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丕安专利>正文

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7701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以败酱草、生军、女贞子、地骨皮、焦决明、金银花、花生壳为原料按常规的中成药加工方法制成的胶囊或其它剂型,各药的配伍强化了降血脂的效果,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提高细胞免疫、抑制体液免疫、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新生,从而降低ALT、AST、Υ-GT等指标,是专用于消除脂肪肝的药物。(*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的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脂肪肝已成为一种常见病。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异常增加的临床现象,表现为肝肿大、肝胆区和两肋痛,部分病人肝功能异常,ALT、AST、Υ-GT、胆红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门静脉增宽,少数病人出现早期肝硬化,有些病人伴有糖尿病、胆囊炎等并发症。我国对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尚未见专治脂肪肝的中成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依据传统中医辩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辩病论治的理论,提出一种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的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中医认为脂肪肝的形成是因为痰、湿、瘀、热、脂在肝内的积聚,损伤肝阴、肝气,故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方案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配方为焦决明6-30、生军3-15、金银花6-30、败酱草15-60、女贞子10-60、地骨皮10-30、花生壳6-10;上述各阿拉伯数字表示各种原料的重量比值的取值范围。在上述取值范围内配料,可取得疗效;超过上限值容易产生副作用,低于下限值疗效受影响。在本专利技术中,焦决明清热,含有蒽醌甙类衍生物,不含大黄泻素,可降脂、消除肝内脂肪沉积而不会腹泻;生军活血化瘀,利泻;金银花清热,降血脂;败酱草含齐墩果酸,可降低转氨酶、GTP、GOP、γ-GT指标;女贞子养肝补血;地骨皮清热,含甜菜碱,加强消除肝内脂肪;花生壳含木樨草素、B-谷甾醇、胡萝卜甙,可降血压、降血脂及治疗内分泌失调的肥胖;以上各药的配伍强化了降血脂的效果,消除了生军利泻过度引起腹痛的副作用,也消除了女贞子引起恶心、食欲减退的副作用。本专利技术药物为纯中药制剂,含有的亚油酸、棕桐酸、硬脂酸、油酸是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的有效成分;含有的可可碱、腺嘌呤、黄嘌呤是强心利尿、消除疲劳的有效成分;含有的大黄酸、大黄酚是促进脂肪在肠道排泄、降脂减肥的有效成分;还含有17种氨基酸、5种氧化还原酶、水解酶和10余种多糖及其糖甙,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提高细胞免疫、抑制体液免疫、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新生,从而降低ALT、AST、Υ-GT等指标。经动物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对实验性高胆固醇的家兔连续口服2个月,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有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和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并能阻止脂肪在肠道的吸收,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内合成和脂肪在肝内沉积;对高血脂大鼠模型,在连续给药40天后,其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项均有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1、<0.05、<0.01,能使小鼠粪便增多、稀薄并含有较多的脂肪,说明本专利技术能阻止脂肪在肠道吸收,起到减肥的效果。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按上述配方的重量比值范围配置原料,比较合适的是取它们的中间值,即,焦决明18、生军9、金银花18、败酱草36、女贞子35、地骨皮20、花生壳8;焦决明、生军炒后磨粉,备用;其他按常规的中成药加工方法制作,一般加适量水煎煮二小时,滤出清液后再加适量水煎煮一小时,再滤出清液;两次清液合并,沉淀18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5(药液温度90℃)的浸膏,拌入焦决明、生军粉末,加入20%淀粉,经干燥、制粒,拌入适量润滑剂,装入胶囊即得;也可以取上清液拌入焦决明、生军粉末,浓缩后制成膏剂或加入常用的添加剂制成散剂、丸剂、片剂等;各剂型中以胶囊最为佳,便于服用和保存,每丸0.3克,日服三次,每次3-6丸。经30例病例临床观察,证明本专利技术对脂肪肝有明显疗效。根据临床症状、B超或CT检查,明确诊断为脂肪肝30例病例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6岁,其中11-20岁2例,21-30岁6例,31-40岁7例,41-50岁11例,51-60岁3例,60以上1例;经检查其中有肝炎史12例,HBsAg阳性11例,血吸虫肝硬化2例,饮酒史23例,r-GT升高20例,ALT/AST升高20例,甘油三脂高20例。治疗结果如下表所列 30例体重共减轻299市斤,平均每人减轻9.97市斤,ALT、AST大部分是一个月降至正常,最快的二周即降至正常,腹围减小一般在6至14厘米。典型病例一,患者吴某,男,40岁。自1993年起感到右上腹不适,口干苦,乏力伴两肋胀痛。B超及CT示脂肪肝,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实验室检查甘油三脂、胆固醇升高。曾先后在数家医院用中西药物治疗三年,无好转,于1998年9月28日经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半个月后ALT由原来80降至正常,体重有所下降,继续治疗二月余,甘油三脂从原来的5.85mmol/L降至正常,胆固醇由6.9mmol/降至5.35L mmol/L,三个月后CT提示脂肪肝消失,体重减轻10斤,腹围减小10厘米。典型病例二,患者董某,男,35岁。1982年患慢性迁延性肝炎,自1992年起ALT一直在100-150左右,HBr-M大三阳,1994年B超CT示脂肪肝、慢性肝病。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二周后自觉腹胀、口干苦症状减轻,腹围减小,服药一个月后肝功ALT、AST正常;二个月后复查甘油三脂0.93mmol/L,胆固醇3.9mmol/L,四个月后B超和CT检查脂肪肝消失;治疗半年后HbeAg转阴,肝功正常;一年后HbsAg转抗HBS,体重下降18斤,腹围减小14厘米,体力精神恢复,至今未见复发。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配方为焦决明6-30、生军3-15、金银花6-30、败酱草15-60、女贞子10-60、地骨皮10-30、花生壳6-10;上述各阿拉伯数字表示各种原料的重量比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配方为焦决明18、生军9、金银花18、败酱草36、女贞子35、地骨皮20、花生壳8;上述各阿拉伯数字表示各种原料的重量比值。全文摘要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以败酱草、生军、女贞子、地骨皮、焦决明、金银花、花生壳为原料按常规的中成药加工方法制成的胶囊或其它剂型,各药的配伍强化了降血脂的效果,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提高细胞免疫、抑制体液免疫、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新生,从而降低ALT、AST、Υ-GT等指标,是专用于消除脂肪肝的药物。文档编号A61P1/16GK1348775SQ0012571公开日2002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沈丕安, 毕瑾年 申请人:沈丕安, 毕瑾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配方为:焦决明6-30、生军3-15、金银花6-30、败酱草15-60、女贞子10-60、地骨皮10-30、花生壳6-10; 上述各阿拉伯数字表示各种原料的重量比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丕安毕瑾年
申请(专利权)人:沈丕安毕瑾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