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326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适应于胆汁反流性胃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它基本上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柴胡  500~600      枳实  500~600    木香  500~600陈皮  500~600      清半夏520~580    蒲公英800~850山楂炒焦500~600  焦槟榔300~360    鸡矢藤  500~600党参  300~400      延胡索300~400    六神曲炒500~60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中药材均为中国药典收集的品种。经临床试验,用于胆汁返流性胃炎〔20例〕临床痊愈7例〔35%〕,显效6例〔30%〕,总有效率〔18/20〕90%;非溃疡性消化不良〔16例〕痊愈7例〔43.8%〕,显效6例〔37.5%〕,总有效率〔15/16〕93%,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经动物试验,无明显毒性反应,已被批准作为中药三类新药用于临床试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适应于胆汁反流性胃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肝主疏泄,胃主受纳。肝气疏泄调达则胃气和降,传化正常,出入有序,使之能受纳腐熟水谷而降浊阴之气。胃喜通利而恶壅滞,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不降则滞,传化失常则壅滞成病。故叶天士说“胃宜降则和”。只有保持胃的舒畅通降之性,才能奏其受纳腐熟之功。若忧思恼怒,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病邪客于肝经,使肝之气机受阻,脉络不畅,累及脾胃;或酒食过度,伤及肝胃;致使肝失疏泄调达之性,胃失润降下行之功,气滞证便随之而生。胸肋乃肝之分野,气郁伤肝,肝气横逆,连及胃腑,气机郁滞则出现胸闷,胸脘胁肋胀满,甚则疼痛。胃失和降,气逆上冲故见暖气呃逆,反胃嘈杂,恶心呕吐。胃失通降,传导失司,水谷之海壅积不行,则无以受纳,故纳差,不欲饮食,甚则饮食积滞内腐酿酸,而见暧腐吞酸,气滞食积之初尚未化热者,则见苔白,郁久化热者,则见苔黄,苔腻乃食积之象,脉弦乃气郁或疼痛之症。现有技术中未检索出对上述病机有良好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的中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上述胃病有良好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基本上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柴胡 500~600 枳实 500~600 木香 500~600 陈皮 500~600 清半夏 520~580 蒲公英 800~850 山楂 炒焦 500~600 焦槟榔 300~360 鸡矢藤 500~600 党参 300~400 延胡索 300~400 六神曲炒 500~60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孝乐朱丹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弘益医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