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旭怀专利>正文

一种双头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3343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头餐具,其在结构上包括手炳、勺体以及叉体,其中,该手柄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该勺体包括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该勺体的外表面凸设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与该手柄的第一端部连接成为一整体,该叉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其中,该叉体的后端部与该手柄的第二端部连接成为一整体。借助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随时互换使用勺体和叉体,实现喝汤和叉取食物只使用一种餐具的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吃饭用的餐具,更具体而言是指一种双头餐具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吃饭时,一般都用筷子,筷子夹菜,吃饭很方便,但是不能舀汤喝,而且也不易夹起很滑的东西,而普通的叉子吃饭也很方便,但是在需要舀汤喝时却只能换汤匙,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的餐桌上经常会准备好上述两种餐具,以方便人们的使用。传统的汤钥以及餐叉等餐具在某些场合实际使用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在户外野餐需要用到上述餐具时,才会发现餐具准备不全,不是少了餐叉就是少了汤勺,以至不能喝汤或者叉取食物,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餐具,其手柄的一端连接有勺体,另一端连接有叉体,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随时互换使用勺体和叉体,实现喝汤和叉取食物只使用一种餐具的效果。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双头餐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头餐具,包括手炳、勺体以及叉体,其中,该手柄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该勺体包括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该勺体的外表面凸设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与该手柄的第一端部连接成为一整体,该叉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其中,该叉体的后端部与该手柄的第二端部连接成为一整体。对应该连接部的位置处与该勺体的内表面向其外表面设有多个通孔,该叉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设有多条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结构上包括手炳、勺体以及叉体,其中,该手柄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该勺体包括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该勺体的外表面凸设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与该手柄的第一端部连接成为一整体,该叉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其中,该叉体的后端部与该手柄的第二端部连接成为一整体。借助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随时互换使用勺体和叉体,实现喝汤和叉取食物只使用一种餐具的效果,并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子,一种双头餐具,包括手炳10、勺体20以及叉体30,其中,该手柄10具有第一端部11以及第二端部12,该勺体20包括内表面21以及外表面22,该勺体20的外表面22凸设有一连接部221,该连接部221与-->该手柄10的第一端部11连接成为一整体,该叉体30包括上表面31、下表面32、前端部33以及后端部34,其中,该叉体30的后端部34与该手柄10的第二端部12连接成为一整体。进一步,对应该连接部211的位置处与该勺体20的内表面21向其外表面22设有多个通孔23,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可以借助该多个通孔23将盛在勺体20内的汤或粥倒出一部分,方便人们食取。该叉体30的上表面31与下表面32之间设有多条缺口35,本技术要实现的是,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随时互换使用勺体和叉体,实现喝汤和叉取食物只使用一种餐具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头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炳、勺体以及叉体,其中,该手柄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该勺体包括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该勺体的外表面凸设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与该手柄的第一端部连接成为一整体,该叉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其中,该叉体的后端部与该手柄的第二端部连接成为一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炳、勺体以及叉体,其中,该手柄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该勺体包括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该勺体的外表面凸设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与该手柄的第一端部连接成为一整体,该叉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旭怀
申请(专利权)人:钟旭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