加水煎煮而成。该药液制作工艺简单、易操作,对支气管炎、风寒咳嗽、阴性肺结核以及各种不明原因的干咳、久咳、咳痰咳血等肺部疾病有着治疗效果好、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制药率高的独到效果。文档编号A61P11/00GK1313110SQ00114420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刘明智 申请人:刘明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咳液是将至少七种中药煎煮而成,所述中药为:紫菀、五味、桂枝、麻黄、杏仁、白干姜、密炙甘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智
申请(专利权)人:刘明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