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259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性能稳定可靠的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五个第一端子、四第二端子和金属外壳。该绝缘座包括有主座体和尾座,第一端子并排镶嵌成型于主座体中,第二端子并排自后向前紧插装于前述主座体中的第一端子槽中;该尾座自下而上插装于该容置凹腔中,第一端子尾端的焊脚部经向下90度折弯后插伸入尾座的第二端子槽中,第二端子尾端的焊脚部经向下90度折弯后插伸入尾座的第三端子槽中,且第一端子的中间连接部为中部窄两端宽的结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性能稳定可靠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是目前广泛使用于个人电脑周边产品的一种热插拔传输介面,该介面在不需要重新开机的情况下即与硬体连结进行资料传输,具有传输性能好的特性,1988年时第一代USB1.1传输介面被推,2000年英特尔则发表USB2.0的正式规格,借此也扩展了可以使用USB传输介面的电脑周边产品种类,如移动硬盘、打印机、鼠标器等。但随着所需进行传输的档案容量日渐增大,USB2.0的传输速度因受限于控制晶片及种种因素而开始不能满足使用时的需求,也因此促进了新一代USB3.0的推出,USB3.0除了维持既往的结构与随插即用的特色,更将应用领域扩及到个人电脑、消费电子商品及移动装置的同步即时传输中,其传输速度更为USB2.0的10倍,并且具有低功耗的优点。因2008年发布的USB3.0标准具有向下兼容的特性,USB3.0的硬件接口设备也必须可兼容现有USB2.0接口器件,并且在原有规格下增加5个端子,从而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但是因为利用添加一组端子来提升传输速度也使得其结构更为复杂,需要多个组件进行组装,不但使连接器的生产组装不便而提升了制造成本,而且现有技术中的USB的主体部分为一个整体,组装在内部的两组端子,都采用嵌入的方式,使得端子的结构须带有倒刺形的尖角,使得端子组内部端子之间的间距变小。两组端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两组端子间的距离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易产生电磁干扰及短路现象,影响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不利于市场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运用简单的改良设计系能有效解决两端子之间容易受电子杂讯干扰而影响高频传输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运用简易的构件组合系能有效简化产品各部件的组装,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各部件之间具有稳定可靠的组装结构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该绝缘座包括有主座体和尾座,该主座体的前侧面一体向前延伸有一舌板,主座体之后侧面内凹形成有一分别向后、向上和向下开口的容置凹腔,主座体中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端子槽,该第一端子槽前端贯穿舌板的底面,第一端子槽的尾端贯穿出容置凹腔;该尾座自下而上插装于该容置凹腔中,该尾座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第二端子槽-->和第三端子槽,且该第二端子槽和第三端子槽均贯穿尾座的上下表面;五个第一端子,它们并排镶嵌成型于主座体中,第一端子前端的抵触部经折弯下沉后露出于舌板的底面,第一端子尾端的焊脚部经向下90度折弯后插伸入尾座的第二端子槽中,并向下伸出第二端子槽;第一端子的中间连接部为中部窄两端宽的结构;四个第二端子,它们并排自后向前紧插装于前述第一端子槽中,第二端子前端的弹性抵触部露出于舌板的底面,并位于前述第一端子之抵触部的后方,与第一端子之抵触部左右交错分布;第二端子尾端的焊脚部经向下90度折弯后插伸入尾座的第三端子槽中,并向下伸出第三端子槽;一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紧包覆于前述绝缘座外,金属外壳的前端开口与绝缘座的舌板组合形成标准的电连接器插口。优选的,所述金属外壳的上壳板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有一尾板,该尾板经向下90度折弯而包覆于绝缘座的尾端面。优选的,所述尾板左右两侧缘分别设置一扣板,对应于金属外壳之左、右两侧板的外壁面上分别设置一刺破成型形成一卡块,该卡块与扣板上的扣孔配合而勾住尾板,防止尾板向后复位变形。优选的,所述主座体的左、右两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横向延伸形成的一定位滑槽和一卡槽,该定位滑槽系前后贯穿主座体的外侧面;对应于该金属外壳的左、右两侧板的内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刺破成型形成的一定位滑块和一卡块;该定位滑块与前述定位滑槽导引配合,该卡块卡勾于前述卡槽中。优选的,所述容置凹腔之左、右两内侧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定位槽,该定位槽向下贯穿出主座体的底面;所述尾座的左、右两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对应自下而上嵌装于该定位槽中。优选的,所述定位凸块上具有一用于与定位槽的内壁面紧配合勾部。优选的,围绕该电连接器插口的四周于金属外壳上设置有多个弹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一是将第一端子镶嵌成型固装于绝缘座中,并将第一端子的中间连接部采用中间窄两端宽的结构设计,藉而可有效加大两端子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少两端子之间的电磁干扰,避免对高频传输的影响,保证产品数据传输之稳定可靠性。其次是其金属外壳的尾板系于金属外壳上一体连接之结构,然后经折弯包覆于绝缘座的尾端面,这样尾板可于金属外壳之同一套模具上成型制作,省去了尾板的制作和组装模具,有利于简化加工工艺,提高生产组装效率;进一步利用尾板上的扣板与金属外壳上的卡块配合组装,更易于保证尾板的组装结构强度,保证产品组装品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再者该尾座系自下而上的紧装配于主座体中,这样可在组装完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后再组装尾座,使尾座的组装更具灵活性和便利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去掉金属外壳后的局部组装立体示图;图4是图3的仰视示图;图5是图3中第一端子位置的截面图;图6是图3中第二端子位置的截面图;图7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绝缘座的分解示放大图。附图标识说明:10、绝缘座         21、抵触部11、主座体         22、中间连接部111、舌板          23、焊脚部112、定位滑槽      30、第二端子113、卡槽          31、弹性抵触部114、容置凹腔      32、中间连接部115、定位槽        33、焊脚部116、第一端子槽    40、金属外壳12、尾座           41、弹片121、定位凸块      42、定位滑块122、勾部          43、卡块123、第二端子槽    44、尾板124、第三端子槽    45、扣板20、第一端子       46、卡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绝缘座10、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和金属外壳40。其中,该绝缘座10包括有主座体11和尾座12,该主座体11的前侧面一体向前延伸有一舌板111,主座体11的左、右两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横向延伸形成的一定位滑槽112和一卡槽113,该定位滑槽112系前后贯穿主座体11的外侧面。以及,主座体11之后侧面内凹形成有一分别向后、向上和向下开口的容置凹腔114,该容置凹腔114之左、右两内侧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定位槽115,如图7,该定位槽115向下贯穿出主座体11的底面。该尾座12自下而上插装于该容置凹腔114中,并于尾座12的左、右两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定位凸块121,该定位凸块121对应嵌装于该定位槽115中,且定位凸块121上具有勾部122,利用该勾部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座,该绝缘座包括有主座体和尾座,该主座体的前侧面一体向前延伸有一舌板,主座体之后侧面内凹形成有一分别向后、向上和向下开口的容置凹腔,主座体中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端子槽,该第一端子槽前端贯穿舌板的底面,第一端子槽的尾端贯穿出容置凹腔;该尾座自下而上插装于该容置凹腔中,该尾座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第二端子槽和第三端子槽,且该第二端子槽和第三端子槽均贯穿尾座的上下表面;  五个第一端子,它们并排镶嵌成型于主座体中,第一端子前端的抵触部经折弯下沉后露出于舌板的底面,第一端子尾端的焊脚部经向下90度折弯后插伸入尾座的第二端子槽中,并向下伸出第二端子槽;第一端子的中间连接部为中部窄两端宽的结构;  四个第二端子,它们并排自后向前紧插装于前述第一端子槽中,第二端子前端的弹性抵触部露出于舌板的底面,并位于前述第一端子之抵触部的后方,与第一端子之抵触部左右交错分布;第二端子尾端的焊脚部经向下90度折弯后插伸入尾座的第三端子槽中,并向下伸出第三端子槽;  一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紧包覆于前述绝缘座外,金属外壳的前端开口与绝缘座的舌板组合形成标准的电连接器插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座,该绝缘座包括有主座体和尾座,该主座体的前侧面一体向前延伸有一舌板,主座体之后侧面内凹形成有一分别向后、向上和向下开口的容置凹腔,主座体中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端子槽,该第一端子槽前端贯穿舌板的底面,第一端子槽的尾端贯穿出容置凹腔;该尾座自下而上插装于该容置凹腔中,该尾座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第二端子槽和第三端子槽,且该第二端子槽和第三端子槽均贯穿尾座的上下表面;五个第一端子,它们并排镶嵌成型于主座体中,第一端子前端的抵触部经折弯下沉后露出于舌板的底面,第一端子尾端的焊脚部经向下90度折弯后插伸入尾座的第二端子槽中,并向下伸出第二端子槽;第一端子的中间连接部为中部窄两端宽的结构;四个第二端子,它们并排自后向前紧插装于前述第一端子槽中,第二端子前端的弹性抵触部露出于舌板的底面,并位于前述第一端子之抵触部的后方,与第一端子之抵触部左右交错分布;第二端子尾端的焊脚部经向下90度折弯后插伸入尾座的第三端子槽中,并向下伸出第三端子槽;一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紧包覆于前述绝缘座外,金属外壳的前端开口与绝缘座的舌板组合形成标准的电连接器插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应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捷仕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