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少武专利>正文

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03 阅读:4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含有由组份(A)和组份(B)组成,其所述组份(A)为十三吗啉,所述组份(B)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腈菌唑的任意一种,其中组份(B)还包括有辅料,组份(A)∶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为1份~40份∶99份~60份组成复配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杀菌剂组合物,具体涉及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及应用
技术介绍
单品种的十三吗啉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广谱性内吸杀菌剂,能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对担子菌、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效,主要是抑制病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单品种的苯醚甲环唑具有保护、治疗和内吸活性,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阻止真菌的生长。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 单品种的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株体内向上传导,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 单品种的戊唑醇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能迅速被植物有生长力的部分吸收并主要向顶部转移。不仅具有杀菌活性,还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使之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植株健壮、有效分蘖增加, 从而提高产量。 单品种的腈菌唑是一类具保护和治疗活性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主要对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对子囊菌、担子菌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剂特效期长,对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长作用。 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产区威胁最大的病害之一,每年都会大面积发生,分布极广而且极难防治,目前上述单剂产品已无法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在局部地区发生率继续呈上升趋势。 蔬菜白粉病在我国普遍偏重发生,对常规农药抗性极大,分布极广而且极难防治,迫切需要有新的化合物成分或新的制剂来推广试用。 香蕉叶斑病在我国南方香蕉产区都有发生,是香蕉最主要的病害,发病率高,危害程度大,直接造成香蕉严重减产,无商品价值,对植株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单剂产品无法达到理想防效,用量大、成本高。 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药性的病菌,一种办法是推出新的品种但是,新的品种有效成分的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而且永远都比不上害虫产生抗性的速度。其他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使用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很难真正起到明显效果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现有技术的单品种药剂与辅料相互复配,产生一种配方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增效作用,农作物上的残留药物少,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复配杀菌剂组合物的应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含有由组份A和组份B组成,其所述组份A为十三吗啉,所述组份B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腈菌唑的任意一种,其中组份B还包括有辅料,组份A∶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为1份~40份∶99份~60份组成复配组合物。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的应用,其按上述所说的组份A和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称重进行混合后,用水或填料补入成100份,可以制成不同的应用剂型,其剂型包括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乳油。 为了防治农业上较难治疗的白粉病及叶斑病。以十三吗啉为组份A与组份B三唑类中的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腈菌唑中任意一种组合为混配杀菌剂,并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以不同配比对多种作物上的白粉病及叶斑病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及混用配方筛选。 但对于作用机制相同,不同品种的成分进行混配,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如果有合理的配比,常常可以产生增效作用。使田间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各单剂的作用。表现出1+1>2的结果。 试验药剂为厂家提供原药。本实验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并以等量灭菌水与培养基混合为对照,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致死中浓度EC50,依Wadley法计算药剂的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其中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可在农业上防治蔬菜、小麦白粉病及香蕉叶斑病。具体实验数据见下列各表。 表1十三吗啉+苯醚甲环唑对白粉病实验数据 表2十三吗啉+苯醚甲环唑对叶斑病实验数据 表3十三吗啉+丙环唑对白粉病实验数据 表4十三吗啉+丙环唑对叶斑病实验数据 表5十三吗啉+戊唑醇对白粉病实验数据 表6十三吗啉+戊唑醇对叶斑病实验数据 表7十三吗啉+腈菌唑对白粉病实验数据 表8十三吗啉+腈菌唑对叶斑病实验数据 从表中可以看出,A十三吗啉组分A与组分B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腈菌唑中任意一种组合为混配杀菌剂,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农业上较难防治的白粉病和叶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与现有的单剂杀菌剂相比,其对防治蔬菜、小麦白粉病及香蕉叶斑病效果提高了2-3倍。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含有由组份A和组份B组成,其所述组份A为十三吗啉,所述组份B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腈菌唑的任意一种,其中组份B还包括有辅料,组份A∶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为1份~40份∶99份~60份组成复配组合物。 所述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组份A∶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为5份~30份∶95份~70份组成复配组合物。 所述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组份A∶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为10份~25份∶90份~75份组成复配组合物。 所述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组份A∶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为15份~20份∶85份~80份组成复配组合物。 所述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组份和组份按质量比累积的含量在1份~99份。 所述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组份B还包括有辅料,所述的辅料是指湿润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消泡剂、助溶剂、崩解剂、黏着剂、填料、溶剂辅料中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使用。 所述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组份B还包括有辅料,所述的辅料包括8份~13份乳化剂,3份~7份表面活性剂,0.2份~6份防冻剂,0.1份~0.4份增稠剂,0.1份~0.4份防腐剂,0.2份~0.5份消泡剂,4份~16份溶剂,2份~5份湿润剂,4份~7份分散剂,用填料补入,辅料中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使用。 所述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的应用,其按上述所说的组份A和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称重进行混合后,用水或溶剂或填料补足100份,可以制成不同的应用剂型,其剂型包括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乳油。 实施例1防治白粉病 按十三吗啉重量配比(除非特别说明,均指质量份)20份、苯醚甲环唑15份、乳化剂烷基苯磺酸盐10份,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份,防冻剂丙三醇0.3份,增稠剂聚乙醇0.3份,防腐剂苯甲酸钠0.2份,消泡剂硅酮削泡剂0.3份,助溶剂二甲苯5份,水补至100份,制成水乳剂,该配方按1500~2500倍稀释喷雾,药后72小时田间防治效果为94.64%。该专利技术以70%十三吗啉水乳剂为参考对象和37%苯醚甲环唑水乳剂为参考对象,按照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30.52%和43.8%,明显可以看出该混配制剂比两者单剂防效均高出2-3倍。 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含有由组份(A)和组份(B)组成,其所述组份(A)为十三吗啉,所述组份(B)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腈菌唑的任意一种,其中组份(B)还包括有辅料,组份(A)∶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为1份~40份∶99份~60份组成复配组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含有由组份(A)和组份(B)组成,其所述组份(A)为十三吗啉,所述组份(B)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腈菌唑的任意一种,其中组份(B)还包括有辅料,组份(A)∶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为1份~40份∶99份~60份组成复配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份(A)∶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为5份~30份∶95份~70份组成复配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份(A)∶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为10份~25份∶90份~75份组成复配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份(A)∶组份(B)按质量比比例为15份~20份∶85份~80份组成复配组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十三吗啉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份(A)和组份(B)按质量比累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武苏连碧樊小龙张秋芳李红超
申请(专利权)人:张少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