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铆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1567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铆合机,两个机柱对称设置在机座上,转盘底筐和气缸支架相应平行的固定设置在机柱上,且转盘底筐与四个均匀分布的转盘支柱固定连接,推齿机构包括推齿气缸和推齿卡,转动轴的一侧有凸起,与转盘中心的孔上的凹槽固定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与转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转盘铆接在转盘筐上,转盘筐固定连接在转盘底筐上,转盘底筐上设有可供成品脱落的弧形通槽,气缸与铆合上模固定连接,铆合下模垂直设置在铆合上模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定位,铆合孔数不限定,可自动进行铆合技术的实施,降低了成本,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能更好的投入到大规模生产中,生产过程安全,并且品质稳定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铆合机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生产中的铆合技术,都需要借助人工手动来将需要铆合的零件准确的定位在铆合孔上,然后再以手动操作的方式,进行铆合,这种操作模式,其工艺繁多,受限于铆合孔数,无法自动定位,必须采用人工操作,成本高,效率低,不能很好的投入到大批量生产中,且极易发生工伤,品质也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自动进行铆合技术实施,生产效率高的自动铆合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自动铆合机,包括机座、机柱、转盘支柱、转动齿轮、推齿机构、转盘底筐、转盘筐、铆合顶柱、转盘、转动轴、铆合上模、铆合下模、气缸,两个机柱对称设置在机座上,转盘底筐固定设置在机柱上,且转盘底筐与四个均匀分布的转盘支柱之间存在固定连接关系,推齿机构包括推齿气缸和推齿卡,推齿气缸固定在机座上,推齿卡呈齿形状,后端与推齿气缸上的活塞杆端部铰连接,转动齿轮上的齿轮又以联动连接的方式配合在推齿卡的齿形状凹槽内,转动轴的一侧有凸起,与转盘中心的孔上的凹槽固定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与转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转盘铆接在转盘筐上,转盘筐固定连接在转盘底筐上,转盘底筐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自动铆合机包括机座、机柱、转盘支柱、转动齿轮、推齿机构、转盘底筐、转盘筐、铆合顶柱、转盘、转动轴、铆合上模、铆合下模、气缸,两个机柱对称设置在机座上,转盘底筐固定设置在机柱上,且转盘底筐与四个均匀分布的转盘支柱固定连接,推齿机构包括推齿气缸和推齿卡,推齿气缸固定在机座上,推齿卡前端呈齿形状,后端与推齿气缸上的活塞杆端部铰连接,转动齿轮上的齿轮以联动连接的方式配合在推齿卡的齿形凹槽内,转动轴的一侧有凸起,与转盘中心的孔上的凹槽固定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底部与转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转盘铆接在转盘筐上,转盘筐固定连接在转盘底筐上,转盘底筐上设有可供成品脱落的弧形通槽,弧形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自动铆合机包括机座、机柱、转盘支柱、转动齿轮、推齿机构、转盘底筐、转盘筐、铆合顶柱、转盘、转动轴、铆合上模、铆合下模、气缸,两个机柱对称设置在机座上,转盘底筐固定设置在机柱上,且转盘底筐与四个均匀分布的转盘支柱固定连接,推齿机构包括推齿气缸和推齿卡,推齿气缸固定在机座上,推齿卡前端呈齿形状,后端与推齿气缸上的活塞杆端部铰连接,转动齿轮上的齿轮以联动连接的方式配合在推齿卡的齿形凹槽内,转动轴的一侧有凸起,与转盘中心的孔上的凹槽固定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底部与转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转盘铆接在转盘筐上,转盘筐固定连接在转盘底筐上,转盘底筐上设有可供成品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虎徐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朝日气动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