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偏心块振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233195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偏心块振动系统,包括振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与主动齿轮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的主动齿轮和与从动齿轮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且传动比为1;主动齿轮轴上的偏心块I与从动齿轮轴上上的偏心块II在水平方向的相位角为18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过程中两个偏心块刚好抵消各自对振动机械产生的水平力,因此也消除在其它方向的分力,二者合力始终位于竖直方向,适用于对于水平力要求较为严格的摊铺机上应用,能够消除振动过程中产生的水平力和其它非竖直分力的不利影响,利于保证所摊铺路面质量的提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振动机械本身使用寿命的延长,降低故障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振动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双偏心块振动系统
技术介绍
振动机械是指使振动部位沿直线或曲线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由于振动机械在各个领域都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建筑施工领域,比如铺筑道路时的摊铺机,振动机械的振动频率、振动力是保证道路铺筑的质量保证。现有技术中,路面摊铺机的振动组件均为偏心振动,振动块在转动过程中,随着转动角度的大小,会产生水平力或者其它非竖直分力,造成驱动动力效率的浪费;而对于对于偏重于垂直力的摊铺机械来说,水平振动会对振动表面产生水平或者非垂直分力,影响振动质量,水平力的存在及不断变化将对摊铺机速度的恒定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摊铺机这种对于竖直方向振动要求较高的机械,振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水平力及非竖直分力,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所摊铺路面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偏心块振动系统,适用于对于水平力要求较为严格的摊铺机上应用,能够消除振动过程中产生的水平力和其它非竖直分力,利于保证所摊铺路面质量的提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振动机械本身使用寿命的延长,降低故障率。本技术的一种双偏心块振动系统,包括振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轴、从动齿轮轴、与主动齿轮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的主动齿轮和与从动齿轮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且传动比为1;主动齿轮轴上设置偏心块I,从动齿轮轴上设置偏心块II,所述偏心块I与偏心块II在水平方向的相位角为180°。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马达和用于驱动液压马达的液压泵,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轴传动配合;进一步,所述液压泵出口通过单向阀连通于液压马达入口,液压马达出口连通液压泵入口,液压泵出口与液压马达并联设置溢流阀I;所述液压泵入口设有补液系统,所述补液系统包括补液泵和油箱I,所述补液泵入口通过滤油器连通油箱I,出口通过补液管线连通于液压泵入口,补液泵出口与补液管线并联设置溢流阀II,溢流阀II出液口连通于一油箱II;进一步,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齿轮箱,所述主动齿轮轴和从动齿轮轴在圆周方向转动配合担在齿轮箱内;进一步,所述偏心块I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主动齿轮轴,偏心块II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从动齿轮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的双偏心块振动系统,采用水平相-->位角为180°的两个偏心块结构,并且传动比为1,转动过程中两个偏心块刚好抵消各自对振动机械产生的水平力,因此也消除在其它方向的分力,二者合力始终位于竖直方向,适用于对于水平力要求较为严格的摊铺机上应用,能够消除振动过程中产生的水平力和其它非竖直分力的不利影响,利于保证所摊铺路面质量的提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振动机械本身使用寿命的延长,降低故障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双偏心块振动系统,包括振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轴4、从动齿轮轴3、与主动齿轮轴3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的主动齿轮6和与从动齿轮轴3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的从动齿轮5,所述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5相互啮合且传动比为1;主动齿轮轴4上设置偏心块I2,从动齿轮轴3上设置偏心块II1,所述偏心块I2与偏心块II1在水平方向的相位角为180°。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马达10和用于驱动液压马达10的液压泵18,液压马达10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轴4传动配合;如图所示,液压泵18在发动机19的驱动下为液压马达10提供能源,液压马达10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8与主动齿轮轴4传动配合;采用液压马达10驱动,可通过调整液压泵18的打液量和打液压力,实现液压马达10转速的调整,可以对振动频率和振动惯性(振动力)进行调节,针对不同的摊铺介质与摊铺厚度,调整最佳振动频率和振动惯性(振动力),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路面。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泵18出口通过单向阀9连通于液压马达10入口,液压马达10出口连通液压泵18入口,液压泵18出口与液压马达10并联设置溢流阀I11;所述液压泵18入口设有补液系统,所述补液系统包括补液泵16和油箱I12,所述补液泵16入口通过滤油器14连通油箱I12,出口通过补液管线17连通于液压泵18入口,补液泵16出口与补液管线17并联设置溢流阀II15,溢流阀II15出液口连通于一油箱II13;溢流阀I11用来调节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图中的补液泵16是用于向系统的低压管道补油,以补充泄漏量,并可在低压管道中建立一定的低压,改善液压泵的吸入性能,防止气蚀现象和空气渗入系统;同时通过补油降低系统温度;溢流阀II15用来调节补液泵16的压力。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齿轮箱7,所述主动齿轮轴4和从动齿轮轴3在圆周方向转动配合担在齿轮箱7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偏心块I2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主动齿轮轴4,偏心块II1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从动齿轮轴3;偏心块是可拆卸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选择不同质量的偏心块,从而达到调整振动力的目的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偏心块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轴、从动齿轮轴、与主动齿轮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的主动齿轮和与从动齿轮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且传动比为1;主动齿轮轴上设置偏心块Ⅰ,从动齿轮轴上设置偏心块Ⅱ,所述偏心块Ⅰ与偏心块Ⅱ在水平方向的相位角为1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偏心块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轴、从动齿轮轴、与主动齿轮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的主动齿轮和与从动齿轮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且传动比为1;主动齿轮轴上设置偏心块Ⅰ,从动齿轮轴上设置偏心块Ⅱ,所述偏心块Ⅰ与偏心块Ⅱ在水平方向的相位角为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偏心块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马达和用于驱动液压马达的液压泵,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轴传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偏心块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出口通过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天洪甘信富罗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