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电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34227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省电照明装置,其包括上壳体、与上壳体组装在一起的底盖、照明模块以及定位构件。照明模块配置于上壳体与底盖之间,且照明模块是由底盖机械地支撑。定位构件配置于照明模块上,其中照明模块与底盖的相对位置是由定位构件维持。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照明模块是通过底盖机械地支撑,所以照明模块的安装以及更换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省电照明装置,特别是特别一种具有取代型照明模块(substituted lighting module)的T-BAR照明装置(T-bar lightingapparatus)。
技术介绍
在大多数办公室中,通常会使用具有多个荧光灯管(fluorescent tube)的T-BAR照明装置。图1是现有习知T-BAR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习知的T-BAR照明装置100包括一上壳体110、一底盖120、多个灯管固定器130、多个荧光灯管140、一安定器(ballast unit)150、一连接器160以及多个簧片170。底盖120经由安装于上壳体110上的簧片170与上壳体110组装在一起。灯管固定器130安装于上壳体110的表面上,并与安定器150以及连接器160电性连接。如图1中所示,荧光灯管140与灯管固定器130组装在一起,并与灯管固定器130电性连接,以使得荧光灯管140位于上壳体110与底盖120之间。详言之,底盖120包括用于反射自荧光灯管140所发射的光线的多个反射片122以及与反射片122组装在一起的多个隔板(partition)124。由于具有荧光灯管140的现有习知T-BAR照明装置100的电源消耗相当高,所以许多使用者倾向于使用其他较为节能的照明模块来取代荧光灯管140。然而,其他较为节能的照明模块在安装上会浪费许多时间且安装费用不低。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T-BAR照明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简易且成本低廉的省电照明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省电照明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省电照明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通过底盖机械地支撑照明模块,而使照明装置能够十分容易且快速地安装及更换,非常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省电照明装置,其包括上壳体、与上壳体组装在一起的底盖、照明模块以及定位构件(positioning member)。照明模块配置于上壳体与底盖之间,且照明模块是由底盖机械地支撑。定位构件配置于照明模块上,其中照明模块与底盖的相对位置是由定位构件维持。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上壳体以及底盖构成T-BAR照明装置的壳体(casing)。-->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底盖包括框架、与框架组装在一起的多个反射片以及与反射片以及框架组装在一起的多个隔板,其中照明模块是由反射片机械地支撑。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更包括与上壳体组装在一起的多个簧片,其中底盖经由簧片与上壳体组装在一起。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更包括配置于上壳体上的多个虚拟灯管固定器以及与虚拟灯管固定器电性连接的电源供应单元。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电源供应单元包括配置于上壳体上的虚拟安定器以及配置于上壳体上的连接器,其中虚拟安定器电性连接于虚拟灯管固定器与连接器之间。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更包括连接于上壳体与底盖之间的第一固定构件(fixing member),其中底盖能够经由第一固定构件而悬挂于上壳体下方。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更包括连接于上壳体与照明模块之间的第二固定构件,其中照明模块能够经由第二固定构件而悬挂于上壳体下方。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照明模块包括电路板、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配置于电路板上的光学薄膜,其中发光二极管光源配置于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光源位于电路板与光学薄膜之间,且定位构件配置于光学薄膜上。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电路板包括金属核心印刷电路板(metal-core printed circuit board,MCPCB)。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光学薄膜包括扩散片(diffusionplate)或棱镜片(prism plate)。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照明模块更包括配置于电路板上的散热片(heat sink),使得散热片与发光二极管光源配置于电路板的两个相对侧处。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照明模块更包括粘着于电路板与光学薄膜之间的连接构件。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照明模块更包括配置于电路板与光学薄膜的间的散热片,且散热片具有对应于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透光开口(light-transmitting opening)。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照明模块更包括粘着于电路板与散热片之间的第一连接构件以及粘着于散热片与光学薄膜之间的第二连接构件。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照明模块是由底盖机械地支撑以与上壳体接触,使该照明模块被夹于该上壳体与该底盖之间。前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的照明模块包括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OLED)模块或配置有至少一冷阴极荧光灯具(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的模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省电照明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的照明模块是通过底盖机械地支撑,所以照明模块的安装以及更换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综上所述,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省电照明装置,其包括上壳体、与上壳体组装在一起的底盖、照明模块以及定位构件。照明模块配置于上壳体与底盖之间,且照明模块是由底盖机械地支撑。定位构件配置于照明模块上,其中照明模块与底盖的相对位置是由定-->位构件维持。本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习知T-BAR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至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照明模块被组装于T-BAR照明装置上的示意图。图5A以及图5B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两个照明模块的剖面示意图。100:现有习知T-BAR照明装置 100’:省电照明装置110:上壳体                120:底盖122:反射片            124:隔板126:框架              130:灯管固定器140:荧光灯管          150:安定器160:连接器            170:簧片180:第一固定构件      190:第二固定构件200、200’:照明模块   210:电路板220:发光二极管光源    230:光学薄膜240:散热片            242:透光开口250:连接构件          250a:第一连接构件250b:第二连接构件     300:定位构件P:突起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省电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上壳体以及与该上壳体组装的一底盖,该上壳体以及该底盖构成一T-BAR照明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T-BAR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照明模块,被配置于该上壳体与该底盖之间,其中该底盖机械地支撑该照明模块;以及一定位构件,配置于该照明模块上,其中该照明模组与该底盖的相对位置是由该定位构件维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电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上壳体以及与该上壳体组装的一底盖,该上壳体以及该底盖构成一T-BAR照明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T-BAR照明装置还包括:一照明模块,被配置于该上壳体与该底盖之间,其中该底盖机械地支撑该照明模块;以及一定位构件,配置于该照明模块上,其中该照明模组与该底盖的相对位置是由该定位构件维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盖包括:一框架;多个反射片,与该框架组装;以及多个隔板,与该些反射片以及该框架组装;其中该些反射片机械地支撑该照明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个簧片,与该上壳体组装,其中该底盖经由该些簧片与该上壳体组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个虚拟灯管固定器,配置于该上壳体上;以及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照明模块及该虚拟灯管固定器电性连接,其中该电源供应单元包括一虚拟安定器,配置于该上壳体上,以及一连接器,配置于该上壳体上,其中该虚拟安定器电性连接该虚拟灯管固定器与该连接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电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一固定构件以及一第二固定构件,该第一固定构件连接该上壳体与该底盖,其中该底盖经由该第一固定构件而悬挂于该上壳体下方,该第二固定构件连接该上壳体与该照明模块,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贵
申请(专利权)人:太一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