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3591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图形及条码识读模组,包括位于顶部的主板组件(12)、设置于主板组件下方的支架(17)、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镜头(163)、配合所述镜头采集图形的CMOS板(14),以及一后支撑板(13),所述CMOS板设置于支架与后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架(17)上设有锁定件(171),所述后支撑板上设置有接插件(131),所述CMOS板上设置供接插件穿设置的槽口(141),所述锁定件与接插件可选择地锁紧;在装配时采用卡接锁紧方式就不需要利用工具,能有效的提高装配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扫描器,尤其是一种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
技术介绍
扫描器是利用光电原理将图形信息或条码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接受的信息的输入设备,常用于图书馆、医院、书店以及超级市场,作为快速登记或结算的一种输入手段,对商品外包装上或印刷品上的条码信息直接阅读,并输入到联机系统中。扫描器的结构通常为以下几部分:光源、接收装置、光电转换部件、译码电路、计算机接口。条码扫描器工作时由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照射到条码符号上面,被反射回来的光经过光学系统成像在光电转换器(CMOS板)上,使之产生电信号,信号经过电路放大后产生一模拟电压,它与照射到条码符号上被反射回来的光成正比,再经过滤波、整形,形成与模拟信号对应的方波信号,经译码器解释为计算机可以直接接受的数字信号。参照图1,是一种普通的扫描器的条码识读模组,其整体呈一箱式构造,其包括位于前端的支架2、设置于所述支架上2的镜头4、设置于所述镜头4内的镜片3,以及位于后端并配合所述镜头4采集图形的CMOS板8,位于顶端用于译码所述图形的译码板6,以及位于译码板6两侧的支撑面板7,其中支架2还包括装饰面板2a以及光源灯板2b,COMS板8上靠近镜头4一侧设置有防尘板10。上述条码识读模组的组装是通过螺钉或其它类似紧固件将各主要构件紧配连接,而常用的螺钉有自攻钉以及牙螺钉等。上述条码识读模组的主要构件之间采用这种紧固方式,在装配时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才能完成工作,另外由于零件之多,会使操作变得很繁琐,不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需要使用工具、能提高装配效率的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包括位于顶部的主板组件、设置于主板组件下方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镜头、配合所述镜头采集图形的CMOS板,以及一后支撑板,所述CMOS板设置于支架与后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架上设有锁定件,所述后支撑板上设置有接插件,所述CMOS板上设置供接插件穿设置的槽口,所述锁定件与接插件可选择地锁紧。所述接插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后支撑板上靠近支架表面的两端。所述槽口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CMOS板的两端与接插件相对应。所述锁定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支架的两个端面上。所述接插件上设有凹槽,所述锁定件设置成梯形凸块,所述梯形凸块与凹槽啮合配接。所述凹槽设置于接插件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进一步包括一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支撑板以及连接两侧支撑板的底板。-->所述两侧支撑板相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支撑板宽度方向贯通延伸的凹槽。所述支架设置有两个接插件,所述接插件与凹槽后部啮合卡接。所述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进一步包括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靠近支撑框架的内侧上设置有两个接插件,所述接插件与凹槽前部啮合卡接。由于在各主要部件之间采用了手动装配的连接结构,因此使得扫描器的识读模组在装配及拆卸过程中很少利用工具,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在维修时,各部件之间的拆卸也是相当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条码识读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条码识读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中条码识读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下面结合附图作详细描述:参照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图形及条码识读模组11,其整体呈一箱式构造,包括位于顶端的主板组件12、位于后端的后支撑板13,位于前端的照明灯板组件16以及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支撑板19a及底板19b组装而成。进一步参照图3所示,照明灯板组件16包含了装饰面板161,光源灯板162,以及支撑于装饰面板161与光源灯板162之间的镜头163,光源灯板162上设置有多个照明灯168。其中两个侧支撑板19a与底板19b一体设置构成一支撑框架19,侧支撑板19a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设有沿支撑板宽度方向贯通延伸的凹槽191。装饰面板161上相对光源灯板162的内侧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接插件161a,可滑动地与侧支撑板19a凹槽191的前部啮合卡接。一用于支撑镜头163的塑料支架17配接于两侧支撑板19a之间,其包括两个接插件172设置于靠近镜头163的侧面上,接插件172可滑动地与侧支撑板19a凹槽191后部啮合卡接;这样装饰面板161、光源灯板162、以及塑料支架17可依次配接于两个侧支撑板19a之间。位于塑料支架17后侧的COMS板14两端分别设置有槽口141,位于COMS板14后侧的后支撑板13上设置有两个垂直于COMS板14平面的接插件131,该接插件131向塑料支架17方向延伸,且槽口141的设置高度与接插件131的高度相匹配。另外,塑料支架17靠近COMS板14的左右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锁定件,设锁定件171构造成梯形凸块,该梯形凸块用于与设置于接插件131内侧面凹槽131a相啮合。装配时,将后支撑板13的两个接插件131分别穿过COMS板14两端的槽口141,这样COMS板14就配接于后支撑板13上,且COMS板14相对支撑板13的左右运动被限制。接插件131穿过槽口141后,将设置于其末端部内表面的凹槽131a与塑料支架17的梯形凸块啮合锁定。这样,塑料支架17将位于其后侧的COMS板14及后支撑板13连接成一体,并且通过塑料支架17的前端的接插件161与侧支撑板19a的凹槽191的配接,将位于塑料支架17后侧的COMS板14、支撑板13、以及位于塑料支架17的前侧的光源灯板162、装饰面板161连接于支撑框架19上而形成一整体结构,最后将主板组件12用紧固件安装于顶部而形成一整体的箱式结构。在整个配接过程中,很少利用到工具,因此配接迅速且连接可靠-->稳定。由于采用上述的快速装配的连接结构,因此,在维修时需要拆卸各个部件,也是非常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包括位于顶部的主板组件(12)、设置于主板组件下方的支架(17)、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镜头(163)、配合所述镜头采集图形的CMOS板(14),以及一后支撑板(13),所述CMOS板(14)设置于支架(17)与后支撑板(1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7)上设有锁定件(171),所述后支撑板上设置有接插件(131),所述CMOS板上设置供接插件穿设置的槽口(141),所述锁定件与接插件可选择地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包括位于顶部的主板组件(12)、设置于主板组件下方的支架(17)、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镜头(163)、配合所述镜头采集图形的CMOS板(14),以及一后支撑板(13),所述CMOS板(14)设置于支架(17)与后支撑板(1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7)上设有锁定件(171),所述后支撑板上设置有接插件(131),所述CMOS板上设置供接插件穿设置的槽口(141),所述锁定件与接插件可选择地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131)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后支撑板上靠近支架(17)表面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141)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CMOS板(14)的两端与接插件(131)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71)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支架(17)的两个端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形或条码识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彬吴冬周邱有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