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瓶机制品底部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3462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瓶机制品底部脱模机构,包括模具架,模具架上安装左动模板、右动模板和底模板,左动模板上安装左动模,右动模板上安装右动模,底模板上安装底模,所述左、右动模上部固定限位板,限位板与底模板或底模的侧壁相配合,左、右动模的模口部位安装扣瓶装置,所述扣瓶装置包括在左动模和右动模上各制有腔室,每个腔室内分别设置压缩弹簧和卡口推板,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动模板和卡口推板相顶触,所述卡口推板上安装卡口,卡口与塑料瓶的瓶口相配合,开模状态时卡口露出左、右动模,卡口露出长度大于所述限位板的限位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全自动脱模,无需人工取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瓶机制品底部脱模机构,属于塑料机械

技术介绍
以PET等塑料为原料,采用注拉吹加工矿泉水瓶、可乐瓶等饮料瓶,其瓶底一般为四爪(分四个部分)或者五爪(分五个部分),现有吹瓶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模加工2只或者3只、4只塑料瓶,有些达到6只,即所谓一出二,一出三……,一模加工2只、3只、4只塑料瓶,加工时就不便使用手工从模具中取出瓶子,只有依靠自动脱模,所述自动脱模是在吹瓶机模具的上方安装顶出机构,当塑料瓶拉吹成型,接着模具开模后,顶出机构推动塑料瓶口,使塑料瓶向推动方向倒出脱离模具,这对于四星塑料瓶底容易推出自动脱落,如果是五星瓶底(五爪)与模具的底模卡得牢,推出后的塑料瓶仍然会挂在底模上不能完全脱落。因此,现有技术加工五星瓶底的塑料瓶只有靠手工取瓶,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动模开模时扣瓶装置扣住瓶口,同时底模向上移动,使底模与塑料瓶底首先互相分离实现自动脱模,改变手工操作方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吹瓶机制品底部脱模机构。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吹瓶机制品底部脱模机构,包括模具架,模具架上安装左动模板、右动模板和底模板,左动模板上安装左动模,右动模板上安装右动模,底模板上安装底模,所述左、右动模上部固定限位板,限位板与底模板或底模的侧壁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左、右动模的模口部位安装扣瓶装置,所述扣瓶装置包括在左动模和右动模上各制有腔室,每个腔室内分别设置压缩弹簧和卡口推板,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动模板和卡口推板相顶触,所述卡口推板上安装卡口,卡口与塑料瓶的瓶口相配合,开模状态时卡口露出左、右动模,卡口露出长度大于所述限位板的限位长度。本技术的特点是在现有吹瓶机的左、右动模的模口部位安装了扣瓶装置,所述扣瓶装置包括在左、右动模上制有腔室,腔室内设置压缩弹簧和卡口推板,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动模板和卡口推板相顶触,所述卡口推板上安装卡口,卡口与塑料瓶的瓶口相配合,而且在开模状态时卡口露出左、右动模,卡口露出长度大于所述限位板的限位长度,因此开模过程中,左、右动模板开始移动直至移动了限位板的限位长度时,卡口由于受到压缩弹簧的回复力作用始终保持紧扣塑料瓶口,而此时底模开始向上移动与制品底部相脱离,实现了开模时自动脱模,最后卡口才脱离塑料瓶口,完成了整个脱模过程。这样由吹瓶机实现全自动脱模,无需人工取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该脱模机构不需要另置动力,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所述压缩弹簧内有导向杆,导向杆安装在卡口推板上;有了导向杆避免压缩弹簧弯曲,伸缩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吹瓶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开模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底模上升(即脱模)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吹瓶机制品底部脱模机构,包括模具架9,模具架9上安装左动模板13、右动模板11和底模板8,左动模板13上安装左动模14,右动模板11上安装右动模12,底模板8上安装底模10,所述左、右动模14、12上部固定限位板7,限位板7与底模板8或底模10的侧壁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左、右动模14、12的模口部位安装扣瓶装置,所述扣瓶装置包括在左、右动模14、12上制有腔室,腔室内设置压缩弹簧4和卡口推板2,压缩弹簧4两端分别与动模板和卡口推板2相顶触,所述卡口推板2上安装卡口1,卡口1与塑料瓶15的瓶口相配合,开模状态时卡口1露出左、右动模14、12,露卡口1出长度H大于所述限位板7的限位长度L。本技术的特点是在现有吹瓶机的左、右动模板14、12的模口部位安装了扣瓶装置,所述扣瓶装置包括在左、右动模14、12上制有腔室,腔室内设置压缩弹簧4和卡口推板2,压缩弹簧4两端分别与动模板和卡口推板2相顶触,所述卡口推板2上安装卡口1,卡口1与塑料瓶15的瓶口相配合,而且在开模状态时卡口1露出左、右动模14、12,露出长度H大于所述限位板7的限位长度L,因此开模过程中,左、右动模板14、12开始移动直至移动了限位板7的限位长度L时,卡口1由于受到压缩弹簧4的回复力作用始终保持紧扣塑料瓶口,而此时底模10开始向上移动实现了制品底部自动脱模,最后卡口1才脱离塑料瓶口,完成了整个脱模过程。这样由吹瓶机实现全自动脱模,无需人工取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该脱模机构不需要另置动力,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所述压缩弹簧4内有导向杆3,导向杆3安装在卡口推板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吹瓶机制品底部脱模机构,包括模具架(9),模具架(9)上安装左动模板(13)、右动模板(11)和底模板(8),左动模板(13)上安装左动模(14),右动模板(11)上安装右动模(12),底模板(8)上安装底模(10),所述左、右动模(14、12)上部固定限位板(7),限位板(7)与底模板(8)或底模(10)的侧壁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左、右动模(14、12)的模口部位安装扣瓶装置,所述扣瓶装置包括在左动模(14)和右动模(12)上各制有腔室,每个腔室内分别设置压缩弹簧(4)和卡口推板(2),压缩弹簧(4)两端分别与动模板和卡口推板(2)相顶触,所述卡口推板(2)上安装卡口(1),卡口(1)与塑料瓶(15)的瓶口相配合,开模状态时卡口(1)露出左、右动模(14、12),卡口(1)露出长度(H)大于所述限位板(7)的限位长度(L)。

【技术特征摘要】
1.吹瓶机制品底部脱模机构,包括模具架(9),模具架(9)上安装左动模板(13)、右动模板(11)和底模板(8),左动模板(13)上安装左动模(14),右动模板(11)上安装右动模(12),底模板(8)上安装底模(10),所述左、右动模(14、12)上部固定限位板(7),限位板(7)与底模板(8)或底模(10)的侧壁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左、右动模(14、12)的模口部位安装扣瓶装置,所述扣瓶装置包括在左动模(14)和右动模(1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玛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