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瓶体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3770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瓶体的输送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进瓶组件、输瓶轨道以及输瓶组件,所述输瓶轨道上设有轨道瓶口悬挂部,所述输瓶组件包括一个以上依次排列的用来容置瓶体的瓶体容置腔以及用来带动瓶体容置腔依次与输瓶轨道连通的驱动组件,所述瓶体容置腔的顶部设有瓶口悬挂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等优点,可承接并输送具有悬挂结构的瓶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到食品、制药等包装机械领域,特指一种瓶体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在食品、制药等包装机械行业中,各种各样的药品瓶类盛装容器,例如:西林瓶、安瓿瓶、口服液瓶、输液瓶等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在上述瓶体中,大多数的瓶口比瓶身的直径要小,在输送上述结构瓶体时,只需直接用各种平带传动来实现对瓶体的输送即可,也就是将瓶体置于运动的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表面和瓶底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输送瓶体。然而,当遇到瓶口比瓶身直径大的瓶体时,如果使用常规的输送方式输送就容易导致较严重的“冒瓶”和“倒瓶”现象,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瓶体承接机构以便于输送上述具有悬挂结构的瓶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可承接并输送具有悬挂结构瓶体的用于瓶体的输送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瓶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进瓶组件、输瓶轨道以及输瓶组件,所述输瓶轨道上设有轨道瓶口悬挂部,所述输瓶组件包括一个以上依次排列的用来容置瓶体的瓶体容置腔以及用来带动瓶体容置腔依次与输瓶轨道连通的驱动组件,所述瓶体容置腔的顶部设有瓶口悬挂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体容置腔由底板和呈相对状固定于底板上的两块立板围设而成。所述瓶口悬挂部由两根呈相对布置的悬挂条形成,所述每块立板上固设有一根悬挂条。所述瓶体容置腔的上方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跨设于瓶体容置腔上方并分别与一块立板的顶部相连形成拱状。所述加强筋上设有用来限制瓶体上行距离的限位件。所述立板上设有用来限制瓶体上行距离的限位件。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通风排渣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链轮以及绕设于链轮上的链条,所述瓶体容置腔固定于链条上。所述输瓶轨道的下方设有一根以上的支承条。所述进瓶组件为拨轮或绞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瓶体的输送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可通过将瓶体悬挂于瓶体容置腔上方的瓶口悬挂部,稳定可靠,在-->进瓶组件的作用下,对瓶体进行输送,传送平稳可靠、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输瓶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输瓶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瓶体容置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输瓶轨道;101、轨道瓶口悬挂部;102、支承条;2、输瓶组件;201、瓶体容置腔;202、瓶口悬挂部;203、底板;204、立板;205、链轮;206、瓶体容置腔;207、加强筋;208、通风排渣孔;209、限位件;211、链条;221、悬挂条;3、瓶体;5、进瓶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瓶体的输送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进瓶组件5、输瓶轨道1以及输瓶组件2,输瓶轨道1上设有轨道瓶口悬挂部101,轨道瓶口悬挂部101由两块相对设置的条状板构成。输瓶轨道1的下方设有一根以上的支承条102,以保证两块条状板的间距以利于稳定地悬挂瓶体3。进瓶组件5为拨轮或绞龙,本实施例中以拨轮为例,经拨轮输送来的瓶体3进入到输瓶轨道1中。输瓶组件2包括一个以上依次排列的用来容置瓶体3的瓶体容置腔201以及用来带动瓶体容置腔201依次与输瓶轨道1连通的驱动组件,瓶体容置腔201的顶部设有瓶口悬挂部202。瓶体容置腔201呈长条形,若干个瓶体3依次排列且瓶口朝上的放置于瓶体容置腔201内,瓶口挂设于瓶口悬挂部202上。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链轮205以及绕设于链轮205上的链条211,瓶体容置腔201固定于链条211上。在链轮205的驱动下,链条211带着瓶体容置腔201及瓶体3运动到指定位置,从而依次与输瓶轨道1连通。输瓶过程中,瓶体3经拨轮不断送进至输瓶轨道1上,当一个瓶体容置腔201与输瓶轨道1对接时,驱动机构制动,链条211停止送进。在拨轮的驱动下依靠相邻瓶体3相互挤压送进至该对接的瓶体容置腔201中。完成该瓶体容置腔201的送进后,驱动机构继续工作以驱动下一个瓶体容置腔201与输瓶轨道1对接,如此反复动作以实现输瓶轨道1与输瓶组件2间瓶体3的输送。本实施例中,瓶体容置腔201由底板203和呈相对状固定于底板203上的两块立板204围设而成,瓶口悬挂部202由两根呈相对布置的悬挂条221形成,每块立板204上固设有一根悬挂条221,瓶口挂设于悬挂条221上。本实施例中,瓶体容置腔201的上方设有加强筋207,加强筋207的两端跨设于瓶体容置腔201上方并分别与一块立板204的顶部相连,加强筋207呈拱形,用来防止立板204发生变形。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07上设有用来限制瓶体3上行距离的限位件209,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立板204上设有用来限制瓶体3上行距离的限位件209,该限位-->件209用来保证瓶体3在装入瓶体容置腔201的过程中不会碰到加强筋207,发生破碎现象。本实施例中,底板203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通风排渣孔208,在烘干机等应用中可方便通过通风排渣孔208将瓶体3烘干,也可以将瓶体3破碎产生的碎渣从通风排渣孔208中排出。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瓶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进瓶组件(5)、输瓶轨道(1)以及输瓶组件(2),所述输瓶轨道(1)上设有轨道瓶口悬挂部(101),所述输瓶组件(2)包括一个以上依次排列的用来容置瓶体(3)的瓶体容置腔(201)以及用来带动瓶体容置腔(201)依次与输瓶轨道(1)连通的驱动组件,所述瓶体容置腔(201)的顶部设有瓶口悬挂部(2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瓶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进瓶组件(5)、输瓶轨道(1)以及输瓶组件(2),所述输瓶轨道(1)上设有轨道瓶口悬挂部(101),所述输瓶组件(2)包括一个以上依次排列的用来容置瓶体(3)的瓶体容置腔(201)以及用来带动瓶体容置腔(201)依次与输瓶轨道(1)连通的驱动组件,所述瓶体容置腔(201)的顶部设有瓶口悬挂部(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瓶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容置腔(201)由底板(203)和呈相对状固定于底板(203)上的两块立板(204)围设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瓶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悬挂部(202)由两根呈相对布置的悬挂条(221)形成,所述每块立板(204)上固设有一根悬挂条(22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瓶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容置腔(201)的上方设有加强筋(207),所述加强筋(207)的两端跨设于瓶体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大宇邱永谋刘振宁志高唐岳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