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气流辅助起卷的无芯纸卷复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712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以气流辅助起卷的无芯纸卷复卷机,其主要特点是在复卷下辊的上方设置有朝下吹风的风管,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不大于10毫米,在复卷上辊的辊体内分布有多条气流通道,在辊体表面分布有多组吸气口,每组吸气口沿着辊体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排或多排,各组吸气口分别与辊体内的各条气流通道连通,在靠近复卷上辊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吸风罩,随着复卷上辊的旋转,辊体内的各条气流通道轮流与吸风罩的吸风口连通和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起卷到复卷完毕的整个复卷过程都不需要依赖助卷板的支撑,也无需改变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具有起卷可靠性高、复卷稳定、纸卷芯部的松紧度均匀、不会在纸卷的表面压出压痕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复卷机,特别是可用于生产无芯纸卷的复卷机。
技术介绍
无芯纸卷的特点是纸卷的中间没有卷轴。现有的复卷机在复卷这类纸卷的时候借助一块助卷板来完成起卷过程。例如专利号为94101338.3、名称为“具有在卷绕过程中支持卷筒的表面,用于带材卷筒无芯卷绕的改进的重复卷绕机”的专利,其所公开的复卷机在起卷阶段将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此专利中称为“卷绕滚轮1、3”)临时靠拢在一起,并且依靠一块助卷板(此专利中称为“支持表面21”)将纸张头部从复卷下辊铲起,如此才能实现起卷,起卷后还需将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复位至正常位置才能继续复卷。这种依赖助卷板起卷的复卷机存在以下问题:1、从起卷到正常复卷的过程中必须改变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导致纸卷在复卷的初期受力不稳定,容易造成复卷失败;2、在复卷的初期依靠助卷板支撑纸卷,容易造成纸卷受力不均匀,导致纸卷芯部的卷绕松紧度严重不均匀(俗称“花芯”),严重影响纸卷的后续加工和成品质量;3、复卷下辊一边高速旋转一边移动,并且必须精确控制复卷下辊的移动距离,这样势必增加了机构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4、助卷板的前端需要做成梳齿型,而且梳齿的齿端插入开设在复卷下辊圆柱面上的环槽内,而复卷下辊圆柱面上的环槽会在纸卷的表面压出明显的压痕,严重影响纸卷产品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气流辅助起卷的无芯纸卷复卷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以气流辅助起卷的无芯纸卷复卷机包括相互平行的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纸张绕在复卷上辊上并且从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中经过,在复卷下辊的上方设置有朝下吹风的风管,特别地,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不大于10毫米,在复卷上辊的辊体内分布有多条气流通道,多条气流通道沿着辊体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每一条气流通道连通至辊体表面的一组吸气口,同一条气流通道所连通的一组吸气口在辊体表面排列成一排或多排,每一排吸气口沿着辊体的长度方向排列,各排吸气口沿着辊体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在靠近复卷上辊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吸风罩,随着复卷上辊的旋转,当复卷上辊表面的某排吸气口由远及近靠近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时,该排吸气口所连通的辊体内的气流通道转动至与吸风罩的吸风口对应连通的区域,当复卷上辊表面的某排吸气口由近及远远离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时,该排吸气口所连通的辊体内的气流通道转动至与吸风罩的吸风口偏离的区域。本技术的起卷原理是:在纸张进入到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之前,复卷上辊表面的吸气口对纸张的吸力使纸张不会与复卷下辊接触,当纸张随着复卷上辊的转动而经过所述辊隙后,吸附着纸张的吸气口因辊体内的气流通道偏离吸风罩而丧失吸力,于是纸张在风管向下吹出的气流的作用下朝下弯曲并且与转动着的复卷下辊接触,在复卷下辊对纸张摩擦力的作用下,纸张进一步卷曲,由于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不大于10毫米,因此卷曲的纸张受到此窄小辊隙的阻挡而不会从此辊隙中滑出,于是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一起对卷起的纸张起到揉搓的作用,使得后续传过来的纸张随着卷起的纸张继续卷绕,实现起卷。本技术从起卷到复卷完毕的整个复卷过程都不需要依赖助卷板的支撑,也无需改变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因此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纸卷在复卷过程中受力稳定而且均匀,可靠性高;2、纸卷芯部的卷绕松紧度均匀,避免产生“花芯”现象;3、无需设置令复卷下辊一边高速旋转一边移动的机构,有利于降低机构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4、无需在复卷下辊的圆柱面上开设环槽,不会在纸卷的表面压出压痕,提高了纸卷产品的外观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复卷上辊的左视图;图3是复卷上辊的辊体内的气流通道以及辊体表面的吸气口的另一种布局示例;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表示吸风罩的另一种布置位置;图6是图5的A-A局部剖视图;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起卷过程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无芯纸卷复卷机如图1示,包括相互平行的复卷上辊1和复卷下辊2。纸张3绕在复卷上辊1上并且从复卷上辊1和复卷下辊2之间的辊隙M中经过。在复卷下辊2的上方设置有朝下吹风的风管11。复卷上辊1和复卷下辊2之间的辊隙M不大于10毫米,但也不能太小,至少要保证辊隙M不会夹到纸张,保证纸张3能从辊隙M中顺利经过。在复卷上辊1的辊体内分布有多条平行于辊体轴线的气流通道4,每条气流通道贯通至辊体的端面。多条气流通道4沿着辊体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每一条气流通道4与辊体表面的一组吸气口5连通。同时参见图1、图2,同一条气流通道4所连通的一组吸气口5在辊体表面沿着辊体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排,或者也可以如图3、图4那样,同一条气流通道4所连通的一组吸气口排列成两排5′、5″,每排吸气口沿着辊体的长度方向排列,以此类推,同一条气流通道所连通的一组吸气口还可以排列成更多排。所述的“沿着辊体的长度方向排列”并非要求排列方向必须与辊体的轴线平行,而是可以有一定的螺旋角。参见图1,各排吸气口5沿着辊体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在逼近复卷上辊1的端面处固定有吸风罩6。吸风罩6与抽真空设备(图中未示出)连接,使吸风罩6产生负压。吸风罩6的吸风口朝向复卷上辊1的端面。随着复卷上辊1的旋转,当复卷上辊1表面的某排吸气口,例如图1中的一排吸气口5a,由远及近靠近复卷上辊1和复卷下辊2之间的辊隙时,该排吸气口5a所连通的辊体内的气流通道4a转动至与吸风罩6的吸风口对应连通的区域,使得整排吸气口5a产生吸力;当复卷上辊1表面的某排吸气口,例如图1中的一排-->吸气口5b,由近及远远离复卷上辊1和复卷下辊2之间的辊隙时,该排吸气口5b所连通的辊体内的气流通道4b转动至与吸风罩6的吸风口偏离的区域,使得整排吸气口5b丧失吸力。如此,各条气流通道4随着复卷上辊1的旋转轮流与吸风罩6的吸风口连通和断开。图1中的气流通道4既可以连通至复卷上辊1的两个端面,也可以只连通至复卷上辊1的一个端面;相应地,吸风罩6既可以布置在复卷上辊1的两端,也可以只布置在复卷上辊1的一端。吸风罩6也可以如图5、图6所示布置在逼近复卷上辊1的圆柱面并且靠近辊体端部的位置处。吸风罩6的吸风口朝向辊体的圆柱面。相应地,辊体内的气流通道4如图6所示在辊体的圆柱面与吸风罩6连通。图1中的纸张3在复卷上辊1右边的端头是由上一卷复卷完成的纸卷的尾部纸张断开后形成的。具体的断纸方式例如可以将压纸辊7与一个突变加速变速器连接,在复卷完成一卷纸卷后,通过突变加速变速器令压纸辊7瞬间加速,以此带动纸卷瞬间加速,从而将纸卷尾部的纸张拉断。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起卷原理。在纸张进入到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之前,也就是说在图1中辊隙M的左边,复卷上辊表面的一排吸气口5a及其左边的两排吸气口与吸风罩6的吸风口连通而产生吸力,使纸张在进入辊隙M之前不会与复卷下辊2接触,当纸张随着复卷上辊1的转动而经过辊隙M后,也就是说在图1中辊隙M的右边,吸附着纸张的吸气口,例如其中一排吸气口5b,因辊体内的气流通道4b偏离吸风罩6而丧失吸力,于是纸张在风管11向下吹出的气流的作用下立即朝下弯曲并且与转动着的复卷下辊2接触,在复卷下辊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以气流辅助起卷的无芯纸卷复卷机,包括相互平行的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纸张绕在复卷上辊上并且从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中经过,在复卷下辊的上方设置有朝下吹风的风管,其特征是: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不大于10毫米,在复卷上辊的辊体内分布有多条气流通道,多条气流通道沿着辊体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每一条气流通道连通至辊体表面的一组吸气口,同一条气流通道所连通的一组吸气口在辊体表面排列成一排或多排,每一排吸气口沿着辊体的长度方向排列,各排吸气口沿着辊体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在靠近复卷上辊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吸风罩,随着复卷上辊的旋转,当复卷上辊表面的某排吸气口由远及近靠近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时,该排吸气口所连通的辊体内的气流通道转动至与吸风罩的吸风口对应连通的区域,当复卷上辊表面的某排吸气口由近及远远离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时,该排吸气口所连通的辊体内的气流通道转动至与吸风罩的吸风口偏离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以气流辅助起卷的无芯纸卷复卷机,包括相互平行的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纸张绕在复卷上辊上并且从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中经过,在复卷下辊的上方设置有朝下吹风的风管,其特征是: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不大于10毫米,在复卷上辊的辊体内分布有多条气流通道,多条气流通道沿着辊体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每一条气流通道连通至辊体表面的一组吸气口,同一条气流通道所连通的一组吸气口在辊体表面排列成一排或多排,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启标罗兆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