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小鼠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8793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活体小鼠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4),放置在操作平台(4)上的小鼠固定管(1),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4)上的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将所述小鼠固定管(1)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4)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活体小鼠实验装置可简单替换小鼠固定管,实现小鼠固定管的一次性使用,即一鼠一用,从而达到实验过程清洁卫生,减少鼠间交叉污染的目的,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可以大大减少实验误差,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实验室使用的活体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鼠实验 的活体小鼠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非常时期,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新材 料和新能源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廿十一世纪人类将步入生命科学的新时代,作为生命科 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动物实验已经成为生物医药科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实验技 术。并且实验动物的研究价值已经不仅限于生物科学方面,而且广泛地与许多领域科学实 验研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保证现代科学实验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很多领 域的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充当着非常重要的安全试验,效果试验、标准试验的角色。而在哺乳类实验动物中,早在17世纪就有人用小鼠做实验,由于小鼠体小,饲养 管理方便,易于控制,生产繁殖快,研究最深,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已拥有大量的近交 系、突变系和封闭群,因此在各种实验研究中,小鼠现已成为使用量最大、研究最详尽,用途 最多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小鼠实验在各领域实验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新药研发领域,大批量的药敏、 药效、药物动力学等研究中更为广泛。虽然,目前应用的小鼠实验架可以操作小鼠实验,如尾静脉注射、采血等,但依然 存在一些问题和缺点。首先,该操作架为重复使用的实验器材,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大大增加 了动物间采集样本交叉污染的可能性,而且当对动物进行创伤性实验和病原菌感染性实验 时增加了动物的污染和交叉感染几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其次,该操作架为非固定式单管 实验架,在实验过程中固定性不佳,不仅给动物带来较大痛苦,而且给操作者带来不便;并 且,该器材使用过后必须清洗,为实验操作增加了不必要的劳动量。因此,在活体小鼠实验中,需要设计一种清洁卫生,操作简便,稳定性佳的活体小 鼠实验装置。因此,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新型的、符合以上要求的活体小鼠操作台具有尤为重要的 实用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新型的活体小鼠实验装置,使得活体小鼠的 实验清洁卫生,操作简便、固定性佳。本技术提供一种活体小鼠实验装置,包括操作平台,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小 鼠固定管,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将所述小鼠固定管固定在所 述操作平台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活体小鼠实验装置,所述小鼠固定管为可替换的塑料圆管, 所述小鼠固定管一端为椎体,并在椎体顶端设置一小孔,以使小鼠的尾巴从小鼠固定管中 露出,在所述小鼠固定管的另一端的顶端具有一大孔,以使小鼠身体顺利进入小鼠固定管,管壁上设置有在两顶端之间延伸的细缝。本技术提供一种活体小鼠实验装置,所述小鼠固定管为实验室用50mL塑料 离心管,所述塑料离心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在两端之间延伸的细缝。本技术提供一种活体小鼠实验装置,所述细缝的宽度为0. 5厘米。本技术提供一种活体小鼠实验装置,所述小孔的孔径为0. 6 0. 8厘米。本技术提供一种活体小鼠实验装置,所述操作平台为一有机塑料平板,所述 操作平台的表面中央设置一凹槽,用来容纳小鼠固定管。本技术提供一种活体小鼠实验装置,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 2cm,所述凹槽在 操作平台的整个宽度延伸。本技术提供一种活体小鼠实验装置,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小鼠固定管的形 状相吻合。本技术提供一种活体小鼠实验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为一塑料弹性扣带,其一 端固定于操作平台上小鼠固定管的一侧,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操作平台上小鼠固定管的 另一侧。本技术活体小鼠实验装置可简单替换小鼠固定管,实现小鼠固定管的一次性 使用,即一鼠一用,从而达到实验过程清洁卫生,减少鼠间交叉污染的目的,且操作简便,省 时省力,可以大大减少实验误差,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技术活体小鼠实验装置的纵截面示意图;图2是显示沿图1所示的A方向看的活体小鼠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显示本技术活体小鼠实验装置的纵截面示意图。图2是显示沿图1所 示的A方向看的活体小鼠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1中小鼠实验装置包括小鼠固定管1,操作平台4,以及固定装置3。其中小鼠固 定管1被放置在操作平台1上,固定装置3用来将所述小鼠固定管1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 4上,操作平台1上设置有凹槽5。如图2所示,小鼠固定管1为塑料材料制造,直径3cm,长12cm,管壁厚0. 1cm,用来 将小鼠放置在其中。固定管1的一端为椎体,并在椎体顶端设置一小孔la,小孔Ia的孔径 为0. 6 0. 8cm,以使小鼠的尾巴通过小孔la,从小鼠固定管1中露出,在小鼠固定管1的 另一端的顶端具有一大孔lb,以使老鼠身体进入小鼠固定管1,管壁上设置有在两顶端之 间延伸的细缝2,宽度为0. 5cm,用于方便将小鼠从大孔Ib滑入到小孔Ia附近。在进行实 验操作时,先使小鼠背对大孔lb,进入小鼠固定管1中,从细缝2处轻轻拖拽鼠尾,使其完 全进入小鼠固定管1中,最终使小鼠的尾巴穿过小孔Ia暴露于固定管1外。然后将固定管 1通过固定装置3固定于操作台4上。如图1所示,操作台4也由塑料材料制造,厚2. 5cm, 长25 30cm,宽25 30cm,上表面具有一凹槽5,凹槽5深约为1 2cm,凹槽5在操作平 台4的整个宽度延伸。凹槽5的形状与所述小鼠固定管1的形状相吻合弧形,在凹槽5的端部呈与小鼠固定管的锥形底部吻合的形状,以使小鼠固定管1更好的被放置及固定在操 作平台4上。如图1中所示,在操作平台4上表面的凹槽5的两侧,设置的固定螺母3a,3b。 与用弹性材质制成的塑料弹性扣带3c —起构成固定装置。塑料弹性扣带3c宽约2cm,长 约15cm。塑料弹性扣带3c的一端固定于固定螺母3a,另一端为可脱卸端带有环扣(未显 示),当小鼠固定管1被放置在凹槽5中后,将塑料弹性扣带3c的可脱卸端从上方跨过固定 管1与螺母3b扣接。从而牢牢固定住固定管1。随后即可进行所需的活体小鼠实验操作。 待一次操作完成后,松开塑料弹性扣带3c,放出小鼠,取下固定管(1)弃之,并替换放置小 鼠的小鼠固定管1,重复上述固定步骤。即可实现一次性使用固定管1的目的。图1中的活体小鼠实验装置中的小鼠固定管可以为一次性使用的市面上常见的 实验室用50mL塑料离心管,以便节约生产成本。在塑料离心管的管壁上开一条从管口到管 底的宽0. 5cm的细缝2,用以通过鼠尾。本技术活体小鼠操作台可实现一次性使用,即一鼠一用,从而达到实验过程 清洁卫生,减少鼠间交叉污染的目的,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可以大大减少实验误差,显著 提高工作效率。此新型活体小鼠操作台尤其适合于新药研发领域,给大批量药敏、药效、药 物动力学等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上述实施例中,在小鼠固定管1的管壁上设置细缝,方便小鼠从固定管的一端滑 入到另一端。一端被设置为锥形,方便小鼠被固定在固定管1中。小孔Ia的孔径大小只需 要使小鼠的尾巴可以从中通过并暴露在固定管1外即可。操作平台4的凹槽5的设置,使 小鼠固定管1更好地被固定在操作平台上。固定装置3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结构和固定 方式。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 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 响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体小鼠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4),放置在操作平台(4)上的小鼠固定管(1),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4)上的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将所述小鼠固定管(1)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王荣芳吴峻钱震斌
申请(专利权)人: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