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备用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备用铅酸蓄电池的板栅。
技术介绍
目前,备用铅酸蓄电池的板栅存在着以下两个缺陷:一是板栅上的横筋条密竖筋条疏(横筋条之间的中心距为4-5毫米,竖筋条之间的中心距为12-16毫米),而电流导出方向是顺着竖筋方向的,横筋条只是支撑活性物质,竖筋条主要起导电作用。横筋条密会降低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同时横筋条密则增加了板栅重量、减少了涂膏量,影响极板的放电容量。二是板栅的四个角圆弧半径较小(一般在1-2毫米),在搬运过程中板栅容易变形损坏,而导致极板装配短路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备用蓄电池板栅,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好,极板放电容量大,板栅不易变形损坏,克服因变形损坏导致极板装配短路的现象发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备用蓄电池板栅,包括板栅,设置于板栅上的横筋条、竖筋条,特点是横筋条之间的中心距为8-9毫米,竖筋条之间的中心距为8-10毫米,板栅四角的圆弧半径为7-9毫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增多竖筋条、减少横筋条来提高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同时由于横筋条稀,在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备用铅酸蓄电池板栅,包括板栅,设置于板栅上的横筋条(1)、竖筋条(2),其特征在于:横筋条(1)之间的中心距为8-9毫米,竖筋条(2)之间的中心距为8-10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备用铅酸蓄电池板栅,包括板栅,设置于板栅上的横筋条(1)、竖筋条(2),其特征在于:横筋条(1)之间的中心距为8-9毫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三元,陈幸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天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