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宝聪专利>正文

新型皮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5303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皮带扣,包括扣环,扣环的一端部向外延伸成形有皮带连接部;扣环和皮带连接部之间的部分向下延伸成形有安装销轴的安装座;销轴上套装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外套装有套筒,套筒的中部设有扣针,套筒其中一端部设有控制柄。扣针抵住扣环的下表面上。套筒中部设有一凸出部,所述的扣针设置在该凸出部上。扣针与凸出部为垂直设置。控制柄通过连接杆连接在套筒的端部上。套筒与扣针以及控制柄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针扣、自动扣两种功能,同时使用内藏式的扣针,使扣针不外显,使皮带扣造型更变化多样,更时尚美观,由于具两种皮带扣的功能,使该皮带扣具有更多的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设计简洁大方实用的新型皮带扣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腰带主要分为卡扣式和无孔式。无孔式如公开号为CN1350439A、名称 为“皮带扣”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皮带扣,包括一下槽板,它具有一在中间部分带有 一切口部分的底板和形成于底板两边缘部分处的侧壁;一上槽板,它具有一前面板和形成 于前面板下表面而与下槽板侧壁联结的侧壁,在其一侧的下部上形成有一固定槽;一固定 件,它在其一个端部上形成有锯齿形部分,并具有铰链销,该铰链销插入由形成在上槽板侧 壁的固定槽和下槽板底板的上表面所构成的一封闭空间中。该专利采用类似棘齿结构的设 计,但具有容易滑脱的缺陷。卡扣式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2465520Y “新型可调式腰带”,公开了一种腰带,由 腰带、孔、铆钉、扣捌、扣环、连接板、铆钉、套环构成,其特征在于扣环安装在腰带的右侧位 置。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复杂,使用繁琐不便。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相对不足,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并且适用于各种打孔 皮带的内置隐藏式的皮带扣。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新型皮带扣的技术方案为一种 新型皮带扣,包括扣环,扣环的一端部向外延伸成形有皮带连接部;扣环和皮带连接部之间 的部分向下延伸成形有安装销轴的安装座;销轴上套装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外套装有套 筒,套筒的中部设有扣针,套筒其中一端部设有控制柄。扣针抵住扣环的下表面上。套筒中 部设有一凸出部,所述的扣针设置在该凸出部上。扣针与凸出部为垂直设置。控制柄通过 连接杆连接在套筒的端部上。套筒与扣针以及控制柄为一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针扣功能隐藏式内置的扣针结构,使用时内置的扣针将打孔皮带 锁紧于皮带扣中,可用于各种打孔皮带;具自动扣功能同时该皮带扣具有自动扣的功能, 将带牙的皮带插入皮带扣中,在套筒内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内置扣针压紧并顶住皮带牙,防 止皮带松动。该皮带扣兼具针扣、自动扣两种功能,同时使用内藏式的扣针,使扣针不外显,使 皮带扣造型更变化多样,更时尚美观,由于具两种皮带扣的功能,使该皮带扣具有更多的使 用价值。该款两用扣以简约的风格,采用简单的方框结构,再以为白钢为色,展现出一种休 闲、大方生活方式与品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 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2、3中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皮带扣,包括扣 环1,扣环1的一端部向外延伸成形有皮带连接部2,扣环1和皮带连接部2之间的部分向 下延伸成形有安装销轴3 (销轴3在图2中虚线示出)的安装座4,销轴3上套装有扭转弹 簧5,扭转弹簧5外套装有套筒6,套筒6的中部设有一凸出部9,该凸出部9上垂直设置有 扣针7,套筒6其中一端部设有控制柄8,套筒6与扣针7以及控制柄8为一体,凸出部9也 可与套筒6 —体制作。扣针7抵住扣环1的下表面上,控制柄8通过连接杆10连接在套筒 6的端部上。本技术的使用方式为1、可用于打孔式皮带中,打孔式皮带一端固定在皮带 连接部2上,皮带另一端从扣环1下表面穿过,扳起控制柄8,旋转套筒6带动扣针7旋转, 扣针7与扣环1下表面产生间隙,使得皮带端部穿过扣针7与扣环1下表面之间的间隙,至 使用者感觉适当位置,放下控制柄8,扣针7进入皮带的孔内并牢固抵住扣环1的下表面; 2、也可用于无孔式皮带中,无孔式皮带一般具有锯齿形止动带,将无孔式皮带一端固定在 皮带连接部2上,皮带另一端从扣环1下表面穿过,扳起控制柄8,旋转套筒6带动扣针7旋 转,扣针7与扣环1下表面产生间隙,使得皮带端部穿过扣针7与扣环1下表面之间的间隙, 至使用者感觉适当位置,放下控制柄8,扣针7抵住无孔皮带的锯齿形止动带部分。本技术也可以具有其它的形式变化,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上述实施例 仅仅起到对上述技术保护范围内的示范作用,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 新型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还有很多常规变形和其它实施例,这些变形和实施例都将在本实 用新型待批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新型皮带扣,包括扣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1)的一端部向外延伸成形有皮带连接部(2);扣环(1)和皮带连接部(2)之间的部分向下延伸成形有安装销轴(3)的安装座(4);销轴(3)上套装有扭转弹簧(5);扭转弹簧(5)外套装有套筒(6),套筒(6)的中部设有扣针(7),套筒(6)其中一端部设有控制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皮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针(7)抵住扣环(1) 的下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皮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6)中部设有一凸 出部(9),所述的扣针(7)设置在该凸出部(9)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皮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针(7)与凸出部(9)为垂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皮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柄(8)通过连接杆 (10)连接在套筒(6)的端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皮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6)与扣针(7)以 及控制柄(8)为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皮带扣,包括扣环,扣环的一端部向外延伸成形有皮带连接部;扣环和皮带连接部之间的部分向下延伸成形有安装销轴的安装座;销轴上套装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外套装有套筒,套筒的中部设有扣针,套筒其中一端部设有控制柄。扣针抵住扣环的下表面上。套筒中部设有一凸出部,所述的扣针设置在该凸出部上。扣针与凸出部为垂直设置。控制柄通过连接杆连接在套筒的端部上。套筒与扣针以及控制柄为一体。本技术兼具针扣、自动扣两种功能,同时使用内藏式的扣针,使扣针不外显,使皮带扣造型更变化多样,更时尚美观,由于具两种皮带扣的功能,使该皮带扣具有更多的使用价值。文档编号A44B11/24GK201691190SQ20102021984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张宝聪 申请人:张宝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皮带扣,包括扣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1)的一端部向外延伸成形有皮带连接部(2);扣环(1)和皮带连接部(2)之间的部分向下延伸成形有安装销轴(3)的安装座(4);销轴(3)上套装有扭转弹簧(5);扭转弹簧(5)外套装有套筒(6),套筒(6)的中部设有扣针(7),套筒(6)其中一端部设有控制柄(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聪
申请(专利权)人:张宝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