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5821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属于运动器械设计技术领域。该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由捡拾钩贴、球拍网、球拍圈、拍杆、球拍柄、捡拾圈贴、球基和羽毛部组成,捡拾钩贴还包括钩层、钩贴基体层和钩贴不干胶层,捡拾圈贴还包括圈层、圈贴基体层和圈贴不干胶层。它通过粘贴于球拍外侧的捡拾钩贴,轻碰羽毛球球基部的捡拾圈贴,轻松捡拾粘有捡拾圈贴的羽毛球,无需弯腰,轻松捡起羽毛球,实现轻松功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属于运动器械设计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羽毛球运动项目作为一种健身运动,在人类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 用。羽毛球拍主要包括球拍网、球拍圈、拍杆、球拍柄以及一些附件;羽毛球主要包括羽毛球 球基、羽毛以及一些附件。羽毛球运动主要是以两个人或多个人在平整的场地中,用自己手中的球拍将飞行 中的羽毛球击打到对方场地中的一项运动。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或是作为一般 性的健身活动,运动者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 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 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羽毛球的结构及尺寸是标准 的,羽毛球拍的结构及尺寸分成年人与儿童两种,仅在尺寸大小上存在不同,因此该项运动 适合各类人群,具有它的广泛性。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少,运动量可根据各人年龄、体 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羽毛球运动集娱乐性、锻炼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因而 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世界各国生活水平差异较大,制造羽毛球运动器械的材料与方法各不相同,木质、 金属质、塑料质或多种混合质均有。总的来说,羽毛球运动器械是朝着美、轻、牢、新、廉方向 发展。美是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华丽而不俗;轻是自重轻、挥拍轻;牢是强度高;新是款式 新、品种多;廉是成本低、竞争力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对羽毛球运动器械的构造进行优 化,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对捡球省力和新颖的要求。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拍,该种羽毛球拍由捡 拾钩贴(1)、球拍网⑵、球拍圈(3)、拍杆(4)、球拍柄(5)组成,捡拾钩贴(1)还包括钩层 (9)、钩贴基体层(10)和钩贴不干胶层(11),其特征在于捡拾钩贴(1)粘贴在球拍圈(3) 的外侧,捡拾钩贴(1)的钩层(9)在粘贴时面向外侧。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该种羽毛球 由捡拾圈贴(12)、球基(13)和羽毛部(14)组成,捡拾圈贴(12)还包括圈层(6)、圈贴基体 层(7)和圈贴不干胶层(8),其特征在于捡拾圈贴(1 粘贴在羽毛球球基(1 靠近羽毛 部(14)的部分,捡拾圈贴(12)的圈层(6)在粘贴时面向外侧。以羽毛球拍网中心为极点, 在球拍网平面内,以背离球拍柄的方向为极轴正方向,极轴正方向为0°方向,极轴绕极点 逆时针转动方向为角度正方向,顺时针方向为角度负方向,捡拾钩贴粘贴在球拍圈的外侧 远离球拍柄的球拍圈士25° 士5°的弧长范围上,捡拾圈贴粘贴在羽毛球球基上部,呈环 形粘贴。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人们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当羽毛球落地后,运动者可 以利用粘贴于球拍外侧的捡拾钩贴及球拍的杆长,无需弯腰,轻碰羽毛球球基部的捡拾圈 贴,轻松捡拾粘有捡拾圈贴的羽毛球。由于捡拾钩贴分布于球拍圈的外侧远离球拍柄的球 拍圈士25° 士5°的弧长范围上,因此,运动者在捡球时,手腕部、手臂部、腰部及肩部均处 于自然放松状态,实现轻松捡拾,不增加运动的其他负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捡拾的羽 毛球及羽毛球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所示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如图1所示,主要由捡拾钩贴⑴、 球拍网⑵、球拍圈(3)、拍杆(4)、球拍柄(5)、捡拾圈贴(12)、球基(13)和羽毛部(14)组 成,捡拾钩贴(1)还包括钩层(9)、钩贴基体层(10)和钩贴不干胶层(11),捡拾圈贴(12) 还包括圈层(6)、圈贴基体层(7)和圈贴不干胶层(8)。其中,以羽毛球拍网中心为极点,在 球拍网平面内,以背离球拍柄的方向为极轴正方向,极轴正方向为0°方向,极轴绕极点逆 时针转动方向为角度正方向,顺时针方向为角度负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捡拾钩贴(1)粘贴 在球拍圈⑶远离球拍柄(5)的球拍圈(3)外侧士25° 士5°的弧长范围上,本实施例为 士25°,捡拾圈贴(1 粘贴在羽毛球球基(1 靠近羽毛部(14)的部分,呈环形粘贴,占一 周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拍,该种羽毛球拍由捡拾钩贴(1)、球拍网O)、球拍圈(3)、 拍杆⑷、球拍柄(5)组成,捡拾钩贴(1)还包括钩层(9)、钩贴基体层(10)和钩贴不干胶 层(11),其特征在于捡拾钩贴⑴粘贴在球拍圈⑶的外侧。2.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该种羽毛球由捡拾圈贴(12)、球基(1 和羽毛部(14)组 成,捡拾圈贴(1 还包括圈层(6)、圈贴基体层(7)和圈贴不干胶层(8),其特征在于捡拾 圈贴(12)粘贴在羽毛球球基(13)靠近羽毛部(14)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捡拾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以羽毛球拍网中心极点,在 球拍网平面内,以背离球拍柄的方向为正方向为极轴正方向,极轴正方向为0°方向,极轴 绕极点逆时针转动方向为角度正方向,顺时针转动方向为角度负方向,捡拾钩贴(1)粘贴 在远离球拍柄(5)的球拍圈(3)外侧士25° 士5°的弧长范围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捡拾圈贴(12)在羽毛球球 基(13)靠近羽毛部(14)的部分,呈环形粘贴,占一周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捡拾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捡拾钩贴⑴的钩层(9)在 粘贴时面向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捡拾圈层(12)的圈层(6) 在粘贴时面向外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属于运动器械设计
该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由捡拾钩贴、球拍网、球拍圈、拍杆、球拍柄、捡拾圈贴、球基和羽毛部组成,捡拾钩贴还包括钩层、钩贴基体层和钩贴不干胶层,捡拾圈贴还包括圈层、圈贴基体层和圈贴不干胶层。它通过粘贴于球拍外侧的捡拾钩贴,轻碰羽毛球球基部的捡拾圈贴,轻松捡拾粘有捡拾圈贴的羽毛球,无需弯腰,轻松捡起羽毛球,实现轻松功能。文档编号A63B49/02GK201823252SQ20102021572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冯永伟, 苏吉星 申请人:南京工程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拍,该种羽毛球拍由捡拾钩贴(1)、球拍网(2)、球拍圈(3)、拍杆(4)、球拍柄(5)组成,捡拾钩贴(1)还包括钩层(9)、钩贴基体层(10)和钩贴不干胶层(11),其特征在于:捡拾钩贴(1)粘贴在球拍圈(3)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吉星冯永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