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投影电脑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0637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涉及一种微投影电脑的散热结构,包括电脑机箱、投影组件和机箱风扇;电脑机箱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投影组件包括投影壳体、散热片、光机系统和连线,散热片、光机系统和连线设置于投影壳体内;投影壳体上设有一个进风口、一个出风口和一个连线通孔,机箱的进风口与投影组件的进风口相衔接,机箱与投影组件的进风口的接合处设置有进风口密封条,投影壳体的出风口处设有投影仪风扇。通过在主机机箱与投影组件的进风口的接合处巧妙的设置进风口密封条,从而保证了外界从主机机箱的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全部流入了投影组件内,更有效的利用了外界进入机箱内的冷空气。另外,在投影壳体的出风口处设置投影仪风扇,可以将投影组件产生的热量带走,有效的降低了投影组件中光机系统的温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投影电脑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微型投影设备的发展,微型投影仪的体积越来越小,现有技术中披露了多种 将微型投影仪装设于计算机主机或者笔记本的应用方案,这种微型投影电脑取代了传统投 影仪和电脑配合工作才能实现投影和会议演示的模式,通过在计算机主机或者笔记本中内 置微型投影仪不仅减少了体积,也降低了功耗,但是当微型投影部件正常工作时,其光机系 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计算机内其它部件也会产生热量,受计算机热量的影响,微型投 影仪的稳定性和寿命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现有技术和资料中也没有披露微型投影仪装设 于计算机中时具体的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微 投影电脑的散热结构,能解决微型投影仪装设于计算机主机中的微型投影仪的光机系统散 热不良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投影电脑的散热结构,包括电脑机箱、投影组件和机箱风扇;电脑机箱设有 进风口和出风口 ;投影组件包括投影壳体、散热片、光机系统和连线,散热片、光机系统和连 线设置于投影壳体内;投影壳体上设有一个进风口、一个出风口和一个连线通孔,机箱的 进风口与投影组件的进风口相衔接,机箱与投影组件的进风口的接合处设置有进风口密封 条,投影壳体的出风口处设有投影仪风扇。这样,通过在主机机箱与投影组件的进风口的接合处巧妙的设置进风口密封条, 从而保证了外界从主机机箱的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全部流入了投影组件内,更有效的利用 了外界进入机箱内的冷空气。另外,在投影壳体的出风口处设置投影仪风扇,可以将投影组 件产生的热量带走,有效的降低了投影组件中光机系统的温度,从而使散热效果更为理想。作为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在连线穿越连线通孔的位置处设有连线密封套,可以避免机箱内其它部件产生的 热量流入投影组件内,更有利于散热。连线密封套的剖面形状为“工”字型,连线密封套的头部和尾部截面大于中段部位 的截面。这样的结构使密封效果更为理想。另外,还设有支承柱,支承柱设在光机系统的外表面或投影壳体的内表面,通过设 置支承柱为光机系统、散热片增加了空气流动的空间,更利于光机系统的散热。 各进风口处设有过滤网,可以起到过滤灰尘的作用。进风口密封条的剖面形状为“U”形,使密封效果更好。投影壳体包含投 上盖和投影下盖,投影上盖和投影下盖相互闭合。投影上盖和投影下盖相互闭合时的接合处设有投影组件密封条。可以避免机箱内其它部件产生的热量 流入投影组件内,更有利于散热。投影组件密封条的剖面形状为“工”字型,投影组件密封条头部和尾部截面大于中 段部位的截面。这样的结构使密封效果更为理想。投影壳体的出风口设置于投影壳体的三个侧面之一,方便出风口的放置。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种微投影电脑的散热结构的电脑机箱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投影组件拆解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投影部件的壳体另一侧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风向流通图。图5是图2中的投影壳体的拆解示意图。图6是图2中进风口密封条11的B-B向剖面图。图7是图5中投影组件密封条16的A-A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实质,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 的描述。如图1所示,微投影电脑内包含了主板1、内存2、硬盘3、电源4、机箱风扇5、机箱 6以及投影组件7,再结合图2,投影组件7内包含了投影壳体18,散热片9、光机系统10和 连线13,连线13用于机箱内的其它部件(如主板或者显卡)与光机系统10的连接,对于电 气连接方面,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相关资料,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图2中未示出投影组件 的电路板,因为投影组件内产生热量最多,并且最容易被温度所影响的部件为光机系统10, 投影组件的电路板可以设置于投影组件7内;也可以设置于投影组件7外,在机箱6内与电 脑其它部件连接。图2结合图3,可以看到投影壳体18包含了一进风口 22、一出风口 23和一连线通 孔24,散热片9、光机系统10装配于投影壳体18内;机箱6的进风口 20与投影组件7的进风口 22在装配时相互贴合,进风口密封条 11设置于机箱6与投影组件7的进风口 20、22的接合处,投影仪风扇15设置于投影壳体 18的出风口 23处。在本实施例中,投影组件7的镜头和进风口设置于机箱的前面板,散热片9与光机 系统10之间可以涂覆硅脂以利于光机系统10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9上;进风口密封条11 的剖面形状如图6所示,其剖面形状为“U”型,一头紧嵌于投影组件7的进风口 22上,另一 头紧靠机箱6的进风口 20。如图4所示,在微投影电脑工作时,光机系统10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散热片9,投影 风扇15工作时会产生风压,使冷空气从机箱的进风口 20处进入,通过设置进风口密封条 11,外界从机箱的进风口 20进入的冷空气就可以全部流入投影组件7内,更有效的利用了 外界从进风口进入机箱6内的冷空气,冷空气经过散热片时,会因为光机系统散发并传导 给散热片的热量而升温,变成热空气,投影仪风扇15将热空气从投影组件7内抽走,从而有4效的降低了投影组件7中光机系统10的温度;形成了投影组件7的内部空气对流,投影组 件7产生的热量被投影风扇15带入到机箱6中以后,机箱6的机箱风扇5再将机箱6内的热量带出。在微投影电脑工作时,机箱6内其它部件也在产生热量,尤其是cpu的发热量为最 大,为了避免机箱6中其它部件产生的热量流入投影组件7中,可以增加一连线密封套14, 连线密封套14设置于连线13穿越连线通孔24的位置。连线密封套14可为“工”字型,其 头部和尾部截面大于中段部位的截面。为了使投影组件7内有足够的空气流通的空间,进一步利于光机系统的散热,可 以在投影组件7内增加支承柱19,支承柱19可以设置于光机系统10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 于投影壳体18的内表面,支撑住19可以设置在光机系统10的一个或者多个面上,也可以 设置在投影壳体18的内表面的一个或者多个面上,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由于风扇运行在促进空气流通的时候,也会带入很多灰尘,而光机系统10对空气 洁净的要求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投影组件7中光机系统10的寿命和显示效果,可以在进 风口处设置一过滤网17。在上述实施例中,投影壳体18有多种实现方法,如通过左右两个壳体相接,为了 更利于装配,本实施例优选通过上下盖装配而成,如图5所示,投影壳体18包含了投影上盖 8和投影下盖12,装配时投影上盖8和投影下盖12相互闭合。此外,还可以在投影上盖8 和投影下盖12闭合时的接合处设置投影组件密封条16,同样也是为了不让电脑机箱内的 其它部件产生的热量进入投影组件内。投影组件密封条16也可以设置为“工”字型,其头 部和尾部截面大于中段部位的截面,其剖面图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线密封套14的 剖面形状与投影组件密封条16形状类似。投影壳体18的出风口 23也设置在投影壳体18的三个侧面之一,其中,以进风口 对面的面为最佳,但是进风口与出风口径向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 方案,也属于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微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投影电脑的散热结构,包括电脑机箱(6)、投影组件(7)和机箱风扇(5);所述电脑机箱(6)设有进风口(20)和出风口(21);所述投影组件(7)包括投影壳体(18)、散热片(9)、光机系统(10)和连线(13),所述散热片(9)、光机系统(10)和连线(13)设置于投影壳体(18)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壳体(18)上设有一个进风口(22)、一个出风口(23)和一个连线通孔(24),所述机箱(6)的进风口(20)与投影组件(7)的进风口(22)相衔接,所述机箱(6)与投影组件的(7)进风口(20、22)的接合处设置有进风口密封条(11),所述投影壳体(18)的出风口(23)处设有投影仪风扇(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香云高续赟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