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祥麟专利>正文

抗衰老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2361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衰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含节(螺)旋藻、蛹虫草等原料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又公开了这种药物组合物还可用于化妆品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SOD的提取方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含有节旋藻、蛹虫草、川芎、枸杞等原料提取液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科技文化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正在不断的延长,老年人在人口总数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目前已达1.4亿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进入老龄化国家。 衰老是人体的生理规律不可避免的现象。衰老的进程又受环境、饮食及其自身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等多种因素左右。应用科技手段和方法,探索衰老的发生和演进过程,对一些老年疾病予以防治。衰老发生的机制极为复杂,由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综合作用的多因素所致,我国医药学在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人们为延缓衰老的进程,一直在探索寻求各种防衰老的方法,在众多的方法中,“补品”抗衰是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被世界各国关注的课题。 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在逐渐改变,对饮食营养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结合生理功能改变的特点,制成相应的饮食,以适应年龄的增长需要,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推迟、延缓衰老的目的。 自由基性质活泼,具有极强的氧化反应能力。其数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在细胞内自由基超过一定数量时,机体即产生不良影响和损伤,促使人体衰老。因此,寻觅可清除自由基的物质也是抗衰老的方法之一。 大量的中医典籍,都表明了益气活血在衰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有“元气既虚,必不能达瘀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瘀”的描述。并明确指出补气药与活血药一同应用的良好效果。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组成多种物质,比单一物质的抗衰效果好。气虚血瘀是一种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的本虚标实证,人到老年,必然会有元气不足,五脏之气衰惫之变化,这是衰老的根本机制。因此,对气虚血瘀在衰老过程中的重要机制变化的认识,以及应用益气活血的中草药和菌藻类进行抗衰老的防治作用的研究得到了确定。如能改善气虚血瘀则是抗衰老的又一种万法,对延缓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 《内经》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明确表达了气虚时机体抗病能力不足,免疫功能低下的特点。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发现,多种疾病的虚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都有所降低,这就为免疫功能与中医正气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佐证。老年病多属虚症,这是由于在免疫功能降低的基础上发生的生理性虚症和病理性虚症交织所致。因此,观察免疫功能的改善,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是评价、判断抗衰老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血瘀的机理可以从众多的项目来检测,目前一般认为TXB2(血栓素)与PGE2(前列腺素)的平衡变化能客观反应血小板聚集与血管壁的舒缩情况,血浆TXB2水平升高,可能是血瘀症的重要特症之一,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构成了气血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可见选择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与TXB2、PGE2的平衡关系来说明气虚与血瘀的变化是合理的。 目前市场出售的各种(类)护肤、美容化妆品,种类繁多,不胜枚举,究其作用,一般仅能起到暂时性的润肤作用,有些甚至因其中所含的增白剂等物,还会导致皮炎等副作用发生。本专利技术人认为,单纯以有机化合物或金属物质(单体)成份作为添加剂制成的化妆品膏、霜或乳剂等,最终不能起到保护皮肤,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端与不足。 为解决上列的技术问题与不足,用藻菌及中草药内的多种有效成份(含天然色素)代替化学合成(含染料)物,应用到化妆品生产中,生产藻类和中草药天然提取物系列化妆品(含口红,胭脂,眼影膏,指甲油),对防皱、消炎(座疮)等有显效。 1988年法国著名的施蓝化妆品公司,首先制成螺旋藻化妆品(五个系列产品,霜,眼影膏,洗发香波等),为当时市场上最昂贵的高级化妆品之一。以后日本、美国等也先后制成多种螺旋藻化妆品,所有这些产品中都是直接将螺旋藻作为原料之一,参与配伍。 本专利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将藻类和中草药内的有效营养成份卒取出来,用入化妆品中,既提高了纯度和成份,更提高了使用效果,达到营养保健,美化肌肤的双重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人到老年,必然元气不足,五脏之气衰惫。从“气行则血行”的理论出发,气虚血运行无力可致瘀,因此老年病患者的气虚与血瘀常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气虚血瘀是一种本虚标实证,本虚导致标实,标实使本更虚,往复循环,造成全身性功能减退,以至衰竭。因此,采用藻菌和中草药同时应用,其效果较佳。 1986年本专利技术人与苏州市中医院、解放军100等七家医院合作藻类治疗"急再障"临床试验的同时,美国哈佛医学院的Schwartz和SHKlar研究发现,从颤藻科螺旋藻属Spirulian Turpin的一个未知种名的藻类提取的藻蛋白混合物,对一些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疲劳等功能。亦可用于抗衰老和治疗AIDS病方面。 次年(1987)本专利技术人即着手藻类抗衰老的应用研究,在完成节(螺)旋藻保健食品组合物及其制法(专利公开号CN1113716A)和钝顶节(螺)旋藻Artlirospira(Spirulina)、Platensis藻蓝蛋白及其应用(专利号ZL9410925·X国际专利分类号C07K14/405)都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又经七年多的临床试验、验证,藻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抗衰老效果。此项成果,在99年(北京)国际研讨会上引起德、美等国的广泛兴趣。 本专利技术应用本专利技术人自行选育的节(螺)旋藻和蛹虫草配合川芎、枸杞分解,提取物经临床应用后,表明这些物质对人体的某些衰老症状,具有较明显的改善效果。 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对我国古代养生理伦基础的研究,结合现代应用藻类的抗衰老试验研究成果,运用中医衰老机制学说“益气活血”法抗衰老的临床试验(观察抗衰老作用)。 本专利技术的提取物由多糖类、糖苷、黄酮类等物质组成,既可内服又可外搽涂,可改善免疫功能,血液流变,能提高前列腺素(PGE2)含量,使血栓素(TXB2)下降,和PGE2/TXB2的比值变化;明显减少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胶原蛋白中游离肤或结合肤的烃脯氨酸(HO-PRO)含量增加。 本专利技术的提取物用作外搽(涂)皮肤表面,可促进表皮代谢,延缓角质化的发生(进程)。 本专利技术的原料药物的选择1、藻类节(螺)旋藻1980年2月,本专利技术人将美国赠送的“螺旋藻”进行室内养,完成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后,置于苏州东山建池进行自然条件下工业化生产研究成功(1984年10月通过中科院鉴定)后,同年移放张家港市进一步扩大生产成功(获1986年苏州市科技4等奖),用其制成啤酒(1986年国际雅典藻类会议)被公认为首创。1990年10月在全国家科委主持召开(昆明)首届螺旋藻应用研讨会上,予以介绍,向全国推广。多年来,“螺旋藻”被国际间广泛流传应用误称为螺旋藻Spirulina,此项研究经南京大学曾昭琪教授和德国Tsnang-Pi CHANG研究员合作,应用生化、电镜等检验研究发现应为节旋藻Arthrospira(参见《藻类》1990年60期)。经国家卫生部90年3月批准为我国新食品资源。本专利技术人选育符合《中国药典》90年版,《中国药用孢子植物》等典藉标准。 2、菌类北冬虫夏草(蛹虫草)1987年7月~1990年7月间,本专利技术人先后在山东泰安、甘肃武威,多次采得形态相似、颜色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衰老的药物组合物,它的原料药物基本上含有药学有效量的节旋藻、蛹虫草、川芎和枸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衰老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的(1)节旋藻与蛹虫草1-2∶1-12磨细成80-100目的粉,加10倍量去离子水浸泡24小后煮沸45分钟,过滤。滤渣再加8倍量的去离子水煮沸,过滤,合并2次滤液,加等量酒精,加热至40℃半小时,静置过夜,过滤,沉淀物加5倍量水与等量酒精,过滤。合并2次滤液,为提取液a;(2)节旋藻、川芎、枸杞1-4∶1-3∶1-2加2倍量的磷酸缓冲液PH7.3加入中性蛋白酶1.5置35℃水浴中30分钟后,磁力搅拌30分钟后,置-20℃速冻,待结成冰块后,取出置35℃水浴解冻,再磁力搅拌30分钟,再速冻,解冻,如此循环三次,解冻液置4℃,5000r/15分钟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提取液b;将提取液a与提取液b混合搅拌匀,即为本发明产品的粗提液。2.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的节旋藻、蛹虫草、川芎和枸杞的重量比例为31∶37.8∶18.4∶12.89。3.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可以采用药学上常规的技术和可接受的助剂制备成任一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4.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节旋藻与蛹虫草1-2∶1-12磨细成80-100目的粉,加10倍量去离子水浸泡24小后煮沸45分钟,过滤。滤渣再加8倍量的去离子水煮沸,过滤,合并2次滤液,加等量酒精,加热至40℃半小时,静置过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麟黄檀溪
申请(专利权)人:李祥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