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岑建力专利>正文

一种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685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身器,包括环形的重力体和端部与该重力体固定连接的把手,所述重力体外部套有起缓冲保护作用的保护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健身器由于在重力体外部套装有保护套,当健身器不慎发生磕碰或跌落时,该保护套能够有效地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使健身器的使用安全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缓冲保护装置的健身器。
技术介绍
对于诸如哑铃、壶铃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重力健身器材,其安全保护需求常常被人忽略。由于这类健身器材均钢铁制造而成,在使用或置放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磕碰或跌落现象,轻者损毁财产,重者造成人身伤害。同时,由于使用这类健身器材的人群大多未受过相应专门训练,安全保护意识较弱,从而这类器材的安全性要求其实质比其他专业训练器材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保护装置的健身器材,以减轻或避免该健身器材在发生磕碰或跌落时的财产损毁或人身伤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健身器材:一种健身器,包括环形的重力体和端部与该重力体固定连接的把手,所述重力体外部套有起缓冲保护作用的保护套。优选地,所述保护套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体。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的内部设有空腔,保护套的外表设有连通该空腔的充气嘴。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在充气后其断面呈“凹”形结构,保护套的内环面与重力体外形相适配,保护套的内环面同时套紧重力体的外环面和两个侧面。优选地,所述重力体的外环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保护套在充气后其内环面上具有与该凹槽适配的凸起,将保护套套紧重力体后,所述凸起嵌入至所述凹槽内,从而所述保护套与重力体之间得以相互定位。优选地,所述重力体外环面上的凹槽环绕该外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健身器由于在重力体外部套装有保护套,当健身器不慎发生磕碰或跌落时,该保护套能够有效地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使健身器的使用安全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例一所述健身器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例二所述健身器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放大图。以上附图中所使用的标记分别为:1-重力体,2-把手,3-保护套,31-充气口,32-内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健身器包括一个圆环形状的重力体1和一个柱状把手2,该把手2的两端与重力体1的内环面固定连接。该重力体1的外部套有一个保护套3,该保护套3为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保护套内设有空腔32,保护套3上设有连通该空腔32的充气口31。该保护套3充气后,其断面呈“凹”形,其内环面形状与重力体1外部形状适配。将保护套3套入到重力体1外部后,保护套3的内环面同时包裹住了重力体1的外环面和两个侧面。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健身器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健身器类似,区别在与重力体1的外环面开设有一条连续的凹槽,并且保护套3在充气后其内环面具有与所述凹槽适配的凸起,保护套的断面为“凸”形。将保护套3套紧重力体1后,所述凸起嵌入至所述凹槽内,从而保护套3与重力体1之间得以相互限位。本技术的健身器通过在重力体外部套设保护套,当健身器不慎发生磕碰或跌落时,该保护套能够有效地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使健身器的使用安全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身器,包括环形的重力体(1)和端部与该重力体(1)固定连接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体(1)外表套有起缓冲保护作用的保护套(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身器,包括环形的重力体(1)和端部与该重力体(1)固定连接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体(1)外表套有起缓冲保护作用的保护套(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3)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3)的内部设有空腔(32),保护套(3)的外表设有连通该空腔(32)的充气口(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3)在充气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建力
申请(专利权)人:岑建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