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先天性心脏病微创外科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经胸 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简称室缺)术的探条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采用微创技术直接经胸封堵室缺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不用体外循 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受年龄限制,无需X线照射和造影剂,封堵器的 释放过程可控性好,封堵技术带来的危险和并发症能在手术台上立即展开抢救等特点,但 是,现有的经胸微创封堵室缺的技术尚有以下不足其一,现有输送系统需要套管针、导丝、 扩张鞘管、输送鞘管、装载鞘管和对接旋钮等六个部分,手术耗材使用量大;其二,输送过程 步骤繁琐,在套管针换成导丝,沿导丝插入扩张鞘管,再换成输送鞘管过程中,出血较多;其 三,室缺处的血流是从左心室向右心室高速喷射,而该技术要求通过右心室进行操作,也就 是说软质导丝要“逆流而上”才能通过室缺进入左心室,可操纵性差,操作困难;其四,现有 的单纯利用导丝寻找室缺的方法,软质导丝受逆向血流的冲击,飘浮不定,通过室缺过程困 难。操作过程中有穿破心室壁,损伤心脏瓣膜的危险。为了解决上述不足,申请人设计过一种“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 ...
【技术保护点】
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探条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硬质中空探条、软质导丝、输送鞘管和装载鞘管构成,所述硬质中空探条的插入端为圆滑端头,硬质中空探条设有轴心孔道,所述软质导丝可穿入硬质中空探条的轴心孔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昕,周广如,郭文彬,宋家光,
申请(专利权)人:李红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