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物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0426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物膜组件,该膜组件包括有外套和顶盖构成的中空筒状密封的壳体,壳体的中空空间内设有管状滤芯,管状滤芯底部插装在置于外套底部内轴心处的撑座上,撑座与外套之间设有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与管状滤芯之间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装有排污阀,管状滤芯的下端对应的外套底部连通有出水口以及连接的输出连接管,环形凸台与外套内壁之间的外套底部设有进水口以及连接的输入连接管,顶盖上部设有与壳体连通的压力表和排气阀,壳体的底部对称设有支撑腿。有益效果是该组件有利于截留物迅速排除,滤孔不易堵塞,膜过滤压力也相应大幅降低,所需过滤压力小,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维护管理费用减少。(*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物膜组件
技术介绍
以膜生物反应器为代表的污水处理技术,是将膜置于含生物菌种的反应器中,通 过向污水中曝气补氧,有机污染物被悬浮在水中的微生物好氧降解,而水中的微生物和难 以降解污染物等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则被膜截留,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已经 净化了的水杯连接于膜组件的泵抽吸与存储装置。可见,膜本身对污水中的物质不产生任 何物化形态上的改变,实际上仅仅是起到了过滤作用。目前,国内外该类膜生物反应器的膜基本上是采用价格昂贵的亲水性中空纤维膜 组件,由于膜长期浸泡在污泥浓度很高和高含固率的污水中,加之泵的连续强制抽吸作用, 致使膜堵塞问题相当严重,膜清洗或更换频繁,使用寿命很短,凸现了该类膜生物反应器工 程造价高、维护管理费用高、运行费用高等缺陷。另外,由于膜组件内置污水中,更换和清洗 液相当麻烦,甚至直接导致处理系统的瘫痪和废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的复 合生物膜组件,解决了现有配置膜生物反应器的亲水性中空纤维膜存在的更换和清洗麻烦 以及膜堵塞的问题,更换和清洗方便且不易堵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 物膜组件,其中该膜组件包括有外套和顶盖构成的中空筒状密封的壳体,壳体的中空空间 内设有管状滤芯,管状滤芯底部插装在置于外套底部内轴心处的撑座上,撑座与外套之间 设有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与管状滤芯之间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装有排污阀,管状滤芯的下 端对应的外套底部连通有出水口以及连接的输出连接管,环形凸台与外套内壁之间的外套 底部设有进水口以及连接的输入连接管,顶盖上部设有与壳体连通的压力表和排气阀,壳 体的底部对称设有支撑腿。本技术的效果是复合生物膜组件的管状滤芯由平片微滤膜构成,表面平整不 易堆积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污染物,且排污口紧靠管状滤芯根本设置,有利于截留物迅速 排除,因此本管状滤芯的滤孔不易堵塞,膜过滤压力也相应大幅降低,所需过滤压力小,运 行费用低。膜清洗周期较长,使用寿命长,维护管理费用减少。复合生物膜组件设有顶盖以 及快装卡箍,便于管状滤芯的更换和清洗。污水深度处理复合生物膜组件具有构造简单、膜 使用寿命长和运行费用低的突出优点,可广泛用于制造、改革、生活污水、中水处理等诸多 行业的深度过滤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膜组件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膜组件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膜组件的管状滤芯示意图。图中1、外套 1-1、筒体 1-2、托盘 2、顶盖3、压力表4、排气阀5、管状滤芯 6、撑座 7、输出连接管 8、支撑腿9、排污阀10、输入连接管11、环形凸台 11'下沿口12、密封圈13、快装卡箍 14、支撑龙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物膜组件结构加以说 明。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污水深度处理复合生物膜组件结构是该膜组件 包括有外套1和顶盖2构成的中空筒状密封的壳体,所述顶盖2为球面状,顶盖2的边沿与 外套1上沿口之间设有密封圈。壳体的中空空间内设有管状滤芯5,管状滤芯5底部插装在 置于外套1底部内轴心处的撑座6上,所述管状滤芯5的截面呈折线状。撑座6与外套1 之间设有环形凸台11,该环形凸台11与管状滤芯5之间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装有排污阀9, 管状滤芯5的下端对应的外套1底部连通有出水口以及连接的输出连接管7,环形凸台11 与外套1内壁之间的外套底部设有进水口以及连接的输入连接管10,顶盖2上部设有与壳 体连通的压力表3和排气阀4,壳体的底部对称设有支撑腿8。所述中空筒状密封壳体的内 外壁上分别设有使管状滤芯5管壁呈折线状的支撑龙骨14。所述外套1还可以是由筒体1-1和设在筒体1-1底部的托盘状筒底1-2构成,筒 体1-1与托盘状筒底1-2设有密封圈12。本技术的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物膜组件的结构是这样实现的。实施例1平片微滤膜构成的管状滤芯5,其管壁微滤膜截面呈图3所示的折线状的管状滤 芯5设在由外套1和顶盖2构成的中空筒状密封壳体内。顶盖2为球面状,其边沿与外套 上沿口之间设有密封圈,外套1上沿口设有使顶盖2与其密封结合的螺栓,顶盖上设有压力 表3和排气阀4。外套1底部轴心处设有插装管状滤芯5下端的撑座6,管状滤芯5的下端 对应的外套1底部设有出水口及与其连接的输出连接管7。撑座6与外套1之间的外套底 部设有环形凸台11,该环形凸台11与管状滤芯5之间的外套底部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装有 排污阀9。环形凸台11与外套1内壁之间的外套底部设有进水口及与其连接的输入连接管 10。壳体的底部对称设有如图1所示的支撑腿8。如图3所示,支撑龙骨14使管状滤芯5的管壁截面呈折线状。实施例2如图2所示,管状滤芯5结构如图3所示即相同于实施例1。顶盖2及其紧固也同 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外套1由筒体1-1和托盘状筒底1-2构成,筒底1-2设 有环形的下沿口 11',出水口及其输出连接管7、排污口及其排污阀9和进水口及输入连接 管10同于实施例1。筒体1-1的下沿口 11'与托盘1-2之间设有密封圈12,下沿口 11' 与托盘套装有使之固定连接的快装卡箍13,该快装卡箍选用市售国标配件。权利要求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物膜组件,其特征是该膜组件包括有外套(1)和顶盖(2)构成的中空筒状密封的壳体,壳体的中空空间内设有管状滤芯(5),管状滤芯(5)底部插装在置于外套(1)底部内轴心处的撑座(6)上,撑座(6)与外套(1)之间设有环形凸台(11),该环形凸台(11)与管状滤芯(5)之间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装有排污阀(9),管状滤芯(5)的下端对应的外套(1)底部连通有出水口以及连接的输出连接管(7),环形凸台(11)与外套(1)内壁之间的外套底部设有进水口以及连接的输入连接管(10),顶盖(2)上部设有与壳体连通的压力表(3)和排气阀(4),壳体的底部对称设有支撑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物膜组件,其特征是所述顶盖(2) 为球面状,顶盖(2)的边沿与外套(1)上沿口之间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物膜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管状滤芯 (5)的截面呈折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物膜组件,其特征是所述中空筒状 密封壳体的内外壁上分别设有使管状滤芯(5)管壁呈折线状的支撑龙骨(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物膜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外套(1) 是由筒体(1-1)和设在筒体(1-1)底部的托盘状筒底(1-2)构成,筒体(1-1)与托盘状筒 底(1-2)之间设有密封圈(12)。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物膜组件,该膜组件包括有外套和顶盖构成的中空筒状密封的壳体,壳体的中空空间内设有管状滤芯,管状滤芯底部插装在置于外套底部内轴心处的撑座上,撑座与外套之间设有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与管状滤芯之间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装有排污阀,管状滤芯的下端对应的外套底部连通有出水口以及连接的输出连接管,环形凸台与外套内壁之间的外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的复合生物膜组件,其特征是:该膜组件包括有外套(1)和顶盖(2)构成的中空筒状密封的壳体,壳体的中空空间内设有管状滤芯(5),管状滤芯(5)底部插装在置于外套(1)底部内轴心处的撑座(6)上,撑座(6)与外套(1)之间设有环形凸台(11),该环形凸台(11)与管状滤芯(5)之间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装有排污阀(9),管状滤芯(5)的下端对应的外套(1)底部连通有出水口以及连接的输出连接管(7),环形凸台(11)与外套(1)内壁之间的外套底部设有进水口以及连接的输入连接管(10),顶盖(2)上部设有与壳体连通的压力表(3)和排气阀(4),壳体的底部对称设有支撑腿(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隆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