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存储功能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1624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存储功能卡,包括:PCIE 1X接口(101)、与PCIE 1X接口(101)连接的RAID控制单元(102)和电源单元(103),与电源单元(103)连接的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与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连接的至少两个SATA硬盘接口(106)、与电源单元(103)连接的SSD控制单元(107)、与SSD控制单元(107)连接的SATA DEVICE接口(110)和闪存芯片(109)。其中:SSD控制单元(107)用于闪存芯片(109)与硬盘接口规范之间数据和指令的相互转换;SATA DEVICE接口(110)用于SSD控制单元(107)与主板之间进行数据和指令的传输;闪存芯片(109)用于存储驱动程序专用操作系统和存储管理软件。其有益效果在于:将该存储功能卡插入计算机后即可实现RAID和存储服务功能,且内存容量够大,硬盘数量够多,可存储更多软件和信息,并同时具备混合存储、读写分离和还原、读写权限配置、支持无盘工作站等功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据存储及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存储功能卡。 
技术介绍
SSD=solid state disk,即固态硬盘,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即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简称磁盘阵列)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 目前,要实现RAID功能通常需要RAID适配卡,RAID适配卡支持的硬盘接口主要有三类:IDE接口、SATA接口和SCSI接口。SATA,即Serial ATA(串行ATA),全称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加装置),是由Intel、IBM、等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盘接口规范。 其实现方式是:将RAID适配卡插入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插槽,接上相应接口规范的一定数量硬盘并进行相应配置就可以实现硬盘的RAID功能。 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使用现有的RAID适配卡很不方便,在配置RAID时不但需要安装操作系统和对应的驱动程序,还需要安装专用的存储管理软件才能提供可用的存储服务。整个配置过程不仅烦琐、耗时,而且极容易因操作不当导致配置失败。 专利号为200920107559.9的专利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硬盘接口少、内存设备技术含量低且容量小、无独立启动盘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存储功能卡,将其插入计算机 后即可实现RAID和存储服务功能,免去用户安装操作系统、驱动、存储管理软件的麻烦,且内存容量够大,硬盘数量够多,可存储更多软件和信息,并同时具备混合存储、读写分离和还原、读写权限配置等功能。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存储功能卡,包括:PCIE 1X接口(101)、与PCIE 1X接口(101)连接的RAID控制单元(102)和电源单元(103),与电源单元(103)连接的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与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连接的至少两个SATA硬盘接口(106)、与电源单元(103)连接的SSD控制单元(107)、与SSD控制单元(107)连接的SATA DEVICE接口(110)和闪存芯片(109)。 其中: SSD控制单元(107)用于闪存芯片(109)与硬盘接口规范之间数据和指令的相互转换;--> SATA DEVICE接口(110)用于SSD控制单元(107)与主板之间进行数据和指令的传输; 闪存芯片(109)用于存储驱动程序专用操作系统和存储管理软件。 本技术提供的存储功能卡带有驱动程序专用操作系统和存储管理软件,将其插入计算机后即可实现RAID和存储服务功能,免去用户安装操作系统、驱动、存储管理软件的麻烦,且容量够大,可存储更多软件,并同时具备混合存储、读写分离和还原、读写权限配置、支持无盘工作站等功能。 其主要技术方案是: 包括十个SATA硬盘接口(106),可外接十块硬盘,能显著增大整体容量,满足用户更多需求; 独立设置一个SATA DEVICE接口连接到主板作为启动盘,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闪存芯片(109)可配置8G-32G之间或更高容量,方便存储更多软件。 附图说明图1为存储功能卡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以硬盘接口为SATA硬盘接口为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图1为存储功能卡的结构原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存储功能卡(100)包括:PCIE 1X接口(101)、与PCIE 1X接口(101)连接的RAID控制单元(102)和电源单元(103),与电源单元(103)连接的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与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连接的至少两个SATA硬盘接口(106)、与电源单元(103)连接的SSD控制单元(107)、与SSD控制单元(107)连接的SATA DEVICE接口(110)和闪存芯片(109)。 PCIE 1X接口101连接主板,用于实现主板与RAID控制单元(102)之间信息的双向传输。例如通过PCIE 1X接口接收主板传输的数据和指令或向主板传输数据,可以以二进制方式传输数据,并将主板上的电流引入存储功能卡。 RAID控制单元(102)和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从PCIE 1X接口(101)接收的数据和指令通过对连接至SATA硬盘接口106的硬盘进行相应的区分、读、写及其他操作。 电源单元(103)从PCIE 1X接口101获取电源并转换为RAID控制单元(102)、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和SSD控制单元(107)所需电压并控制各自电流的大小。 闪存芯片(109)用于存储驱动程序专用操作系统和存储管理软件。 SSD控制单元(107)用于将闪存芯片(109)发出的数据、指令和时序转换为SATA DEVICE接口(110)可以识别的数据、指令和时序。 SATA DEVICE接口(110)连接主板,用于将SSD控制单元(107)转换后的数据、指令和时序传输给主板,并接收来自主板的数据和指令。 在实际操作中本技术的存储功能卡(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存储功能卡(100)的SATA硬盘接口(106)上分别连接十个SATA硬盘,存储功能卡(100)通过其PCIE 1X接口(101)与主板的PCIE 1X插槽连接,并且通过其SATA DEVICE-->接口(110)与主板的SATA接口连接,至此将存储功能卡(100)安装完毕。 用户设置计算机默认从与主板连接的系统盘启动,计算机上电后,由于SATA DEVICE接口(110)与主板的SATA接口连接,所以计算机系统优先从闪存芯片(109)上的操作系统启动,也可设置为 从SATA DEVICE接口(110)启动。 电源单元(103)通过PCIE 1X接口(101)从主板得电后为SSD控制单元(107)供电,SSD控制单元(107)得电后,将所连接的闪存芯片(109)配置为能被主板识别的SATA规范硬盘,计算机系统通过SSD控制单元(107)优先读取闪存芯片(109),并将闪存芯片(109)中的操作系统载入内存,同时载入存储管理软件以及RAID控制单元(102)、其他输入输出部件和各种外设的驱动程序。 当存储管理软件接收到对RAID系统进行读、写或其他的指令后,存储管理软件指令通过驱动程序对PCIE 1X接口(101)输出相应二进制数据和电平。当输入写入命令时,由于当前RAID控制单元(102)已经被配置为RAID0,RAID控制单元(102)和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按照RAID0模式将原始数据分散为十部分并分别对十块硬盘进行写入。当输入读出命令后,RAID控制单元(102)和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按照上述写入地址的规范,同时从十块硬盘读出数据。 参照上述实施例,如果计算机系统连接有N块硬盘(N≥2),那么在计算机启动后,RAID控制单元(102)将探测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存储功能卡,包括:包括:PCIE 1X接口(101)、与PCIE1X接口(101)连接的RAID控制单元(102)和电源单元(103),与电源单元(103)连接的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与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连接的至少两个SATA硬盘接口(106)、与电源单元(103)连接的SSD控制单元(107)、与SSD控制单元(107)连接的SATA DEVICE接口(110)和闪存芯片(109),其中:  SSD控制单元(107)用于闪存芯片(109)与硬盘接口规范之间数据和指令的相互转换;  SATA DEVICE接口(110)用于SSD控制单元(107)与主板之间进行数据和指令的传输;  其特征在于,包括十个SATA硬盘接口(1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存储功能卡,包括:包括:PCIE 1X接口(101)、与PCIE1X接口(101)连接的RAID控制单元(102)和电源单元(103),与电源单元(103)连接的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与SATA硬盘控制单元(105)连接的至少两个SATA硬盘接口(106)、与电源单元(103)连接的SSD控制单元(107)、与SSD控制单元(107)连接的SATA DEVICE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映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盛讯美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