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985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结构,包括第一E型铁芯、第二E型铁芯、第一级绕线组及第二级绕线组,所述变压器结构用于将外部的输入电源转换成输出电源,其中第一E型铁芯及第二E型铁芯相互接触,且其中一相对应的铁芯臂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封闭磁路。第一级绕线组及第二级绕线组具有绕线及绕线管,绕线缠绕在绕线管上,第一级绕线组及第二级绕线组分别穿设于第一E型铁芯及第二E型铁芯的相对应铁芯臂,从而将第一级绕线组所连接的输入电源转换成连接第二组绕线组的输出电源。所述变压器结构的第一绕线及第二绕线分别穿设于不相邻的铁芯臂上,避免了铁芯臂的尺寸受到限制,从而使整个变压器结构的电气性能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结合两个E型铁芯及两个绕线组 且在两个E型铁芯的相对应铁芯臂之间具有间隙的电感器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开发,对于高电气操作稳定性的高电压电源的需求一直 持续增加中,尤其是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需要高压电源以点亮冷阴极灯管(CCFL),比如 利用变流器。由于目前液晶显示器的发展趋势趋向于大面积及超薄厚度,因此背光模组所需的 变流器亦需缩小厚度。一般变流器主要包括高品质的变压器,通常该变压器是具有铁芯、第 一级绕线及第二级绕线,且第一级绕线及第二级绕线穿设于铁芯上,并由第一级绕线链接 输入电源,经铁芯所形成的封闭磁路,而使第二级绕线产生高电压的输出电源。第一级绕线 及第二级绕线通常设计成分别位于铁芯的相邻铁芯臂上,使得第一级绕线的缠绕方向垂直 于第二级绕线的缠绕方向,以获得高漏感。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在背光模组需要将变压器以直立方式配置时,第一 级绕线所在的铁芯臂之尺寸不可过大,以符合整体液晶显示器超薄厚度的要求,但铁芯臂 的尺寸不可过大使得第一级绕线的绕线匝数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变压器的电气设计。因此,急需一种能将第一级绕线及第二级绕线分别穿设于不同铁芯臂的绕线结 构,以克服铁芯臂尺寸受限制的缺点,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结构,所述变压器结构的第一绕线及第二绕 线分别穿设于不相邻的铁芯臂上,避免了铁芯臂的尺寸受到限制,从而使整个变压器结构 的电气性能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结构,用于将外部的输入电源 转换成输出电源,所述变压器结构包括第一 E型铁芯、第二E型铁芯、第一级绕线组及第二 级绕线组,所述第一 E型铁芯和第二 E型铁芯均具有第一铁芯臂、第二铁芯臂、第三铁芯臂 及第四铁芯臂,所述第一 E型铁芯及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第二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 分别由所述第一 E型铁芯及第二 E型铁芯的第四铁芯臂平行延伸形成,从而形成E字型,所 述第一级绕线组具有第一级绕线管、至少一个第一级绕线及至少两个第一级接点,所述第 一级绕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级绕线管上,且所述第一级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气连接至所述第一 级接点,从而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所述第二级绕线组具有第二级绕线管、至少一个第二级绕 线及至少两个第二级接点,所述第二级绕线缠绕在所述第二级绕线管上,且所述第二级绕 线的两端分别电气连接至所述第二级接点,从而连接所述输出电源,其中,所述第一 E型铁 芯的第二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分别接触所述第二 E型铁芯的第二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所 述第一 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与所述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级绕线管穿设于所述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及第二铁芯臂,所述第二级绕线管穿设于 所述第一 E型铁芯的第三铁芯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变压器结构,用于将外部的输入电 源转换成输出电源,所述变压器结构包括第一 E型铁芯、第二E型铁芯、第一级绕线组及第 二级绕线组,所述第一 E型铁芯和第二 E型铁芯均具有第一铁芯臂、第二铁芯臂、第三铁芯 臂及第四铁芯臂,所述第一 E型铁芯及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第二铁芯臂及第三铁芯 臂分别由所述第一 E型铁芯及第二 E型铁芯的第四铁芯臂平行延伸形成,从而形成E字型, 所述第一级绕线组具有第一级绕线管、至少一个第一级绕线及至少两个第一级接点,所述 第一级绕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级绕线管上,且所述第一级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气连接至所述第 一级接点,从而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所述第二级绕线组具有第二级绕线管、至少一个第二级 绕线及至少两个第二级接点,所述第二级绕线缠绕在所述第二级绕线管上,且所述第二级 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气连接至所述第二级接点,从而连接所述输出电源,其中,所述第一 E型 铁芯的第一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分别接触所述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 所述第一 E型铁芯的第二铁芯臂与所述第二 E型铁芯的第二铁芯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 一级绕线管穿设于所述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及第二铁芯臂,所述第二级绕线管穿设 于所述第一 E型铁芯的第二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再一种变压器结构,用于将外部的输入电 源转换成输出电源,所述变压器结构包括第一 E型铁芯、第二E型铁芯、第一级绕线组及第 二级绕线组,所述第一 E型铁芯和第二 E型铁芯均具有第一铁芯臂、第二铁芯臂、第三铁芯 臂及第四铁芯臂,所述第一 E型铁芯及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第二铁芯臂及第三铁芯 臂分别由所述第一 E型铁芯及第二 E型铁芯的第四铁芯臂平行延伸形成,从而形成E字型, 所述第一级绕线组具有第一级绕线管、至少一个第一级绕线及至少两个第一级接点,所述 第一级绕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级绕线管上,且所述第一级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气连接至所述第 一级接点,从而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所述第二级绕线组具有第二级绕线管、至少一个第二级 绕线及至少两个第二级接点,所述第二级绕线缠绕在所述第二级绕线管上,且所述第二级 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气连接至所述第二级接点,从而连接所述输出电源,其中,所述第一 E型 铁芯的第一铁芯臂及第二铁芯臂分别接触所述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及第二铁芯臂, 所述第一 E型铁芯的第三铁芯臂与所述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三铁芯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 一级绕线管穿设于所述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所述第二级绕线管穿设于所述第一 E 型铁芯的第二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再一种变压器结构,用于将外部的输入电 源转换成输出电源,所述变压器结构包括第一 E型铁芯、第二E型铁芯、第一级绕线组及第 二级绕线组,所述第一 E型铁芯和第二 E型铁芯均具有第一铁芯臂、第二铁芯臂、第三铁芯 臂及第四铁芯臂,所述第一E型铁芯及第二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第二铁芯臂及第三铁芯 臂分别由所述第一 E型铁芯及第二 E型铁芯的第四铁芯臂平行延伸形成,从而形成E字型, 所述第一级绕线组具有第一级绕线管、至少一个第一级绕线及至少两个第一级接点,所述 第一级绕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级绕线管上,且所述第一级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气连接至所述第 一级接点,从而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所述第二级绕线组具有第二级绕线管、至少一个第二级 绕线及至少两个第二级接点,所述第二级绕线缠绕在所述第二级绕线管上,且所述第二级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气连接至所述第二级接点,从而连接所述输出电源,其中,所述第一 E型 铁芯的第一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分别接触所述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 所述第一 E型铁芯的第二铁芯臂与所述第二 E型铁芯的第二铁芯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 一级绕线管穿设于所述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所述第二级绕线管穿设于所述第一 E 型铁芯的第二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再一种变压器结构,用于将外部的输入电 源转换成输出电源,所述变压器结构包括第一 E型铁芯、第二E型铁芯、第一级绕线组及第 二级绕线组,所述第一 E型铁芯和第二 E型铁芯均具有第一铁芯臂、第二铁芯臂、第三铁芯 臂及第四铁芯臂,所述第一 E型铁芯及第二 E型铁芯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结构,用于将外部的输入电源转换成输出电源,所述变压器结构包括:第一E型铁芯、第二E型铁芯、第一级绕线组及第二级绕线组,所述第一E型铁芯和第二E型铁芯均具有第一铁芯臂、第二铁芯臂、第三铁芯臂及第四铁芯臂,所述第一E型铁芯及第二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第二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分别由所述第一E型铁芯及第二E型铁芯的第四铁芯臂平行延伸形成,从而形成E字型,所述第一级绕线组具有第一级绕线管、至少一个第一级绕线及至少两个第一级接点,所述第一级绕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级绕线管上,且所述第一级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气连接至所述第一级接点,从而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所述第二级绕线组具有第二级绕线管、至少一个第二级绕线及至少两个第二级接点,所述第二级绕线缠绕在所述第二级绕线管上,且所述第二级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气连接至所述第二级接点,从而连接所述输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型铁芯的第二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分别接触所述第二E型铁芯的第二铁芯臂及第三铁芯臂,所述第一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与所述第二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级绕线管穿设于所述第二E型铁芯的第一铁芯臂及第二铁芯臂,所述第二级绕线管穿设于所述第一E型铁芯的第三铁芯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程
申请(专利权)人:程品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