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3608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包括分别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的表层裁片和底层裁片,所述表层裁片和底层裁片的端部之间设有缝合部,该缝合部表面上设有粘合材料层,至少一条缝线依次穿过粘合材料层和缝合部,所述表层裁片的内表面与粘合材料层的上表面粘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合现有成熟缝线缝纫技术和粘合材料的焊接功效,有效减小了缝线的收缩影响,提高了接缝处的洗涤效果,整体视觉效果更好,操作方便,加工容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装加工
,尤其是涉及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
技术介绍
自18世纪缝纫机问世并代替手工缝纫以来,线缝工业缝纫方法一直作为服装加工业中主流的缝制手段。而如今纯棉梭织成衣在日常家庭洗涤过程中,通常会由缝线收缩从而引起接缝褶皱,尤其是引起接缝表面面料褶皱,这样严重影响了成衣接缝外观效果,为改善这一缺陷,公开号为CN1357274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使用热熔性粘合衬带的接缝方法,制成的接缝处具有抗皱效果。虽然其对成衣抗皱接缝具有革命性意义,但其制作过程仍然摆脱不了缝线收缩因素的影响,成衣的接缝处自身尽管平滑,但与其临近的布面处则有许多褶皱。20世纪末期,随着粘合无缝焊接技术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衣物类前所未有的舒适感以及安全感,例如无缝粘合内衣、无缝粘合户外装(冲锋衣、雨衣)等。如今人们将这一技术发展延伸至各种无缝粘合服装的加工领域。如国外专利文献US 7,455,743B2随后公开了单纯使用粘合带焊接的无缝线接缝技术,其制作过程依靠粘合带焊接成接缝,完全避开了缝线收缩的影响。但其实际操作需引入如“超声波”或“热风机”之类的焊接装置或设备,而焊接的接缝,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缺少固件控制,往往缺乏流线感、歪歪扭扭,难以将接缝线条稳定控制,即便借助折叠器之类辅助工具也难以将粘合带导入接缝,其方法可操作性低,难以实现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为摆脱缝线收缩的影响,提升对成衣接缝洗涤后的外观效果,同时保证其稳定操作性及工业化生产,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摆脱缝线收缩的影响,接缝处洗涤后效果更好且稳定性强便于工业化生产的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包括分别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的表层裁片和底层裁片,所述表层裁片和底层裁片的端部之间设有缝合部,该缝合部表面上设有粘合材料层,至少一条缝线穿过粘合材料层和缝合部,所述表层裁片的内表面与粘合材料层的上表面粘合连接。表层裁片和底层裁片的端部通过缝合部连接形成接缝,在缝合部表面设有粘合材料层,通过缝线将粘合材料层和缝合部缝合,其连接结构牢固,使用现有的缝纫工艺便可以实现,缝合后将表层裁片翻折,使其内表面覆盖在粘合材料层的上表面,并通过加热等方式施加能量,使粘合材料层的上表面熔融,浸润至缝线处和表层裁片的内表面内,使其形成一体结构,同时表层裁片将缝线处遮盖,形成无缝表面,接缝处摆脱了缝线的收缩影响,洗涤后外观美观,视觉效果更好。所述的粘合材料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缝合部表面粘合连接,粘合材料熔融后可浸润-->缝合部表面,提高缝合部的耐洗性,并进一步减小缝线收缩的影响。在所述缝合部内设有第二粘合材料层,通过第二粘合材料层的熔融,浸润至其上下的织物内,提高缝合部的耐洗性。所述缝合部表面为所述底层裁片的内表面,底层裁片的端部是压在表层裁片的端部上的,方便缝线以及翻折操作。所述缝合部表面包括所述底层裁片的内表面和所述表层裁片的内表面,可以减小缝合部的高度,使接缝更轻薄。所述缝合部表面为所述表层裁片的内表面,适用于多层裁片缝合的场合,方便操作。所述粘合材料层呈U型,其一侧臂延伸至所述缝合部内,施加能量熔融后可浸润缝合部内各裁片的表面,提高缝合部的耐洗性。所述第二粘合材料层呈U型,其一侧臂延伸至所述缝合部内,施加能量熔融后可浸润缝合部内各裁片的表面,提高缝合部的耐洗性。本技术的优点是:结合现有成熟缝线缝纫技术和粘合材料的焊接功效,有效减小了缝线的收缩影响,提高了接缝处的洗涤效果,整体视觉效果更好,操作方便,加工容易。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1、表面裁片,1a、外表面,1b、内表面,2、底层裁片,2a、外表面,2b、内表面,3、缝合部,4、粘合材料层,4a、上表面,4b、下表面,5、缝线,6、第二粘合材料层,6a、上表面,6b、下表面,7、中间裁片,7a、外表面,7b、内表面,8、缝线9、缝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1所示,一种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由表面裁片1和底层裁片2组成,其中表层裁片1具有外表面1a和内表面1b,底层裁片2具有外表面2a和内表面2b,其中,表层裁片1的端部向其内表面弯折,底层裁片2的端部向其外表面方向弯折,并使弯折处的表层裁片1的外表面1a接触底层裁片2的外表面2a,表层裁片1端部的内表面1b接触底层-->裁片2端部的内表面2b,形成缝合部3,在缝合部3的表面(即底层裁片2的内表面)上设有具上表面4a和下表面4b的粘合材料层4,两条缝线5穿过粘合材料层4和缝合部3,表层裁片1的内表面与粘合材料层4的上表面4a粘合连接。粘合材料层4可为片状或网状结构,片状结构可以加强接缝作用,网状结构可以改善接缝手感以及接缝的透气性。通常选用做粘合材料层可从聚酰胺、聚酯、聚烯烃、聚氨酯以及乙烯-乙酸乙烯类共聚物等热塑性材料或其混合物中取材。缝线在缝合时,可以选择完全穿透底层裁片,也可以不完全穿透底层裁片。实施例2:参阅图2所示,一种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由表面裁片1和底层裁片2组成,其中表层裁片1具有外表面1a和内表面1b,底层裁片2具有外表面2a和内表面2b,其中,表层裁片1的端部向其内表面方向弯折,底层裁片2的端部向其外表面方向弯折,并使弯折处的表层裁片1的外表面1a接触底层裁片2的外表面2a,形成缝合部3,在缝合部3的表面(即底层裁片2的内表面)上设有具上表面4a和下表面4b的粘合材料层4,该粘合材料层4呈U型,底层裁片2的弯折端部位于该粘合材料层4的两侧臂之间,其外表面2a和内表面2b分别与粘合材料层4的下表面粘合连接,两条缝线5穿过粘合材料层4和缝合部3,表层裁片1端部的内表面1b分别与粘合材料4的上表面4a粘合连接。实施例3:参阅图3所示,一种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用于成衣夹圈处,由表面裁片1和底层裁片2组成,表层裁片1具有外表面1a和内表面1b,底层裁片2具有外表面2a和内表面2b,其中,表层裁片1的端部向其内表面弯折,底层裁片2的端部向其外表面方向弯折,并使弯折处的表层裁片1的内表面1b与底层裁片2的内表面2b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形成缝合部3,在缝合部3的表面(即表层裁片1的内表面1b与底层裁片2的内表面2b)上设有具上表面4a和下表面4b的粘合材料层4,两条缝线5穿过粘合材料层4和缝合部3,表层裁片1的内表面与粘合材料层4的上表面4a粘合连接,粘合材料层4的下表面4b与缝合部3的表面粘合连接。实施例4:参阅4所示,一种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用于成衣夹圈处,由表面裁片1和底层裁片2组成,表层裁片1具有外表面1a和内表面1b,底层裁片2具有外表面2a和内表面2b,其中,表层裁片1的端部向其内表面方向弯折,底层裁片2的端部向其外表面方向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包括分别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的表层裁片和底层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裁片和底层裁片的端部之间设有缝合部,该缝合部表面上设有粘合材料层,至少一条缝线依次穿过粘合材料层、缝合部,所述表层裁片的内表面与粘合材料层的上表面粘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包括分别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的表层裁片和底层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裁片和底层裁片的端部之间设有缝合部,该缝合部表面上设有粘合材料层,至少一条缝线依次穿过粘合材料层、缝合部,所述表层裁片的内表面与粘合材料层的上表面粘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材料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缝合部表面粘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缝合部内设有第二粘合材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表面无缝线的成衣接缝,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高张义周立明袁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